应用统计学练习题答案(1) 下载本文

Excel回归分析工具计算得到结果如表8-11所示。

表8-11 回归分析结果表

回归统计 相关系数 判定系数 0.98283344 0.96596157 F统计量的 显著性水平 Lower95% 2.050570678 3.143523931 Upper95% 9.378000751 4.594571307 修正判定系数 0.9602885 标准误差 观测值 方差分析 1.92157756 8 回归分析 残差 总计 截距 变量X df 1 6 7 系数 SS 628.7202 22.15476 650.875 标准误差 MS 628.7202 3.69246 t统计量值 3.816441 13.04881 F 170.271359 P值 0.00879716 1.2485E-05 5.71428571 1.497281 3.86904762 0.296506 要求:

(1)写出广告费与销售收入的回归方程。

?与??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 (2)给出?01(3)指出广告费与销售收入的判定系数。 (4)指出回归标准误差。

(5)判定广告费与销售收入的线性相关程度(说明理由)。 解:由Excel回归分析工具计算出的有关结果可知:

??5.7?3.86x。 (1)广告费与销售收入的回归方程为y?与??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2.05,9.38),(3.14,4.59)。 (2)?01(3)广告费与销售收入的判定系数为R?0.96596157。 (4)回归标准误差为1.92157756。

(5)广告费与销售收入是高度线性相关的。因为相关系数为0.98283344,且F统计量的P值为1.248485E-05,小于0.05。 4.

完成下面的一元回归方差分析表(表8-12)。

2

41

表8-12 一元回归方差分析表

变差来源 回归 残差 总计

df 9

SS 8100

MS 7000 -

F - -

F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ce F)

- -

解:结果如表8-13所示。

表8-13 一元回归方差分析表

变差来源 回归 残差 总计

df 1 8 9

SS 7000 1100 8100

MS 7000 137.5 -

F 50.9 - -

F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ce F)

9.85284E-05

- -

第九章 时间序列分析

一、填空题

1. 2.

时间序列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__时间顺序__,二是___观察值__。

时间序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__绝对数___时间序列、__相对数__时间

序列和___平均数__时间序列3种。其中___绝对数时间序列___是最基本的序列。 3. 4.

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__可比性原则_____。

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时间数列的各指标求平均,反映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平均水平

或代表性水平,又称__序时__平均数,或____动态____平均数。 5.

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

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____时期____数列。 6. 7. 动。 8. 9. 率。 10.

商业周期往往经历了从萧条、复苏、繁荣再萧条、复苏、繁荣……的过程,这种变如果移动时间长度适当,采用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循环变动和___季节变动__。 如果时间数列中既有长期趋势又有季节变动,则应用__趋势剔除__法来计算季节比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常用方法有方程式法和_____几何平均法____。

时间序列的波动可分解为长期趋势变动、___季节变动____、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

动称为_____循环____变动。

42

二、单项选择题

1.

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B )。

B.时期序列 D.相对数时间序列

A.平均数时间序列 C.时点序列 2.

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

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这和等于总速度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3.

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C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形成的数列 C.企业总产值按时间顺序形成的数列 D.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形成的分组数列 4.

根据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B )。

B.简单算术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A.首尾折半法

C.加权算术平均法 5.

某企业2002年第1季度的利润额为150万元,职工人数120人,则第1季度平均

每月的利润额和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分别为( B )。 A.50万元,40人

B.50万元,120人 D.以上全错

C.150万元,120人 6.

1990年某市年末人口为120万人,2000年末达到153万人,则年平均增长量为

( A )。 A.3.3万人 7.

B.3万人

C.33万人

D.30万人

当时期数列分析的目的侧重于研究某现象在各时期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时,应采用

( C )方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A.算术平均法 8.

B.调和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几何平均法

如果时间数列共有20年的年度资料,若使用五项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结果修匀

之后的时间数列只有( C )。 A.19项 9.

B.18项

C.16项

D.15项

直线趋势Yc?a?bt中a和b的意义是( D )。

43

A.a是截距,b表示t?0的趋势值

B.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水平 C.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速度

D.a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是直线的斜率,表示按最小平方法计算的平均增长量 10.

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指数应该是( B )。

B.等于1

C.大于1

D.小于零

A.等于零

三、多项选择题

1.

对于时间序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DE )。

B.序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D.序列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

A.序列是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的 C.序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

E.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比性 2.

时点序列的特点有( BD )。

B.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 D.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

A.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有关 C.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 E.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 3.

时间序列的可比性原则主要指( ABCDE )。

B.经济内容要一致 D.总体范围要一致

A.时间长度要一致 C.计算方法要一致

E.计算价格和单位要一致 4.

下列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序列有( BCE )。

B.时点序列 D.绝对数时间序列

A.时期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E.平均数时间序列 5.

下列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BCD )。

B.某企业年初职工人数 D.某银行各月初存款余额

A.高校历年的毕业生人数 C.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 E.某地历年的死亡人口数 6.

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ABD )。

44

A.序时平均数 C.静态平均数 E.平均发展速度 7.

B.动态平均数 D.平均发展水平

某公司连续5年的销售额资料如表9-6所示。

表9-6 某公司连续5年销售额资料表

时 间 销售额(万元) 第1年 1000 第2年 1100 第3年 1300 第4年 1350 第5年 1400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下列数据正确的有( ACE )。

A.第2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0% B.第3年的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200万元 C.第4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35% D.第5年增长1%的绝对值为14万元 E.第5年增长1%的绝对值为13.5万元 8.

下面哪些现象适合用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BE )。

B.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D.居民收入

A.商品销售量 C.产品产量

E.垦荒造林的数量 9.

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有关项数确定的正确说法是( ABCD )。

A.从理论上说:移动项数越多,修匀作用越大 B.移动的项数越多,损失的数据也越多

C.选择奇数项一次移动即可得出趋势值,而偶数项通常需作两次移动 D.如果资料显示存在自然周期,则项数的选择应与周期一致 E.移动的项数越多,得到的结果越准确 10.

关于季节变动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目的在于掌握事物变动的季节周期性 B.常用的方法是按月(季)平均法 C.需要计算季节比率

D.按月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400% E.季节比率越大,说明事物的变动越处于淡季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