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在PPP模式下的财务风险研究 下载本文

社会资本在PPP模式下的财务风险研究

摘要:在目前公共服务领域供小于求的情况下,单靠政府投资远远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因此,PPP模式便应运而生。这种政府同社会资本合作,以“伙伴关系、共享收益、共担风险”为特点的模式迅速在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等范围内迅速发展开来。但是,伴随着PPP模式的发展,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本文首先解释了PPP模式的内涵,然后从筹融资、利润分配、潜在风险三大方面分析了社会资本在PPP模式下面临的财务风险,最后提出了社会资本在PPP模式下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社会资本;PPP模式;财务风险及防范 一、PPP模式的内涵

PPP是公私伙伴关系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称为PPP模式,也称为PPP融资,或PPP,是指公共服务范围内,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经政府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择后,提供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由政府完成,政府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考量社会资本,起到对社会资本的监督作用。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取得的成果往往比双方单独行动更为有效。

PPP模式主要是在纯公共领域、准公用领域以市场竞争

的方式提供服务。除了作为一种融资手段,PPP模式更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涉及行政体制变革、财政体制变革、投融资体制变革。截至2016 年12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入库项目达11260个、投资13.5万亿元。

二、现阶段社会资本在PPP模式下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社会资本面临较大的筹融资风险

筹融资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资金筹措困难。而PPP项目所需资金一般都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而来。中标者可以通过政府财政资本、银行信贷资本、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其他法人资本、民间资本、企业内部资本、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资本等渠道筹集资本。虽然资金融通方式众多,但在实践中,多以债权融资为主,而这其中传统的商业贷款又是债权融资的主要模式。由于PPP项目所需资金巨大,投资回收期长,且中标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追求多方整体利益最大化,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所以可能无法形成超额利润。鉴于对中标企业到期无法还贷风险因素的考量,商业银行可能不愿意发放贷款。 (二)社会资本面临利润分配被操控的风险

在规范的可行性缺口补贴或政府付费PPP项目中,政府基于公共服务的绩效向项目公司按期支付相应费用,政府较于社会资本有更多的话语权,且政府作为利益主体之一,难以对绩效评价秉持公正客观原则,因此有可能会损害社会资

本的利益。

(三)社会资本面临众多潜在风险

社会资本除了承担项目设计、建设、财务、运营维护等商业风险及按比例分配的市场级风险外,还面临诸如项目唯一性风险及后续的市场收益不足风险、政府信用风险等潜在风险。对于主要依靠“使用者付费”获得收益的PPP项目,一方面新的免费设施可能作为替代品出现,另一方面由于PPP项目的周期较长,公共需求可能发生变化。这些风险都有可能使PPP项目遇冷,从而影响社会资本的收益。如果此时政府坐视不管,社会资本将面临极大威胁。 三、社会资本在PPP模式下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完善合理的政府担保体系

商业银行不愿放贷,大多处于对PPP项目的不信任。由于相关部门极少在公众范围内对于PPP模式进行宣传与讲解,公众对此种新型合作模式不够了解,商业银行也会对其产生疑惑,为了规避风险,不愿意参与进去。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前,一般要对借款人的偿贷能力、品德、资本、担保、经营情况进行评估。要想降低社会资本的融资风险,就要有足够的增信措施。首先,政府应该向金融机构普及PPP模式,让其充分了解项目的可行性;其次,政府应该选择与信用评级较高的社会资本合作;最后,政府应做出基于公共支付权的担保,即在社会资本无法偿还债务时,遵循PPP项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