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
(3)电抗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可以调整,电流变换器不可以。
三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2:使继电器由动作状态返回布动作状态的最大电流,称之为电流继电器返回电流。 3:继电器返回值与动作值之比称之为返回系数。 4:使低压继电器动作的最高电压,称之为其动作电压。
5:使继电器由动作状态返回不动作状态的最小电压,称之为低电压继电器返回电压。 6:在同等条件下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时,系统归算到保护安装处的等值阻抗为最小,流过保护短路电流称之为为最大运行方式。
7:在同等条件下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时,系统归算到保护安装处的等值阻抗为最大,流过保护短路电流称之为为最小运行方式。
8:反应电流增大且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称之为电流速断保护。
9:与相邻元件速断保护配合,能保护线路全长但保护范围不超过相邻元件速断保护,动作时限一般为0.5S的电流保护。
10:由无时限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组合在一起所构成的保护,称之为三段式电流保护。
11:三相均装设TA,各TA二次绕组均与KA线圈串联,然后各接成Y形,再将两中性点连接在一起的这种接线方式称之。
12:TA仅装设两相,其二次绕组与各自的KA串联,各接成不完全Y形后,再将两中性点连接在一起的这种连接方式,称之。 (二)填空
1:电流继电器 测量被保护元件的电流大小 2:1/2 ④、⑥端子短接 3:2倍 ②④、⑥⑧端子短接
4:过电压继电器与低压继电器 1/2 ②④、⑥⑧端子短接 5:继电器返回系数 大于 小于
6:KT 建立保护装置必要的延时
7:KM 增加触点的数量、容量,建立保护装置必要的小延时等
8:KS 指示继电器或继电器保护装置所处的状态,或接通灯光信号回路
9: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保护的可靠系数 电动机的自启动系数保护的灵敏系数 10:躲过本线路末端故障时的最大短路电流Iact.A?KrelIK.B.max 11:躲过本线路正常运行时的最大负荷电流Iact?KrelKMSKreIkm2.max
12:电流速断保护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13:最好 线路首端及附近区域
13 / 21
14:线路首端及附近区域 最大 最大
15:本线路全长并延伸到相邻元件 相邻元件速断保护范围 16:最好 本线路全长及相邻元件全部 17:2倍 下降一半
18:下降一半 接入第三个电流继电器即可 19:3 2 1 20:越高 越小 选择性 (三)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C 2:D 3:A 4:D 5:B 6:B 7:A
8:B
(四)是非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
(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的大小将影响到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其值越大,保护的灵敏性越好但可靠性越差,反之,则灵敏性越差可靠性越好,因此一般在0.85~0.9之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2、调整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的方法如下
(1)改变弹簧力矩,即调整把手位置,此方法最大、最小动作电流相差1倍;
(2)改变两个线圈的连接方式,用连接片将两个线圈串联或并联,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亦可成倍改变。
3:如此改变后,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变小,剩余力矩变小,但由于返回电流不变,故返回系数变大。
4:该型号表示这是一个:具有一对常开触点,最大动作电流为20A的第一代电磁型电流继电器。
当继电器动作值取10A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1)整定把手放最大位置,即刻度盘上指示为“10A”的位置,线圈采用串联连接方式;(2)整定把手放最小位置,即即刻度盘上指示为“5A”的位置,线圈采用并联连接方式。
当加入电流为16A时,电流继电器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
14 / 21
5:该型号表示这是一个:具有一对常闭触点,最大动作电压为60V的第一代电磁型电压继电器。
当继电器动作值取40V时,其整定把手放在刻度盘上指示为“20V”的位置,线圈采用串联连接方式;
当加入电压为50V时,电压继电器不动作,起常闭触点断开。
6:影响短短电流大小的因素有三,即系统运行方式、故障类型及故障点位置。 7:如图,保护的最大、最小运行方式如下:
保护4,最大运行方式是发电机全部投入、变压器T2退出运行;最小运行方式则为:发电机只投入一组,变压器T1、T2并列运行。
保护8,最大运行方式是发电机全部投入、变压器T1、T2并列运行,线路L2退出运行;最小运行方式则为:发电机只投入一组,变压器、线路均单回路运行。
8:对于任一输电线路,当最大运行方式下线路首端发生三相短路时,所出现的短路电流为最大,而当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发生两相短路时,所出现的短路电流为最小。
9: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通过提高动作保证;定时限过限流保护通过提高动作时限保证;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则通过动作电流、动作时限两方面同时保证。
10: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按躲过本线路末端故障时的最大短路电流进行整定,动作时限取0S,灵敏度要求最小保护范围大于等于线路全长的15%,或线路首端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灵敏系数大于等于1.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按保护范围不超过相邻元件速断进行整定,灵敏度要求本线路末端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灵敏系数在1.3~1.5之间,动作时限取0.5S。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按躲过本线路正常运行时的最大负荷电流进行整定,动作时限与相邻元件按阶梯原则配合,作为近后备时,灵敏度要求本线路末端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灵敏系数在1.3~1.5之间,作为远后备时,灵敏度要求相邻元件末端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灵敏系数大于等于1.2. 11:可考虑采用如下措施:
(1) 动作电流改与相邻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配合整定,动作限时比相邻线路的限时
电流速断保护动作时限高一个时限级差Δt; (2) 改用其他原理保护。
12:因为,三段式电流保护中,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进行整定,气质最小。当相邻元件发生相间故障时,保护能可靠启动,但由于其返回值电流最小,因此,为保证相邻元件故障切除后保护能可靠地返回,其返回电流必须大于外部故障切除后被被保护线路上当电动机自启动时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源,即其整定计算中需要考虑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与电动机的自启动系数。
而对于电流速断保护,其保护范围仅在线路首端及附近区域,相邻元件元件故障时保护根本不纯在上述的启动、返回问题;至于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躲过短路电流整定的,其值较大,其返回电流也较大,可自动躲过外部故障切除后被保护线路上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因此,在其正定计算中也无须考虑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和电动机的自启动系数问题。
13:因为,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不同地点、不同相别的两相接地时,为提高供电可靠性,要求保护只切除其中的一个接地点;当电流保护采用两相两继电器不完全星型接线时,如果保护都装设在统一的两相上,通常是A、C两相,则在电网的并行线路上出现上述故障时,可保证有2/3机会只切除一回线路,否则,非但有1/2机会两回线路均被切除,而且还有1/6机会将出现两回线电路的保护均拒绝动作。
14:因为,保护采用该接线方式能反应线路所有的故障。此外,与采用两相单继电器接线相
15 / 21
比,由于其接线系数总数为1,保护的灵敏度较高;而与采用三相三继电器完全接线相比,又具有所用设备少,接线较简单等优点;同时,还可以保证在系统并行线路上发生不同地点、不同相别的两相接地时,有2/3机会只切除一回线路。
15:当输电线路的想邻元件有Y,d11接线的变压器,且过电流保护作为其远后备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考虑改用两相三继电器式接线。
16 删掉
17所谓的保护装置启动仅指保护装置中的启动、测量元件动作;而所谓的保护装置动作则指保护装置动作与断路器跳闸或发信号通知值班人员。
18:如图,L1首端相间故障时,启动的保护有:L1线路的电流Ⅰ段、Ⅱ段和Ⅲ段,由L1线路的电流Ⅰ段动作于跳开断路器QF1。
L1末端相间故障时,启动的保护有:L1线路的电流Ⅱ段、Ⅲ段,由L1线路的电流Ⅱ段动作于跳开断路器QF1。
L2首端相间故障,启动的保护有:L1线路的电流Ⅱ段、Ⅲ段及L2线路的电流Ⅰ段、Ⅱ段、Ⅲ段,由L2线路的电流Ⅰ段动作于跳开断路器QF2。
L2末端相间故障时,启动的保护有:L1线路的电流Ⅲ段及L2线路的电流Ⅱ段、Ⅲ段,由L2线路的电流Ⅱ段动作于跳开断路器QF2。
四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功率方向继电器中,以电流或电压中一个参考量,另一个相角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继电器均能动作,该相角的变化范围,即称之。
2:在加入同样电流电压情况下,继电器动作量最大,制动量最小所对应的电流之后电压角度,称之。
4:当功率方向继电器只加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不应动作,如果动作了,即说明继电器出现潜动现象,且实际中有正向、反向潜动之分。
5:继电器加本相电流,加其余两相电压的这种接线方式,称之。
6:方向过流保护中,先把同名相电流继电器KA、功率方向继电器KW的触点串联,再把各串联回路并联,然后启动时间继电器KT线圈的这种接线方式,称之。 (二)填空
1:30°和45° -30°和-45° 2:-30° -120°~60°
?IA U3:90°接线 ?BC
4:-30° -30° 5:30° -30° 60°
6:-45° 45° 45°
7:为了避免反方向不对称故障时由于非故障相电流作用而引起保护误动作。 (三)是非判断 1:×
16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