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一、填空题

1、负荷地质作用的方式包括崩落作用、潜移作用、滑动作用和流动作用。 2、板块边界类型有 离散 、 会聚 、 平错 三种。

3、海底四大发现是大洋中脊扩张带 、贝尼奥夫带 、洋底新沉积物的发现 、转换断层的发现 。

4、全球划分的六大板块是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5、威尔逊旋回的六个阶段为胚胎阶段、幼年阶段、成年阶段、衰退阶段、终了阶段和遗痕阶段。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在海底四大发现的基础上,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2、越是靠近洋中脊的地区,沉积物厚度越大(×)。 3、洋底沉积物的时代通常比陆地老(×)。 三、选择题

1、太平洋正在(B),大西洋正在(A)。 A、扩张 B、收缩

2、板块内部构造活动(B),板块边界构造活动(A)。 A、强烈 B、微弱

3、板块的俯冲边界为(A)边界,碰撞型边界为(A)边界。 A、会聚 B、离散

第二部分 名词解释与问题题

一、名词解释

岩石圈:上地幔软流圈之上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圈层。包括上地幔上部固体岩石部分和地壳,其深度范围在0—70km,岩石圈在大洋地区薄,高原地区厚。

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下部塑性岩石所组成的圈层。其深度范围

在70—250km之间,一般认为低速带内岩石接近熔点,但并未完全熔化。

大陆边缘:指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方。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与海沟。

大陆架:是海与陆地接壤的近海平台,其范围从海岸的低潮线起向海延伸到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转折段为止。大陆架地势平坦,坡度一般小于0.3度,平均0.1度,外缘水深一般不超过200m,最深达550m,水深平均130m。

矿物: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岩石:是矿物的自然混合物,也可以是岩屑或岩屑的混合物。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所裂开的面称解理面。

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方向之外裂开,称为断口。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和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

岩石结构:反映岩石中矿物本身的特点及颗粒之间的组构特点。如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粗细、分选磨圆程度等。

岩石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所反映出来的外貌特征。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及火山作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经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显著特征是有层理和层面构造。

交错层理:由一系列斜交层系界面的纹层组成,按其层系厚度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四种;按其层系形态可分为板状、楔状、槽状三种基本类型。

韵律层理:是由不同成分、结构颜色的沉积物有规律的交替叠置而成。常见砂质层和泥质的韵律互层,称为砂泥互层层理。

沉积旋回: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的岩性特征在纵向上连续的、有规律的变化。

相对地质年代:用来反映岩石、地层或地质事件相对新老关系的时间单位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龄,即同位素年龄:主要是利用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规

律,以年为单位来测算岩石形成的年龄。

地层层序律:一般情况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只要把一个地区所有的岩层按由下到上的顺序衔接起来,就能划分出不同时期形成的岩层或地层。这种利用地层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叫地层学方法,又称地层层序律或层叠置律。

生物演化律:根据岩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建立地层层序和确定地质时代的方法称为古生物学方法,又称生物演化律。

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构造运动和岩浆运动,使不同时代的岩层、岩体之间出现断裂或切割穿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可以确定相互切割地质体的相对时代,基本原则是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称为构造地质学方法,或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

岩石地层单位:若地层中化石依据不足或研究程度不够等原因,只能按地层层序、岩性特征和构造运动特点划分地层,称为区域性地层单位或岩石地层单位。

生物地层单位:根据生物化石类型或组合特征为标志划分的地层单位,常用的术语是:(某生物的)组合带、延限带、顶峰带。

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内能引起岩石圈甚至地球的物质成分、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和变质作用等。

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由外能引起地壳表层形态、物质成分变化的作用,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块体运动和成岩作用等。

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一致,时代连续。这种接触关系反映出缓慢持续的地壳下降,也可能有未露出水面的局部上升,但是沉积作用连续,上下地层中古生物连续。

平行不整合:这种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一致,但地层时代不连续,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中古生物不连续。反映地壳有一次显著的升降运动,也叫假整合。其形成过程:下降接受沉积→上升成陆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角度不整合:这种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呈斜交关系,地层时代不连续,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古生物不连续。其形成过程:下降接受沉积→水平挤压,

产生褶皱或断裂,上升成陆遭受剥蚀→再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位置,用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岩层的空间位置。走向、倾向和倾角称为岩层的产状要素。

褶皱:是岩层受力变形后产生的一系列弯曲。岩层保持着连续和完整性。褶皱形态多种多样,规模有大有小,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背斜是岩层向上拱的弯曲,形成中心部分为老岩层,两侧岩层依次变新;向斜是岩层向下的弯曲,中心部分是较新岩层,两侧部分依次变老。

复背斜和复向斜:巨大的背斜或向斜其翼部被次一级褶曲复杂化,这些次一级小褶曲的轴向与大褶曲的轴向一致。这种巨大的背斜或向斜褶曲称为复背斜或复向斜。

隔挡式和隔槽式组合:背斜与向斜褶曲发育程度不同,背斜紧闭,上凸明显,向斜平缓而开阔,称为隔挡式组合。相反,向斜紧闭,下凹明显,背斜平缓而开阔,称为隔槽式组合。

断裂构造:岩体、岩层受力后发生变形,当所受的力超过岩石本身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形成断裂构造。包括:节理和断层。

节理:是岩层、岩体中的一种破裂,在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没有发生显著的位移。

断层:是岩层或岩体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了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距:被错断的岩层,在断面产状未改变的条件下,其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

正断层:是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逆断层:是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平移断层:是两盘沿断层面走向方向相对错动的断层。

地震:是地球岩石圈物质的快速震动。是构造运动的一种激烈的表现形式。 岩浆作用:从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却,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周围岩石影响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

侵入作用:岩浆从深部发源地上升但没有达到地表就冷凝形成岩石,这种作用过程叫侵入作用

喷出作用:岩浆直接溢出地面,甚至喷到空中,这种作用叫喷出作用或火山作用。

变质作用:是指原岩在物理化学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岩石基本在固态下,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改,生成新岩石的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生命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表面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从而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物理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以及岩石空隙中水和盐分的物态变化,使地壳表面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成分的过程叫物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氧、水和水溶液使地壳表面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叫化学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或分泌物对岩石、矿物的破坏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化学的。

河流:沿地表狭长谷地经常或周期性流动的天然水流称河流。 环流:水质点作螺旋形的运动。在过水横切面上的投影为环状。

岩溶作用:地下水通过对岩石、矿物的溶解所产生的破坏作用称化学潜蚀作用(岩溶作用/喀斯特作用)。岩溶作用形成的地形称岩溶地形(喀斯特地形)。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自然现象可统称为岩溶或喀斯特现象。

刨蚀作用:冰川的剥蚀作用主要是一定的冰体及其及其所携带的石块对岩石的纯机械性破坏过程,称刨蚀作用。

风蚀作用:是指风以其自身的力量和所挟带的砂石进行冲击和摩擦,致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的作用。按作用方式分为吹蚀(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称为潮汐。 滨海:是海陆交互地带,其范围是低潮线与最大浪潮所能冲击到的上界之间的地带,它属于海岸带的一部分,可分为前滨和后滨两个亚环境。

后滨:又称为潮上带,它位于平均高潮线以上,在特大高潮和遇风暴时可以被水淹没。

前滨:又称为潮间带,是平均高、低潮之间的地带。随着潮汐的涨落时而被淹没,时而露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