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注会CPA审计最终背诵版 下载本文

.

审计

专题一 审计计划

1、 审计证据仅以电子形式存在,其充分性和适当性取决于系统相关控制的有效性,仅实施

实质性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应当考虑相关控制的有效性,并了解、评估和测试相关控制。

2、 对注册会计师带来不便的一般因素,不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做出XX不可行的决定;应

当实施存货监盘,或安排其他注册会计师代为监盘

3、 内部审计的自主程度和客观性时有限的,如果拟利用内审的特定工作,应当评价内审的

客观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并对内审的特定工作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确定其足以实现审计目的。

4、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5、 重要性的确定:

a) 盈利稳定——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

b) 微利或微亏,或盈利和亏损交替——过去3-5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或亏

损;

c) 新设企业——总资产; d) 新兴行业——营业收入; e) 基金——净资产

f) 研发中心——成本或营业费用; g) 公益性基金会——捐赠收入或支出;

基准通常保持稳定,在经营规模没有重大变化时,使用替代性基准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不宜超过上年的重要性。

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要考虑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6、 注会无需将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平均或按比例分配到各报表项目,而是应根据前期审计

经验和本期风评结果,确定一个或多个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7、 当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获取了新的信息或进一步程序使注会对被审单位经

营情况了解发生了变化,注会应当修改实际执行的和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8、 低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的错报不需要累积,不需要更正;临界值一般为报表整体重要

性水平的3%-5%,最高不超过10%。 9、 银存和应收的函证程序: ? 注会应当函证银存,除非有证据表明银存、借款及往来对财务报表不重要且重大错报风

险低;

? 注会应当函证应收账款,除非对财务报表不重要或者函证很可能无效。 ? 如果不对银存和应收函证,应当在底稿中说明情况。

10、 管理层要求不函证时,应当考虑其合理性,合理则实施替代程序,不合理则视为审计范

围受限,应考虑对财务报告可能产生的影响;

分析原因时,应考虑管理层的诚信、是否存在舞弊或错误、替代程序能否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范围受限:

.

.

11、 注会应当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对询证函的控制,对被审计单位和被询证者之间串通舞弊的

风险保持警觉;发出前核对,收回后验证。

12、 对电子回函,应当与被询证者联系,合适回函的来源和内容;口头回函不能作为有效的

审计证据,注会可以要求书面回函,无书面,则实施替代程序。

13、 如果注会认为积极式函证回函是获取充分适当证据的必要程序,则替代程序不能提供充

分的审计证据,注会应当确定其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意见的影响。 14、 利用专家的工作:

a) 确定是否利用:管理层是否用了专家的工作;事项的性质和重要性及复杂性;重大

错报风险;预期程序的性质及其注会对专家工作的了解,程序是否可获得替代性证据;

b) 评价专家本身:专业素质、胜任能力和客观性;了解专家的专长领域;与专家就重

要事项达成一致意见;评价专家工作是否能实现审计目的;

c) 评价是否能实现审计目的:结论的相关性和合理性,与其他证据的一致性;专家使

用的假设,及假设的相关性和合理性;专家使用原始数据及其相关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d) 评价是否能实现审计目的的程序:询问、复核底稿和报告、必要时与其他专家讨论、

与管理层讨论专家的报告;

15、 利用内审工作

注会应当评价内审的客观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并对内审的特定工作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确定其师傅足以实现审计目的。 a) 评价是否能实现审计目的:内审的客观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内审是否能保持应有的

职业关注;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b) 内审对注会工作的影响:内审已或拟执行程序的性质和范围;被审计项目的重大错

报风险;内审人员评定审计证据的主观程度;

c) 对内审特定工作实施审计程序:检查内审已检查的项目;检查其他类似项目;观测

内审程序。

16、 与治理层的沟通

a) 沟通的事项:注册会计师与财务报告审计相关的责任;计划的审计范围和时间安排;

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注会责任: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发表审计意见; 计划的审计范围和时间安排 注会应当与治理层沟通计划的审计范围和时间安排的总体情况,包括识别的风险;沟通事项包括: 对与审计相应沟通拟如何应对舞弊等导致的特别风险及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领域;的事项 关内控采取的措施;重要性概念及运用;计划的审计程序;对关键事项的初步判断 重大问题:审计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可能影响审计报告和内容的情形; 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尽早沟通,必须有书面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沟通不充分的应对 根据范围受限发表非无保留意见;就采取不同措施的法律后果征询法律意见;与第三方(监管机构)、被审计单位外部的在治理层中拥有更高权力的个人或机构沟通;在法律允许时解除业务约定 17、 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1) 后任发起,需被审计单位同意,口头或书面,前任未答复继续沟通未答复则接受;

.

.

2) 接受委托前必须沟通,除非有证据表明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很低;

3) 沟通内容: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与管理层在重大会计、审计问题

上存在的分歧;前任曾与治理层沟通过的舞弊、违反法规行为、及值得关注的内控缺陷;前任认为变更的原因;

专题二 风险评估

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举例:

a) 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等其他因素,致使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b)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一股独大,可能存在大股东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治理层形

同虚设,对管理层无有效的监督;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如没有适当的职责分离。 c) 被审计单位对重大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涉及重大不确定性的事项或交易;以往

发生的错报在本期的重大调整;

d) 被审计单位业绩衡量和评价:股权激励、首次上市、招投标等,存在舞弊的风险,

可能为了满足财务指标的要求而粉饰财务报表,对财务报表整体产生不利影响。 e) 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信息化程度高,带来信息化技术风险;大量研发,导致

研发失败风险;新的会计准则; f) 被审计单位的内控:管理层缺乏诚信或面临异常压力;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或管

理层;内控存在缺陷;

2、 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a) 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智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

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b) 控制活动: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职责分离;

c) 流程:初步业务活动——总体审计策略(确定重要性、重点领域、资源配置)——

具体审计计划(风险评估程序(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了解内控——控制测试)——进一步审计程序(应对风险:实质性程序))——形成结论 d) 了解内控是必须的评价内控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是否得到执行;控制测试是非必须程

序,用来评价控制的有效性;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得出重大错报风险,进而通过进一步审计程序来应对。

e) 综合性方案:控制测试+细节测试;实质性方案:只有细节测试;

f) 特别风险:100%:舞弊、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超出正常经营过程中的重大

关联方交易;50%:具有高度估计不确定性的会计估计。

专题三 风险应对

1、 财务报表层次的总体应对措施:

a) 向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必要性; b) 指派更有经验或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 c) 提供更多的督导;

d) 在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中融入更多不可预见的因素(查以前没查的); e) 对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做出总体修改(在期末实施更多的程

序,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更广泛的审计证据,扩大审计范围);

.

.

2、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a) 控制测试的性质:询问、观察、检查和重新执行(只用于控制测试); b) 注会在期中实施控制测试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如果拟采用其中获取的控制运行有效

性的证据,应评估控制是否发生变化、了解并测试变化对期中证据的影响,确定对剩余期间还需获取补充审计证据(变化了必须有,无变化可以没有);实质性程序,必须追加程序后才可在期末用。

3、 控制在本期发生变化,不能用前期获取的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证据;本期无变化,且不是

针对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注会应对运用职业判断确定是否在本期测试其有效性,但至少每3年必须做一次测试。

4、 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无论控制在本期是否发生变化,注会都不应当依赖以前获取

的审计证据。

5、 了解内控不能代替控制测试,除非是一贯运行的高度自动化控制系统。重新执行只用于

控制测试,穿行测试只用于了解内控。

专题四 重大错报风险与应对

1、 认定

a) 交易和事项: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和分类; b) 期末账户余额:存在、权力和义务、完整、计价和分摊;

c) 列报和披露:发生及权力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

专题五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5星考点)

1、 重要单据:销售单、赊销单、发运凭证、销售发票、凭证和账簿;

2、 识别和评估收入错报风险时,应当假设收入存在舞弊风险,但并不以为着与收入相关的

所有认定都存在舞弊风险;如果认为不适用舞弊的假定,应当在底稿中记录得出结论的理由。

3、 销售和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背)

a) 实质性分析程序

? 对比本期和上期的营业收入、销售预算、预测数对比,分析其构成是否有异常; ? 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上期预算或预测数据对比,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各

期之间是否存在重大波动,查明原因; ? 比较本期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是否正常,是否符合季节性、

周期性的经营规律;

? 重要产品的毛利率与同行对比; b) 销售的截止测试(背1-3是重点) ? 选取报表日若干天,发运凭证与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进行核对;同时从应收和收入

明细账中选取报表日前后若干天凭证,与发运凭证核对; ? 复核资产日前后销售和发货水平,确定业务活动是否属于正常水平,并考虑是否有

必要追加截止程序;

? 取得资产日后所有的销售退回记录,检查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 ? 结合资产日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检查有无未取得对方认可的销售; c) 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发生认定

.

.

? 对本期交易额进行测试,抽取收入的账面记录,检查至发货单、客户签收凭证等原

始记录;选择本期大额交易,检查相应的支持性文件(销售单、发运凭证),确认收入的真实性;

? 对营业收入实施分析程序;

? 检查营业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且前后各期一致; ? 结合对应收账款项目的审计,选择主要客户函证本期销售额; ? 检查是否存在重大的期后退回事项,检查至原始单据; d) 营业收入存在舞弊迹象:

? 针对收入项目,使用分解的数据进行分析程序。 ? 向被审单位函证相关条款及背后协议; ? 询问内部法律顾问或营销人员;

? 期末或邻近期末实地观察北审计单位的发货情况,并实施相应的截止测试;

? 对于通过电子方式生成、处理、记录的信息,测试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以确定其准确

性;

? 关注被审单位次年年初的销售退回情况; e) 营业成本的完整性:

? 对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实施分析程序;

? 根据分析结果抽查毛利率存在异常月份的成本计算单,检查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及计算的准确性;

? 进行计价测试,检查产成品的入账及成本结转是否正确; f) 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

? 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被审单位财报而言是不重要的,或者很可能无效,

否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函证应收账款;

? 函证金额较大,风险较高的项目,例如:大额或账龄长的项目;与债务人有纠纷的

项目;关联方项目;主要客户;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很小或为零的账户;新增客户; ? 资产日后适当时间函证,错报风险为低水平,可在日前适当时间函证,并对变动追

加程序;

g) 应收账款的计价可分摊:

? 检查应收账款对应的坏账准备计提和核销,取得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评价计提所

依据的资料、假设和方法;

? 实施分析程序,比较前期计提与实际损失的发生数,检查期后回款情况,确定计提

的合理性;

? 检查账龄分析表,识别是否存在账龄较长的余额或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的客户,分析

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评价管理层估计其应收账款可回收性的合理性; h) 应收账款的存在认定:

? 函证应收账款;分析贷方发生额,关注是资金流入、坏账冲销还是债务重组等,尤

其关注关联方交易;检查期后收款情况;分析程序;对未函证部分实施替代程序。 i) 应由不负责记录应收账款账目的人员进行应收账款的对账和不符金额的跟踪处理; j) 应付账款的确认依据包括收货记录和采购发票,不应只检查其中一项。 k) 签名章和财务章,不能交由一人保管。

l) 应当由不负责XX账目的人员进行XX的对账和对不符金额的跟踪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