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君老师聊课(之六):关于《记承天寺夜游》(下) 下载本文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六):关于《记承天寺夜游》(下)

关于教学的深度。这问题引发了大家的争论。上课的老师除了略略提到贬谪背景外,并没有引入、穿插其他的内容。我个人觉得总好像差了点儿什么。就八十多个字谈八十多个字,这课,有点儿瘦骨嶙峋的感觉。但其他几个专家和我的意见不一样,他们说,为什么非要让一篇短文负载那么沉重的内容呢?为什么非要让学生通过八十来个字了解苏轼一生呢?没有这个必要嘛!完全可以把《记承天寺夜游》就仅仅当成一篇“夜游写景”的文字来欣赏,感受苏轼的闲情就可以了。语文教学应该减负,彻底地减。

对这个观点,下来我琢磨了好久。最后我还是坚持认为:适当地拓展可以给课堂增彩。苏轼这两个字,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不仅是文学的符号,还是精神的符号。他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对于后人,他是精神的高标,灵魂的慰藉。他不是被神化的,圣化的,是他的人生,他的作品,一字一句证明着的,他有能力和实力担当这样的荣誉。所以,他的意义就不是杨朔笔下的荔枝蜜般的附着和拔高。教师只需要摆出他的经历和他的诗文,一切便都不言自明了。避开苏轼的哲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这对苏轼作品,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我们无需担忧学生因为在《承天寺夜游》中了解了一些苏轼,

那么以后在读《念奴骄 赤壁怀古》或者《前后赤壁赋》时就不再感兴趣了。苏轼这样的人物,值得我们年年讲,天天讲,年年读,天天读。我们讲一辈子,也讲不完这个伟大而可爱的人物。处于青少年时代的孩子们,讲苏轼,就是给予他们青春的最好礼物。这个人,讲他万遍也不厌倦,孩子听他万遍也当不厌倦。

当然,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度和量还是需要把握的。穿插就是穿插,辅助就是辅助。引入的内容再重要也是“伴娘”,咱们不能跟着“伴娘”跑了。一旦喧宾夺主,教学目标就可能完成不了,孩子们的负担也重了,课堂也臃肿了。课,内容并非越多越好。如果不是眉清目秀骨骼清奇,那总是费力不讨好的课。

对这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还是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来定吧。孩子们吃不吃得饱,或者是不是已经吃撑了,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都会有很大不同。这种向纵深设计的上法,比较适宜有点儿基础的班级。七槐子老师主张“横势上法”,就是说不深究下去,另找几则类似情韵的文言辅助地去诵读,我看也是个好思路。听课前我专门请教了余映潮老师,他老人家上《记承天寺夜游》,既不纵深挖掘,也不横向开拓,什么材料都不引入,我看他的课,也很有味道。余氏风格就是这样的。淡定从容,重视基础,他死守语文的工具性阵地,自成一派,也是风景万千啊。

所以,教无定法。谁也没有必要要求别人非要怎么上怎么上,我们讨论这些问题,仅仅是进行教研而已,探索而已。

说了很多,最后给上课教师提了些建议:

最关键的是重新设置主问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切入呢?平时大家用得最多的是“闲”。这是当然的。因为这是“文眼”。无论你怎么上,最后都得归结到这个词语的理解上。“闲”弄透彻了,其他的就都迎刃而解了。但因为大家都这样上,要出新就很困难了。也可以另辟蹊径。比如就从你的初稿“夜”字入手,我看也可以。普通意义上的“夜”,苏轼的这个“夜”,苏轼的人生之“夜”,最后还得归结到苏轼的这个夜游之“夜”的非同寻常上来。通过“夜”,是可以势如破竹的。也可以用“游”来切入。苏轼这一“游”不同凡响:时间、地点、伴侣、景色、心情都是非常之人的非常之游才可能有的。这“游”写得也很神奇。处处不写“游”,又处处在表现“游”。似游非游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心灵的游目骋怀啊。

好朋友日月皆伤兄弟还在昨天的博客留言中提出了新的思路,我觉得也相当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