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本材料研读及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课
P13材料研读: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P14问题思考:反映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医的变化。有依据。 第四课
P18材料研读: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 P21问题思考: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P22课后活动2:三朝的末代国君夏桀、商纣王是暴君,周幽王是昏君,由于他们这样的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导致了三朝的灭亡。 第六课
P28材料研读: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P30课后活动1: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这里主要反映了西周礼乐制度的破坏。 第七课
P32问题思考: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渴望国家的统一、和平、安定的生活。 P33材料研读: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P35材料研读: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既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农业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八课
P37材料研读:“为政以德”即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 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于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P39材料研读: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真正的大丈夫。这是在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饶的精神。 P40课后活动1:孔子在学习上强调,要抱着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者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旧知和探求新知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在面对生死义利的时候,要学会取舍,善于抉择。一定要权衡价值,守住道德底线。 第九课
P45材料研读: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介绍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的措施。
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的交流,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发展。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第十课
P48材料研读:秦代刑法非常残酷。
P50材料研读:刘邦重视人才,善于用人,得到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佐;项羽刚愎自用,不重视人才,不采纳范增的意见。
第 1 页
P50课后活动2: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虽然起义失败了,但他们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第十一课
P52材料研读:由于秦朝暴政以及多年战乱,西汉刚建立时,人民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芜。饥荒、战乱导致人口锐减,社会动荡。
P53课后活动1: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人民处于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政策。
2:能与民休息,安居乐业,提高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粮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稳定的提供赋税徭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 第十二课
P55问题思考:汉武帝在思想文化、行政权力和经济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完全控制力国家的经济命脉 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正统思想,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影响力远达边地少数民族。 P56材料研读
经历了长期战乱后的国家,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粮食生产。如果农民纷纷弃农经商,就会导致粮食缺乏,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但是长期过度重农抑商,也会抑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P57课后活动1:材料一反映出在西汉初期分封制度下,诸侯王所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超过了中央政府,威胁到西汉王朝。 采纳主父偃“推恩”建议,还采取措施取消许多诸侯王封国和土地,剥夺他们的爵位。 课后活动2:秦始皇:对敢于评议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杀,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汉武帝:把儒学立为正统,在京师设立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让他们能够进入仕途成为王朝的维护者。“经”主要指儒学中忠君守礼思想,这在以后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核心。 第十三课
P60材料研读:童谣鲜明地勾勒出了跋扈将军梁冀骄横统治下的社会不平:刚正不阿者,冤死于道旁;心术不正者,反而升官封侯,享尽荣华富贵。这是沉痛的呼声,也是愤怒的呼声。 课后活动2: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肆意搜刮,天灾人祸不断,人民北逼向死亡的边缘。 第十四课
P63问题思考:学张骞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和开拓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进取,报效祖国。
P64材料研读: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P66课后活动:1:一方面促进了汉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汉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另一方面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第十五课
P68材料研读: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年号为元兴的。这里的元兴元年,指的是105年。 P70问题思考: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和正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P70材料研读: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死得其所,有价值,有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第 2 页
无足轻重,没有意义。(泰山:山东的泰山,比喻伟大。鸿毛:鸟的羽毛,比喻渺小。) P72课后活动2:a、促进了人类科技文化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b、有利于解决人类清洁卫生问题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3:“文其直”——文章直白;“其事核”——所记载事情都准确无误;“不虚美”——不凭空加以赞美;“不隐恶”——不掩饰坏的事情;“故谓之实录”因此称它为符合实际记载。 第十六课
P76问题思考:《三国演义》是部历史题材小说,作者为了增强小说趣味性,会适当进行文学创作。
P77课后活动:1:(1)描写了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东汉末年州牧郡守拥兵割据,战乱不断。
(2)“壮心”指曹操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最终并没有实现这一愿望。因为随着刘备、孙权势力的上升和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失败,最终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课后活动2:这两个战役的胜败,主要原因在于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指挥心态等方面。 第十七课
P79材料研读:说明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P79问题思考:八王之乱的发生于西晋实行分封制是有关系的。原因略
P81课后活动:1:西周、东周、汉朝都曾经实行过分封制。分封制之下,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作为交换,他们也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但是,由于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国君的安全,酿成诸王争霸,征战不断。国君势力衰微,甚至大权旁落,最终导致国家分裂,人民也陷于苦难之中,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分封制也是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
2:为了证明统治地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第十八课
P85材料研读:(1)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先进工具和技术;(2)江南地区社会较安定,统治者也重视发展经济;(3)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P85课后活动:(1)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2)开发后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第十九课
P89问题思考: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互相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朝君主专制;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课后活动1:丰富了汉族生活,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 2: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第二十课
P90材料研读:贾思勰教导人民要根据天时和土壤的条件来进行农业生产。他很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不失农时、因地制宜。任情(凭主观)反道(违反客观规律),劳而无获。他认为只有根据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课后活动:
1:西晋灭亡,北方陷入战乱,317年,东晋建立后,偏安于江南,人们纷纷南迁,给落后的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很多北方的农林品种就出现在了南方。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
2:祖冲之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重要贡献。他学识渊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