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练习答案(1-4单元) 下载本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黄河之水天上来》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三乐章,主要内容是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的英雄。

最后一课

思考探究

一 “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并说说这些不同表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开端”的主要内容,感受“最后一课”的特殊氛围,领会文中采用对比手法,烘托气氛,并制造悬念的写作手法。

参考答案:

“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烘托出一种严肃的气氛,预示着将有非同寻常的大事发生。

二 上“最后一课”前后,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变化情况的梳理,把握小说的情节内容,并理解作品的主题。

参考答案:

上课前,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是:害怕老师责备、提问,想逃学。到了学校,发现课堂与平时大不一样,感到十分诧异。待到上课后,深为自己从此不能学习法语而难过,为自己从前的荒废学习而悔恨,对老师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敬。

朴素的爱国情感在“最后一课”这个特定场景中被进一步激发并得到升华,促使小弗郎士发生了变化。

三 韩麦尔先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找出你觉得刻画韩麦尔先生比较精彩的语句,并做一些批注。

设计意图:作者是从小弗朗士的视角来写韩麦尔先生的,因此,就无法直接涉及人物的内心活动,需要通过对外部特征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建议从对韩麦尔先生的服饰、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中选择语句,引导学生通过做批注的方式,体会人物的心理,感知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参考答案:提供若干示例,如下。

1.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批注]庄重服饰别样情!韩麦尔先生穿戴庄重,为的是向祖国的语言告别,充满悲剧色彩,异常打动人心。

2.(韩麦尔先生说:)“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批注]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也有缺点,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懊悔与自责却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坦承。

3.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批注]细腻传神的神态描写,让人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悲伤、眷恋、惆怅…… 4.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批注]“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韩麦尔先生倾注了的全部感情写下“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让我们看到了他不仅仅是一个法语老师,更是一个用自己的言行去捍卫民族尊严的英雄,一个悲壮的爱国志士。他就像是一尊雕像,屹立在世界文学的画廊,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四 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3.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把握能够表现作品内涵的细节。

参考答案:

1.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如果一个民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其次,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人们把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语言称作“母语”,表明了语言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哺育作用。亡了国的人民,如果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之间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

2.这个句子表现了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说明他领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将对母语的热爱与对祖国的热爱融合在一起。

3.鸽子咕咕叫的细节及小弗郎士对鸽子叫声所引起的联想,表现了他对侵略者禁教法语的讽刺、轻蔑。

积累拓展

五 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写完后与课文对比一下,想一想,课文以一个小男孩的口吻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改写是为了让学生从另一角度对人物进行解读,深入体味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引导学生把握这篇作品的艺术特色之一———巧妙的叙述视角,即通过一个小男孩的自述,表现一个重大主题。

参考答案:

改写:要根据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合理想象。想象要符合文中的具体情境和人物身份。

以小男孩口吻叙述故事的好处:作者选择一个调皮贪玩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反映了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同时,孩子的视角无疑更加纯真感人,小主人公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受到了感动。

《木兰诗》练习说明

思考探究

一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诗歌内容,通过分析诗歌巧妙的详略安排,更全面、深入地把握人物形象和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