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有感
记得有人曾说:“作为教师,他永远要守住心灵的一块净土。空洞的说教只能顾耳,不能顾脑,更不能顾心。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在尊重理解信任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在国培中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这一课感触颇深,在此我将自己学到的几点心得写下来,以师德规范对照自己。 一、爱岗敬业、献身职教事业
爱岗:热爱自己的教师工作,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敬业:以恭敬、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师工作,全心全意、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敬业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即功利的层次和道德的层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是带着挣钱养家、发财致富的目的从事自己工作的,在这种情况下,敬业和自己的经济利益相联系,这时的敬业就不能不带有功利的性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提倡的敬业,则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是爱岗敬业的最高要求。
二、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亲其师”,才“信其道”。为师者,爱学生,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础。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关系
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因此,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天职。
只有付出了爱,你才能得到爱的回报。长期以来的师道尊严的影响,老师老是觉得崇高,高高在上,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对等的关系,这种关系让老师不能与学生心平气和地相处。老师一般都要面子,比如有个逃课女学生说老师,“在课堂讲这个东西不觉得无聊”,按照正常人的平等关系,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作为老师,学生说这样的话,下不了台,恼羞成怒就控制不了情绪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地倾向于他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师往往对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不自觉地有一种偏爱;反之,对一些学习成绩差、平时有经常违纪的学生则总是认为“孺子不可教也”,甚至大发肝火,更甚者动之以体罚。
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坚持正确方向。我国《教育法》对教育方针的规定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古以来,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当今在建设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新时期,社会对高校教师师德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主动地发展。
为人师表:“师”即教师或以某人为师的意思,它本身即意味着作为教师必须有供人效法的品质。“表“原指外衣、外貌,后引申为表率。“师表”合一即指在道德与学问上为人榜样之意。孔子作为教师,能被后世誉为“万世师表”,绝非偶然,他最早倡导以身作则,提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作则:习惯体现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师德体现与细节之中!教师的魅力和影响力在于在品德作风上为学生树立榜样。
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仪表要整洁、朴素,
要同自己职业特点相结合,不要过分追求豪华和新奇。行为举止要端庄、自然、亲切,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努力推行普通话。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精练、生动,讲究语法逻辑;要语义清晰,引人入胜。
年轻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特别是异性学生的交往方式,与学生保持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一般说来,教师的工作既较多地表现为个人的劳动,但同时又是一种集体的活动。整个教育过程既凝结着个人劳动的智慧,又反映了整体劳动的力量。教师工作的这一特点要求每个教师既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发挥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即同一学科教师之间,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班主任与班主任之间,新旧老师之间,教师与其他教辅人员之间的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