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对“李约瑟难题”的思考 下载本文

对“李约瑟难题”的思考

学生姓名:郝宇星 学号:2120140767 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

联系方式:手机号13391905651

邮箱429841976@qq.com

在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学习中,我学习到了“李约瑟难题”,感觉作为一个和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兴盛与衰落息息相关的问题,我对其非常感兴趣,在此做一些肤浅的分析。

李约瑟难题由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提出,李约瑟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

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是一个相对泛泛的说法,实际上李约瑟难题分为两部分的表述:

第一部分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的起源问题。

首先:我是从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政治体系出发的。因为众所周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在这其中我考虑了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作用。

中国哲学超越主客体对立而走向天人合一的一元论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首先追求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注重人际关系,将修身养德视为第一要务,导致绝大部分的智力资源向伦理道德倾斜,而技术工人虽聪明,但却没有能力将技术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从而始终处于经验层面。在整个西方哲学中,“主客对立”的二元论思想贯穿始终。一般认为,西方科学的本体论基础就是“主客对立”,继而西方科学的发展才得以可能。

中国的传统思想和科研都比较重视整体而忽视细节,中国传统哲学对于客观

世界的理解表现为整体性的倾向,整体性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特点之一。中国传统哲学倾向于把客观世界规定为一个无限的、发展的、和谐的有机整体,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特定结构及其连接方式和整体功能。这种思维特征在具体内容上表现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宇宙观。很少有人像西方人那样对事物采取分析的方式,这种缺陷的特质在于,中国传统哲学在发展了设立在整体性原则基础上的有机宇宙观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分析的方法,

没有感觉到对宇宙进行精密的逻辑说明的必要。而这一点,恰恰是近代科学产生所必须的环节和条件。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复杂的社会系统有深入的研究,发展了辩证的体思维方式,善于对政治和军事等复杂问题作综合的判断,但不善于作定量的数学分析和形式逻辑的推理,没有发展公理式的几何和严格的现代数学,也不从事条件能控制的科学实验、对自然界进行系统的观测,因而对自然界的了解缺乏有科学根据的事实作为立论的依据。

这在表现在比如指南针的发明者,并没有去研究为什么指南针不管怎么转动都会指向同一个方向,没有研究磁铁和铁的关系,磁化,受热失去磁性的问题,进而失去了研究磁铁成分从而发现分子的存在或是建立一门系统的研究磁体的学科。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缺乏从现象推到本质的能力,只是发现现象运用现象,达到目的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懒人思维模式”,缺乏欧洲学者的钻研精神。但这涉及到中国古代的科研学术问题和社会整体的重文轻理问题。

第二:我打算从政治和军事角度说起。

为了进行对比,我找出了中国的朝代和欧洲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如下面的列表所示: 爱琴文明 希腊文明 希腊内战,马其顿的崛起 罗马共和国,罗马崛起 商朝末年~西周初年 西周后期~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战国后期~西汉前期 斯巴达克思起义,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西汉后期 转型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崩溃,蛮族入侵 法兰克帝国 法兰克帝国分裂,北欧诺曼海盗入侵 法国卡佩王朝,英国诺曼王朝 英法百年战争,黑死病,圣女贞德 东汉~三国时期 两晋南北朝 隋朝~唐朝早期 唐朝后期~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明朝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