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佳园小区1#住宅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 下载本文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17页

梁Ⅱ线荷载=梁Ⅱ自重+墙重,由于梁Ⅱ左右为单向板,沿长方向传递荷载,故无板重传向梁Ⅱ。

梁Ⅱ线荷载= 3)梁Ⅲ线荷载计算

梁Ⅲ线荷载=梁Ⅲ自重+板重+墙重 最大值= 最小值=

24.89kN/m12.98kN/m12.98kN/m165090042001650

图3.3 中间层边跨梁恒载图

12.98kN/m12.98kN/m9001800900

图3.4 中间层中跨梁分布恒载图

4)柱1集中力计算

柱1集中力=柱1自重+梁Ⅰ传递荷载+梁Ⅳ传递荷载 梁Ⅳ传递荷载=梁Ⅳ自重+外墙重+窗重+板重 梁Ⅳ传递荷载= 柱1集中力= 5)柱2集中力计算

柱2集中力=柱2自重+梁Ⅰ传递荷载+梁Ⅱ传递荷载+梁Ⅴ传递荷载 梁Ⅴ传递荷载=梁Ⅴ自重+内墙重+门重+板重 梁Ⅴ传递荷载=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18页

柱2集中力= 6)柱1与梁交点处弯矩 7)柱2与梁交点处弯矩 (2)顶层梁、柱上恒载计算 1)梁Ⅰ线荷载计算 梁Ⅰ线荷载=梁Ⅰ自重+板重 最大值= 最小值=

2) 梁Ⅱ线荷载计算 梁Ⅱ线荷载=梁Ⅱ自重= 3)柱1集中力计算

柱1集中力=柱1自重+梁Ⅰ传递荷载+梁Ⅳ传递荷载 梁Ⅳ传递荷载=梁Ⅳ自重+女儿墙重+板重 =

柱1集中力= 4)柱2集中力计算

柱2集中力=柱2自重+梁Ⅰ传递荷载+梁Ⅱ传递荷载+梁Ⅴ传递荷载 梁Ⅴ传递荷载=梁Ⅴ自重+板重 =

5)柱1与梁交点处弯矩 6)柱2与梁交点处弯矩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19页

20.60kN/m3.08kN/m3.08kN/m165090042001650

图3.5 顶层边跨梁恒载图

3.08kN/m3.08kN/m9001800900

图3.6 顶层中跨梁分布恒载图

4.活载计算

(1)顶层框架梁柱活在计算

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雪荷载:

1) 梁Ⅰ线荷载计算 同恒载求解方法,得 最大值: 最小值:

2)梁Ⅱ线荷载计算

同恒载求解方法,其值为0。 3)柱1集中力计算

柱1集中力=梁Ⅰ线荷载+梁Ⅳ线荷载 梁Ⅳ线荷载= 柱1集中力= 4)柱2集中力计算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20页

柱2集中力=梁Ⅰ传递荷载+梁Ⅱ传递荷载+梁Ⅴ传递荷载 梁Ⅴ传递荷载= 柱2集中力=

5)柱1与粱交点处弯矩

6)柱1与粱交点处弯矩

(2)中层框架梁柱活载计算 楼面活载标准值: 1) 梁Ⅰ线荷载计算 同恒载求解方法,得 最大值: 最小值:

2)梁Ⅱ线荷载计算

同恒载求解方法,其值为0。 3)柱1集中力计算

柱1集中力=梁Ⅰ线荷载+梁Ⅳ线荷载 梁Ⅳ线荷载=

辽宁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21页

64.693.087.9020.6059.583.088.9459.583.088.9420.6064.693.087.9095.4412.9814.3224.89106.57106.5712.9812.9817.8517.8524.8995.4412.9814.3295.4412.9814.3224.89106.57106.5712.9812.9817.8517.8524.8995.4412.9814.3295.4412.9814.3224.89106.57106.5712.9812.9817.8517.8524.8995.4412.9814.3295.4412.9814.3224.89106.57106.5712.9812.9817.8517.8524.8995.4412.9814.3295.4412.9814.3224.89106.57106.5712.9812.9817.8517.8524.8995.4412.9814.3242001800102004200DCBA

图3.7 第⑧轴横向框架恒载图(力:kN;弯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