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时间:民国建立至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前。 2.民国初年 (1)原因
①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振兴实业的热情。 ②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也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⑤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概况
①轻工业迅速发展,如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 ②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3.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7年) (1)原因
①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②推出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 (2)概况:一些轻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轻巧识记] 民族资本主义的“三个三” 三个产生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三次发展机遇: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 二、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1.日本的经济侵略方针
1940年通过《国土计划设定纲要》,提出 “适地适产主义”,意在将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2.表现
1
(1)以“军事需要”为名霸占民营工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2)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掠夺与控制沦陷区的工矿业。 (3)控制和垄断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
(4)实行严格的物资管制制度,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5)掠夺大量劳动力,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民族资本的困境 1.外国资本主义的破坏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压制民族工业。 2.官僚资本的压迫
(1)官僚资本的形成: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了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一些当政的腐败势力把部分国家资本占据为官僚资本。
(2)势力扩大:抗战中后期。 (3)对民族工业的压迫
①实行“经济统制”政策,通过统购统销与专卖制度使民族工业遭受重大损失。 ②官僚资本不断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 [图解历史]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精要 1.民国建立至七七事变爆发之前,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也有一定发展。 2.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极大地破坏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到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和束缚,逐渐陷入困境。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2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史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史料解读] 抓住史料中的关键信息“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概括其发展状况。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提示】 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史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史料解读] 史料中的关键信息“1929年后”“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表明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 【提示】 曲折而艰难地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1)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
(2)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4)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6)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