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2017-2018学年下学期 河南师大附中高中部

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北京正研究试点建设全市首条封闭式的自行车高速路,连接天通苑至中关村,起到保障居住在天通苑、回龙观等地区的上班族往返上地、中关村的自行车骑行通勤需求。与厦门的自行车高速路主要满足休闲、观光不同,线路连接的是工作区与居住区,首先要满足的是通行“刚需”。

多年来,一些城市新规划道路没有慢行系统,或配套设施不能满足公众所需,自行车道被占用等现象较为常见,骑车出行很不方便。但随着共享单车的大量出现,自行车又重新进入公众生活,骑车出行逐渐变得普遍。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道路建设也日益重视慢行系統,新建道路多能确保自行丰的通行权。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指路面平坦宽阔、专门用于骑自行车的城区间交通线路。这些专用通道两边虽然不是全封闭,但全程没有交叉路口,因此不设红绿灯。该路段禁止行人行走及汽车行驶,这使得骑车人能以较快的速度在上面骑行。

自行车高速路对国人来说较为陌生。当前,一些城市的管理者更多地偏向于机动车,使得城市道路没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这往往会造成交通的拥堵。如果靠修建机动车道路去改变拥堵现状,提升出行效率,成本比自行车路要高很多。无论是技术还是成本,自行车高速路相对来说要求都比较低,而且灵活,工程量比机动化快速路小很多。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自行车“高速路”正好为这些人提供了方便,不仅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还能缓解城市拥堵的压力。

但也有人对自行车高速路持谨慎态度,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院长陈艳艳就认为,对于道路条件已经基本形成的主体城区,就不适宜大规模建设自行车快速路。不仅如此,也有一些上班族心存疑虑,家住天通苑附近的马女士说,通行的很多自行车可能是共享单车高速路修成之后,在早晚高峰使用期间,会不会面临调度上的难题?此外,电动自行车能不能上路?自行车“高速路”会不会成为另一个拥堵路段?有专家表示,这其中的车辆调度、安全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都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功课。

修建“自行车高速公路”的初衷或许只考虑了环保、治堵等因素,但它在客观上也助推了全民健身。有社会学者也表示“自行车高速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其缓解交通拥堵、利于环保的作用会逐渐显现,与此同时,这样的“自行车高遠公路”还会最大限度地延展体育功能。

(摘编自《民生周刊》2017年第20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北京建成的首条封闭式自行车高速路,大大满足了上班族的自行车骑行需求。 B. 自行车高速公路是指路面平坦宽阔、专门用于骑行的城区之间的交通线路。 C. 自行车高速路既可以满足通行的“刚需”,又可以满足休闲观光的需求。 D. 多年来,城市中的自行车道普遍被占用,成为骑车出行很不方便的主要原因。 2. 下列不属于修建自行车高速路原因的一项是(3分)

A. 共享单车的大量出现,骑车出行普遍,自行车高速路正好为骑行者提供了方便。 B. 自行车高速路不仅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还能缓解城市拥堵的压力。 C. 自行车高速路利于人们绿色出行,能最大限度延展体育功能,有助于全民健身。 D. 自行车高速路禁止行人行走及汽车行驶,这使得骑车人能较快速地在上面骑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虽然自行车高速路有着诸多好处,但并不是每个城区、每条道路都适合修建。 B. 城市道路既要注重机动车,还要注重慢行系统,两方面需齐头并进不可偏废。 C. 不设交叉路口,不设红绿灯的自行车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就能发挥积极效用。 D. 仅仅依靠修建机动车道路去改变拥堵现状,成本较高不说还有可能收效甚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唐诗几男子(节选)

余秋雨

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

其中一个,就是唐诗。

这种说法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不少朋友会说:“到了国外仍然可以读唐诗啊,而且,别的国家也有很多好诗!”

因此,我必须对这件事情多说几句。

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即释放出潜藏在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

心中的意象是从很小的时候就潜藏下来的。也许是父母吟诵,也许是老师领读,反正是前辈教言中最美丽的一种。父母和老师只要以唐诗相授,也会自然地消除辈分界限,神情超逸地与晚辈一起走进天性天籁。

于是,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而且,这种唤醒全然不是出于抽象概念,而是出于感性形象,出于具体细节。这种形象和细节经过时间的筛选,已成为一个庞大民族的集体敏感、通用话语。

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们产生联想,但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和诗境,却不存在。这就像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已祖母的老人,虽有一时的喜悦,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失落了什么?失落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失落了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份真实。

当然,无可替代并不等于美。但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回头一想,这种清醇、高迈本来就属于自已,或属于祖先秘传,只不过平时被大量琐事掩埋着。唐诗如玉杵叩扉,叮叮当当,嗡翁喤喤,一下子把心扉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

这个自己,看似稀松平常,居然也能按照遥远的文字指引,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同情,最洒脱的超越。

这个自已,看似俗务缠身,居然也能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 这个自己,看似学历不高,居然也能跟上那么优雅的节奏,那么铿锵的音韵那么华贵的文辞。 这样一个自己,不管在任何地方都会是稀有的,但由于唐诗,在中国却成了非常普及的常态存在。 正是这个原因,我才说,怎么也舍不得离开产生唐诗的土地,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 我也算是一个走遍世界的人了,对国际间的文化信息并不陌生,当然知道处处有诗意,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泥坑。但是正因为看得多了,我也有理由作出一个公平的判断:就像中国人在宗教音乐和现代舞蹈上远远比不上世界上有些民族一样,而唐诗,则是人类在古典诗歌领域的巍峨巅峰,很难找到可以与它比肩的对象。

(有删改)

4. 下面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在开篇即以自已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反衬自己对唐诗的喜爱,最终得出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的

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是产生唐诗的土地的结论。

B. 在作者看来,唐诗已经不仅仅只是文学,它与看到的山山水水,父母老师的相授等等已经结为一个

整体,读唐诗能够唤醒记忆中的细节和形象。

C. 文章认为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这是因为更容易唤起

人的思乡之情。

D. 作者立足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所掌握的文化信息,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唐诗是全人类的,它是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