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实践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生发的自觉主动的教研活动,能够促使教师对教学的自主决策、反思和改进。在农村小学校,受环境等各种因素的约制,校本教研往往流于形式,如何使它不局限于学校这个小圈子里,而是以现代化的方式建立一个以学校为圆心、以不定长为半径的一个大圆、一个网络、一个立体的环境呢?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大量应用,这一问题终于迎刃而解。通过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包括网上专题学习、网上教学研究、网上教学实验创新、网上考核,形成一个开放的既有整体规模又具个性特点的校本教研网络,无疑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已成为现在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校本教研活动已成为实际教学中的需要。早在1998年,美国马可波罗基金会就开发了互联网资源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培训计划,帮助教师方便而又有效地把互联网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把网上的教和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中。在我国,国家教育部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 教师〔 2002 〕 2 号 ] ”中指出:要逐步构建信息化网络教育体系;要促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管理体制和办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探索并初步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教育教学与教学管理的新模式。目前国内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单位和学校也比较多,如天津教研室创建了“网络联系、中心辐射”的网络教研模式等,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初教部开展的《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等都取得一定成效,它们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2、选题意义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研究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拓展教研形式,把现实的校本教研与网络教研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改变传统的校本教研方式,以及传统备课、说课和评课制度,通过专家引领、教师反思,同伴互助,教学跟进,从而促进农村小学老师的专业成长。
3、研究价值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实践研究”,是指在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科学理论指导下,以网络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径。通过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来引领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培养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培育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网络环境,一方面为校本教研提供了教育资源,同时它也可以是校本教研的阵地,为校本教研提供一个新的工作平台,开拓新的领域,还能把校本教研的成果通过网络直接将
触角伸向学生。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探索网络环境下农村小学开展校本教研的策略、方式及方法。 (2)搭建校本教研网络的平台,丰富校本教研的信息资源。
(3)探索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率和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教师。
2、研究内容 (1)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活动组织形式研究:“教学论坛”教研形式的探究;“QQ群”教研形式的探究;利用“主题网站” 进行教学研究;利用“教师博客”进行教学研究。
(2)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方法研究; (3)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活中信息发布与组织研究; (4)、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研究。 3、主要观点
(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它能激活教育资源,使学校已有的信息技术设备不仅服务于学生,同时服务于教改工作,推进农村小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2)本课题研究为教师与同伴、专业人员进行教学交流、专业切磋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拓宽了校本教研的途径,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方式。
(3)利用网络环境打破时空限制,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随时、自主参与教研的机会,真正体现“专业引领、实践反思、全员参与、交流分享、伙伴互助、共同成长”的教育科研理念。
4、创新之处:
(1)规模大和效益好。传统的校本教研方法,费时、费力、费钱,效率不高。而在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方式下,学校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教研活动,有着覆盖面大、传播远、省时省力省钱的好处。
(2)异步教研交流。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模式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转变教育观念,突破过去单一的教研活动形式,形成开放性的教研活动格局。
(3)交互性好。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模式由单一的讲座的形式丰富为对话、参与、沙龙、论坛等多样式,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激发他们在教学反思基础上进行自评,倡导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学术氛围。
(4)资源充分共享。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其网络教学资源特点,如信息资源是数字化、永远开放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是跨越时空的,使得该教研活动的过程中的资源极易保存共享。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在我校的校园网络建设和校本教研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通过实践,将校本教研与网络环境相结合,把教研引向深入,然后再总结经验,确立理论建树。
2、研究方法:
本课题是以我校教师为主要对象,结合农村小学校特点而开展的网络校本教研应用性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为研究法和统计研究方法。
3、技术路线:
首先在技术上尽一切努力将Moodle等技术平台引入学校网络教研,构建广大教师参与的网上学习、研究、教研指导、培训、共享的互动平台,通过应用研究,创立适合我校的网络教研平台,推动我校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健康发展,同时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统筹发展,使学校整体教研在网络环境下更为完善。其次以举办专题讲座为主,开展一系列的网上学习和研究,包括网上专题学习、网上专题讲座、网上教学研究、网上教育技术培训、网上图书查询、网上教学示范课、网上教学实验创新、网上论文集锦等等。最后,建设一个网上校本研究的考核体系,对校本教研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考核。
4、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4月—2012年12月)
①、组织课题成员进行调查研究,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和预期目标,制定课题方案。
②、组织教师参加计算机知识、新课程理念等培训,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 ③、搭建校本教研的网络平台。
(2)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
①、制定学校网络校本教研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②、建立校本培训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优质校本培训网络资源。
③、推动校本教研网络化。出台相关运行机制、教研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
④、进行课题的实际研究,对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与监控。 (3)总结提升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①、总结农村小学校网络校本教研的经验,在兄弟学校推广与交流。 ②、全面整理研究材料,撰写总研究报告,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③、形成总结性成果《基于网络环境下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实践研究》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