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管理学原理第一次大作业答案 下载本文

预算和竣工结算组成。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也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项目的设计阶段是对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是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键环节。从以下三个控制: 1、合理的投资决策的投资估算; 2、工程设计是是工程建设的灵魂; 3、施工阶段的有效控制;

加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监督,保证量、价、费、合同外增减款项等的合理性、真实性,对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注意事项:

1、保证施工: 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 2、对发现的安全隐是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采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 要来施工单位暂停施工.

3、施工单位相不整改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4、按照法律、 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标准进行监理条例第砚效条规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 包括: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土方开挖工程、 模板工程、 起重吊装工程、 脚手架工程、 拆除爆破工程及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其它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6、假如你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你将如何对待管理创新。

答: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创新,是现代企业进步的原动力,是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获得跨越式发展,实现持续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营环境急剧变化的复杂环境之中,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把握管理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把创新渗透于管理整个过程中。要为员工发挥创造性才能搭设舞台,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创新者。要注重个性文化的培养,创造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体来说,在信息化、市场化、一体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企业要取得持续发展,必须要在理念、技术、组织及制度上不断创新,运用新的理论指导企业管理,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

6 / 10

第三大题:案例分析题

案例1:“菁菁校园”是一所新型的私立学校,专门为大学生、高中生提供暑期另类课程如登山、探险、航海等集体项目的专业培训,以及为在职人员提供团队合作课程培训。该学校的创办人刘岩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他酷爱登山,并坚信这是一项锻炼个人品质,同时学习集体协作精神的完美运动。在刘岩看来,这个学校是个非营利性的企业,但是无论如何得自己维持自己的运转。因为如果没有充裕的资金,学校就不可能发展。学校开办以来,学生的数目逐年增多。学校的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课程,一类是特殊课程。普通课程是学校的起家项目,针对大中学生的集体训练开设。每年暑假,总有大批学生报名参加登山、探险等充满新鲜感的这类项目。虽然这部分的收入占了整个学校全部营业收入的70%,但是这种项目并不盈利。特殊课程是应一些大公司的要求,专门开办的短期团队合作培训。这部分课程是最近才设立的,深受各大公司经理们的欢迎,在非正式的反馈中,他们都认为在这些课程里获益很多,他们所属的公司也愿意继续扩大与“菁菁校园”的合作。同时,这类课程为学校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在实施特殊课程的时候,刘岩和他的好友们也有疑虑:这种课程的商业化倾向非常重,如果过分扩张,可能会破坏“菁菁校园”的形象。另外,特殊课程的学员大多是中高级经理,他们的时间非常紧张,课程一旦设立下来,就不能改动,因此总会遇到与普通课程的冲突。在学校成立初期,刘岩并没有特别关注管理问题,他觉得很简单:每年暑假开始,学校就招生开课,到暑假结束就关门。但是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和注册学生的不断增多,学校变得日益庞大复杂,管理问题和财政状况开始受到关注。最明显的是学校暑期过于繁忙,设施不足,而淡季则设备人员闲置。他还发现无法找到足够的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从事短期工作的指导老师,如果要常年聘请他们花销实在太大。与此同时,在社会上出现了相似的竞争者,学校面临内外两方面的评估和战略方向的重新确定。 请结合案例分析:

1、“菁菁校园”的未来应如何定位?

答:1、学校定位关系关系学校的业务范围,课程设置。学校是定位为非赢利机构,还是赢利机构,至关重要。作为非赢利机构,她不具有商业性,但她要运转,需要维持费用,这一笔费用哪里来?刘岩和他的朋友筹集吗,不!他们无法承受。而且学校本身也不是慈善机关,必须由学校本身的收入来维持。如果普通课程占学校全部营业收入的 70%,仍不赢利,因学校的运转难以维持,并且出现了相似的竞争对手,未来的定位应充分利用品牌的优势,实

7 / 10

现范围经济,分散风险;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保持学校的活力和竞争力, 才能保持品牌。

2、“菁菁校园”的项目组合如何发展?

答:通过客观评价项目组合, 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项目组合的发展应以普通课程为基础,适当增加特殊课程,逐步以普通课程为基础 过渡到以开设特殊课程为主。 (1)公司战略层次上:宜采用多元化战略; (2)竞争战略层次上:宜采用差异化集中化战略; (3)职能战略层次上:宜采用整体营销战略和人才开发略。

3、“菁菁校园”的运营管理应如何改进?

答:( 1)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运营管理方式,使人、财、物有机结合,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有限资源利用率;

( 2)合理设定项目组合、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使淡 旺季节相对平衡发展。解决设施设备不足。如解决课程编排上的冲突;

( 3)招聘、培训、借用和调配教学 、管理人员,建立 相对稳定教职工对伍;

( 4)特色经营,提高服务质量:现实表明普通课程难以维持学校的运转,因此应针对自己的市场定位突出特色;

( 5)加强营销力度 :应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力度,要建 立有效的招生部门,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等。或承办各种比赛,进行商业运作;

6)合理设计收费标准,控制成本。力求盈亏平衡,略有盈利;

可以采用多元化的知识、 可以采用多元化的知识、 产品组合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 生产战略等的知识分析,弹性较大) 生产战略等的知识分析,弹性较大。

案例2:EQ公司是从事利用火车、轮船进行的长途邮政运输。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职工违章违规现象严重;运输的质量、安全性不高;出勤率低,伤、病假多。经过研究。EQ公司的领导决定打破职工的铁饭碗,用合同的形式与职工形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并明确严重违章的责任,最严重的可除名、开除。在执行这项政策前,曾请示过上级,上级的答复是:先搞起来。可实施之后,与预想的差距很大,职工们怨言颇多,根本无法理解此项政策。虽然可以开出严重违纪的员工,但对其他职工起到的教育作用不大。

8 / 10

看到这个结果之后,EQ公司研究出台了另一项政策——“职工流动蓄水池”。对大错没有,小错不断的员工给予进入“蓄水池”的处理,即只拿基本生活费,每天照常上班,但没有任何任务分配,并进行职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一旦员工转变观念,表现积极即可重新“上岗”,这项政策实行几年内,进“蓄水池”待工的人数不到十人,不少人只待了几天就“上岗”了。职工们说,天天坐在单位里没事干,既在邻里、同事面前丢脸,对家里也不好交代,压力很大。后来大家都不愿进“蓄水池”,工作质量、劳动态度、纪律观念都有很大好转。 请结合案例分析:

1、超前领导决策为什么行不通?

答:首先,超前领导决策没有按照领导决策的原则和科学程序去做。在发现问题、确定目标环节上,调查不力,没有涉及真正的问题,对调查对象 的认知也不够准确;在集思广益、拟制方案环节上,没有做到多方听取意见,也没有拟定多种可能性方案;在分析评估、方案选优环节上,没有确实进行评估,而是主要依靠主观臆断,领导者也没有起到决策作用,而是静观其变,方案选择不力;在实施方案、反馈调节环节上,没有切实做到。其次,忽视了领导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在这个案例中,职工的工 作习惯、思想认识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决策时却没有考虑这些影响。

2、为什么一个“蓄水池”能使一个单位的情况大有好转?

答:首先,“蓄水池”是实施方案、反馈调节的后续,有了切实的调查和实践基础,真正发现了问题,拟制出了有用的方案;其次,“蓄水池”暴露了员工的真正“弱点”,有的放矢地防止员工违纪现象,它真正考虑了领导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抓住了职工的心理。

3、这个案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在做决策是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决策步骤进行,并且其实做好每一环节。在做决策时,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但也要考虑到现实的基础和可行性,做好求证评估工作。在进行领导活动时还要考虑领导环境的影响,比如领导对象的心理等等。

9 / 10

第四大题: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电子产品,预计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为50元,固定成本6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求该企业的盈亏平衡点;若企业目标利润为1万元,其销售量应达到多少?若企业达到最大产能500时,其能获得的利润是多少?

答:1、该企业的盈亏平衡点:Q=F/(p-v)=60000/(50-30)=3000(台)销售收入为:S=3000*50=150000(元)

2、若企业目标利润为1万元,其销量应达到:Q=(60000+10000)/(50-30)=3500(台) 3、若企业达到最大产能500时,其能获得的利润:(p-v)Q-F=(50-30)*5000-60000=40000(元)

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