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捐赠意识养成途径探讨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捐赠意识养成途径探讨

作者:张旭东 李孔珍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年第02期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筹资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校友捐赠是高校最重要的筹资来源之一,而校友的捐赠行为与其捐赠意识密不可分,因而高校校友在其大学时代养成强烈的捐赠意识十分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捐赠意识;捐赠行为

捐赠意识是指对捐赠有较为充分的认知并拥有捐赠的强烈意愿。然而,有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12.4%的大学生表示参加工作后愿意尽力去捐赠,30.6%的大学生表示愿意适度增加捐赠额,而选择没有改变及说不清、甚至减少捐赠额的共占52%。[1]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捐赠数目呈下降趋势。[2]82.8%的大学生认为组织捐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自愿性的强制行为。[3]可见,大学生的捐赠意愿并不乐观。为此,本文将围绕大学生捐赠意识的养成问题从环境营造、思想意识引导、行为习惯养成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环境营造:增强学生对母校的热爱和责任情怀

第一,心理关注方面。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还可以通过音乐、游戏、场景模拟、放松活动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不仅促进学生拥有健康愉悦的内心,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而且增强学生对母校的美好体验,这样会使他们由衷地喜爱母校。对那些遭遇挫折的学生,学校还要给予特殊关注,对其心理上做好抚慰与调解工作。关注学生的内心,不仅仅需要辅导员等专职学生工作者的热情,还需要教师们的合力教育和行为示范。

第二,经济资助方面。母校的关怀不仅体现在对存在问题的那部分学生的关爱上,还体现在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的未来发展给予必要的肯定和帮助上,包括日常资助和特殊资助。对于日常资助,一般而言,很多大学对于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都会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在基本的“助学金”之外,另设立其他类型的资助形式。特殊资助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因家庭发生突发问题而面临经济困境的学生,学校也常常组织全校学生募捐,以解燃眉之急;另一种资助是对某问题怀有极强的兴趣并身体力行地去投身于对这种问题的研究或者从事这样的事业、急需场地和经济资助的学生,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

第三,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首先表现在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上,不能带有偏见。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无限的发展潜能,或许某个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出来的才能很一般,但是在另外的方面则可能十分突出。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表现在学校要有规范化的制度,对于学生的评奖评优要有合适的标准,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做到公开公正。注重细节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重要策略,学校的一个小小举动,可能给学生带来的是永久难忘的记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四,组织形式多样的爱校活动。学生对于学校的记忆最为深刻的部分之一是其在校期间参与的活动和从学校获得的奖励。学生参与校园活动,有助于逐渐建立起学生对母校深厚的感情。爱校活动的举办,能够在锻炼学生相关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学校、以校为家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弘扬心怀感恩、乐于奉献的精神。类似演讲比赛、体育比赛、学术竞赛之类的活动,尤其是高校之间的竞赛,均对学生亲校、爱校感情的积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五,开展慈善公益教育。捐赠是慈善行为的一种,对学生进行慈善公益认知教育,提高慈善公益观念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慈善”与“公益”的发起者,乐于从事慈善事业,对于学生未来形成较强的捐赠意愿具有重要的作用。 思想意识引导:让捐赠意识深入内心

第一,要增强捐赠的可视性。可视性是指从一个或多个位置所能看到的范围或可见程度。增强捐赠的可视性,意味着使学生了解捐赠的全过程,包括捐赠的意义、捐赠的方式、捐赠资金的去向和捐赠的作用、效果等;同时,让学生时时可以看到、听到捐赠的信息,感到捐赠行为在随时发生,捐赠就在身边,是一种常见现象。大学生对捐赠的信息了解越多,越有可能增强捐赠意识。因此,增强捐赠的可视性,对于大学生捐赠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56.4%的大学生对捐赠的去向问题非常关心,他们希望自己的捐赠真正用到了实处,用在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的配备上,而非模糊处理。[4]因此,很有必要颁布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基金组织内部的管理与监督机制,要建立捐赠信息公开制度,通过一定的形式将有关证明文件和信息向社会公开披露,从捐赠开始到资金的最终使用,对于每一笔捐款的去向,都要有详细的记载和追踪。要注重捐赠资金的运作效果,国外著名大学的基金会无不积极关注资本市场的发展动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把握风险的条件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实现保值增值,发挥捐赠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派生能力,从而为大学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第二,要增强捐赠的成就感。一些国家对个人捐赠提供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配套资金记在个人捐赠者名下,而捐赠者名下捐赠数目的增加,会增强捐赠者的成就感。例如:美国的“佛罗里达/爱里克科特里斯重点设备推动拨款计划”,向为校园学术设备建设和改进事宜捐款的捐赠人提供100%的配套资金[5]。这种“配套资金”之举,给予了捐赠者一定形式的物质或者荣誉上的奖励,不仅使捐赠由“利他”向“互利”转变,而且扩大了捐赠的价值和效果。这不仅会增强捐赠活动的纪念性,当看到捐赠资金能够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甚至可以获得加倍的成效时,还会增强成就感,同时加强捐赠的思想意识,鼓舞更多的捐赠者参加到为母校捐赠队伍的行列中来。

第三,要重视文化感染的力量。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受到捐赠理念的教育和感染,在捐赠氛围中度过青春年华,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校园文化建设中捐赠概念的呈现大致可以从冠名、标记、活动和故事四个方面来进行。冠名类顾名思义就是以名字命名,如某个教学楼是由某个校友捐赠而建,则可以以捐赠校友的名字命名此楼,某个图书馆的某层书架的书籍由某届校友捐赠,则可把这个书架以该届校友命名。标记类往往是某种纪念物、标志物,如某石雕、艺术品等由哪位校友捐赠,则配以文字说明,当学生们所到之处都能看到校友的捐赠纪念标记后,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们就容易产生捐赠的意愿。活动类主要指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来增加捐赠意识,如在各种学生活动上,尤其是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日、国庆日等活动上,均可宣传捐赠的意义,介绍校友、他人等对母校的捐赠行为;还可举办仪式,如捐赠仪式、纪念捐赠的仪式;征集活动口号,尤其是热爱母校的口号等也会潜移默化地为未来捐赠打下良好的基础。故事类则可通过国内外经典的捐赠故事来激发学生捐赠意愿。校园捐赠标识、以捐赠为主题的活动、口号和事迹宣传等都是为了弘扬校友捐赠精神,向在校生渗透勤于捐赠的思想,而这些应重点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上,使其于活动中得到熏陶,进而培养他们的捐赠意识。

第四,建立榜样机制。榜样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捐赠热情,重在榜样典型事迹的宣传。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心理特征,宣传校友的捐赠事迹,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宣传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校园频道、校园网专栏等途径来宣传校友对母校的捐赠行为;还可以帮助学生成立专门的编辑室,编发相关的期刊(电子和纸质)等,如每学期1期~2期,报道校友、学生等的捐赠行为,重要的是保持期刊的连续性,学生毕业后继续办理本届刊物,报道校友的发展和对母校的贡献,传给每位校友。 行为习惯养成:让捐赠成为一种日常行动

王征兵(2003)基于经济观察及调查数据认为,理性人慈善捐赠的金额一般为年收入的“千分之一”,即所谓的“千分之一”定律。他将边际效用几乎为零的这部分资金称为“不在意资金”,认为一般人捐出的钱属于不在意资金。[6]杨高举(2007)则以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例,讨论了在情境试验条件下大学生对陌生人(病危者)捐赠的意愿金额与年可支配收入(用消费变量作为替代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与王征兵相近的结论。[7]关于“不在意资金”的研究直接为大学生小额捐赠提供了思想基础,它直接表明,如果大学生拥有“不在意资金”,那么就可能产生捐赠行为。行为深化思想,行为和思想不断交互影响,就会促使某种观念深入内心,化为日常行动,形成不衰的习惯。因此,让捐赠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也是加深捐赠意识的良好方式。

第一,把捐赠理念贯彻在行为中,要立足当下,从一点一滴做起。例如:在学校中,每学期为班级、为学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包括捐赠用过的书、学习用品等,小小的举动是对捐赠行为的践行。武汉大学推出的“微爱珞珈”捐赠活动,最低捐赠门槛为1元,自2015年6月25日启动,至2016年5月26日,“微爱珞珈”项目参与捐赠4,142人次,捐赠总额313,639.40元。[8]这种象征性小额捐赠,看似微不足道,但当每人都形成捐赠习惯时,持之以恒,就能聚沙成塔。

第二,通过教学机制使学生形成具体的捐赠知识。捐赠意识的形成,不但需要依靠校园文化的熏陶,而且需要通过运用讲座、论坛等形式加强捐赠知识的普及,把理论性知识的传授与现实案例的教学、捐赠模拟活动的演练相结合,深刻领会捐赠的含义,熟悉捐赠流程、捐赠渠道、捐赠方式等。还可以把捐赠作为大学生的选修课程来对待,让学生明确与捐赠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加深他们对捐赠的理解和支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