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分类 变成矿床 受变质 矿床 混合岩化矿床 定义或成矿作用 岩石中含有某些有用用矿物组分但未形成矿床,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使之集中、重结晶所形成的矿床。 指原已形成的矿床经变质或改造后使原来的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以及矿体的形态等均发生变化的矿床。 原岩在变质作用后期受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和部分深溶作用而形成的矿床。这类矿床主要是改变矿源层中的成矿组分,蚀变现象也显著,热液作用十分活跃。 变质矿床的矿种主要有铁、磷、菱镁矿、石墨及稀有元素、放射性元素等。 举例 如炭质页岩可变成为石墨矿床。 如沉积铁矿床受变质后可成为具条带的石英磁铁矿。 混合岩化稀土元素矿床。 10、简述成煤作用。
由植物转变为煤的过程称为成煤作用。这过程可分为连续的三个阶段:
1)菌解阶段——亦称泥炭化阶段:当植物在水下被泥沙覆盖时便逐渐与氧隔绝、由嫌气细菌参与作用,使植物遗体中H,O成分逐渐减少,而碳以及腐殖酸等新生合成物逐渐增加,最终形成泥炭。
2)煤化阶段——即褐煤阶段——也即煤矿的成岩阶段:泥炭被完整顶板覆盖而处于完全封闭状态,细菌作用停止。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泥炭逐渐被压缩、脱水和胶结,碳的含量进一步增加,过渡为褐煤。
3)变质阶段——即烟煤及无烟煤阶段:若褐煤在地壳中受高温高压作用,使煤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便逐渐变为烟煤。褐煤中原有腐殖酸完全消失,并开始具光泽和粘结性。烟煤进一步变质可成为无烟煤。
11、简述石油、天然气形成的三个条件。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需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来源,一切有机物,特别是低等水生动植物,是重要的生油物质。
二是要具备缺氧、还原的环境,如海湾、湖泊及三角洲地带。
三是具备使有机物向石油转化的各种因素如温度、压力等。适宜的温度可使有机物热解而成烃类,而压力可使低分子烃变成高分子烃。
12、简述矿产资源的特点。 (1) 数量的有限性
由于矿产资源是地壳中的有用物质在地质作用下聚集而成的,其品位要达到可供工业开发利用的标准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所以,真正可供人们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往往是不可再生的。尽管随着开采、冶炼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供利用的矿种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对于任何一种具体的矿产资源而言、不管技术如何进步,它总是有限的。
(2) 分布的不均衡性
由于成矿所需地质条件严格而复杂,需要有适宜的地层、构造和地球化学条件,而各地的地壳物质和成矿作用都不尽一致,以致有很大差异,就必然造成矿产资源在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能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很丰富。
46
(3) 赋存状态的复杂性
因地壳构造和演变非常复杂,故造成矿体的埋藏深浅、规模大小、形态产状千变万化。矿产资源通常为多种组分共生或伴生。这种赋存状态的复杂性,使得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工作带有很强的风险性。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易开采矿越来越少,相应的采矿投资的风险还将继续增大。
四、论述分析题
1、谈谈岩浆岩结构及其特点
岩浆岩的矿物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和矿物之间结合的形态等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上的特点称之为岩浆岩结构(见下表),
结构和构造可以判别岩石形成条件和环境,而且是岩浆岩分类的一种重要依据。
划分标准 按岩浆岩矿物结晶程度 按组成矿物晶粒绝对大小 结构 全晶质结构 非晶质(玻璃质)结构 半晶质结构 显晶质结构 表 岩浆岩的结构 特点(或定义) 矿物全部结晶 矿物全未结晶,即全部为玻璃质。 矿物部分结晶,部分呈玻璃质 用肉眼或放大镜即可看到矿物晶粒 细分 粗粒结构 中粒结构 细粒结构 晶粒直径>5mm 2-5mm 0.2-2mm 隐晶质结构 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 等粒结构 斑状结构 肉眼或放大镜不能辨别矿物颗粒的致密结构 矿物颗粒大小匀称略等 矿物颗粒大小相差显著,是一些较大的晶体散布在较细的物质(主要为隐晶质和玻璃质)当中的一种结构,前者称斑晶,后者称基质 似斑状结构 是一些更粗大的斑晶分布在显晶粒状结构的基质当巾或不等粒结构 的一种结构 按矿物晶体形状发育程度 自形晶 半形晶 他形晶 伟晶结构 细晶结 矿物晶体自己应有的形状 只发育应有晶体的一部分 因空间受到限制,晶体不能发育成自己的形状,而只是填充空隙,其形状依空隙形状而定 矿物晶粒特别粗大,1cm左右到数米大 指石英和长石等所形成的一种他形的细粒等粒结构 其他结构
2、谈谈岩浆岩构造及其特点
岩浆岩构造是指矿物集合体及其之间的各种特征,包括矿物的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
结构和构造可以判别岩石形成条件和环境,而且是岩浆岩分类的一种重要依据。 岩浆岩构造及其特点主要有:
(1) 气孔构造——岩浆在压力减小和温度骤然降低条件下,随挥发性成分不断散失和熔岩迅速冷却凝固在岩石中所留下来的许多圆形、椭圆形或长管形等孔洞。
(2) 杏仁构造——岩浆岩气孔被后来的物质充填所形成的一种形似杏仁状的构造。
47
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如黑曜岩、玄武岩等。
(3) 流纹构造——熔岩流动时由不同颜色条纹和拉长气孔等定向排列所形成的构造,仅出现于喷出岩中,以流纹岩最为典型。
(4) 流线构造——熔岩流动使长条状、柱状矿物呈定向排列所成的构造。
(5) 斑杂构造——岩浆岩矿物成分和结构上呈不均匀状,如暗色矿物聚集成团等。 (6) 块状构造——岩石中矿物排列不显示方向性者称块状构造,常为深成岩所具有。
3、试论述各类岩浆岩中矿物成分的变化。
(1) 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含量分别呈逐减和渐增的趋势,因而岩石颜色逐渐变浅。
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为暗色岩,中性岩为中色岩,酸性岩为浅色岩。颜色反映了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含量的比例,可作为岩浆岩大类区分的一参考。不仅如此,而且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因矿物成分的变化,也导致岩石比重相应变小。
(2) 就暗色矿物的变化而言,橄榄石只在超基性岩、基性岩中出现,辉石是基性岩的主要矿物,角闪石是中性岩的主要矿物,黑云母是酸性岩的主要矿物。此外,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普遍分布于各类岩石中。在暗色矿物含量的主次排序上,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逐渐有由主到次和先次后主的变化。
(3) 长石的种类和含量在各类岩石中很有规律。超基性岩里很少,或没有斜长石;基性岩基性斜长石是主要矿物;中性岩里中性斜长石是主要矿物,可出现少量钾长石;酸性岩里酸性斜长石和钟长石为主要矿物;半碱性岩里钾长石是主要矿物。长石的种类除根据矿物特征鉴定外还可参考其共生矿物,如基性斜长石常与辉石共生;中性斜长石常与角闪石共生;酸性斜长石则与黑云母、钾长石、石英共生。
(4) 岩石中石英的有无决定于SiO2的含量,超基性岩、基性岩为硅酸不饱和的岩石,不含或极少含石英;中性岩为硅酸饱和岩石,不含或只含少量石英;酸性岩为硅酸过饱和岩石,石英是其主要矿物。橄榄石含量在超基性岩和基件岩中分别处于主次的位置,而酸性岩石中是不含橄榄石的。根据所述,可以将石英、橄榄石视为鉴定岩浆岩的指示性矿物。
(5) 以岩浆岩化学类型和产状来看,同一化学类型岩石,产状不同,结构和构造不同,岩石名称亦不相同。而产状相同、结构和构造相似,但岩石类型不同,岩石名称各异。
(6)还有半碱性和碱性两类岩石,在此仅作一简要说明。 从半碱性岩的SiO2含量来说应属于中性岩,但富含K.Na等碱金属,所以称半碱性岩。其在矿物含量上与中性岩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正长石含量甚高而极少含斜长石,其次是暗色矿物含量下降。
碱性岩系含SiO2较低而碱质较多的岩浆岩的总称。碱金属元素Na多于K。主要由碱性长石和副长石类矿物组成,没有石英,并含碱性暗色矿物。
(7) 如果以SiO2与其他主要氧化物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则可知,各类岩浆岩的其他氧化物随SiO2的含量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
SiO2含量增加,FeO和MgO减少。反映在矿物成分上,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暗色矿物减少;CaO在超基性岩中很少,在基性岩中大量增加,在酸性岩及碱性岩中又逐渐减少。Al2O3和CaO变化情况相似,反映在矿物成分上为基性岩中富钙、铝的斜长石大量出现,NaO和K2O的含量变化与所述各氧化物相反,它们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4、论述变质作用因素及其作用。
导致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压力和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1) 温度——系指热力高温而言。其来源:一是主要由地球深部放射性元素的蜕变产生的地热;二是岩浆侵入对其围岩产生的热能;三是新构造运动产生的摩擦热,但对岩石变质影响较小。
温度作用:
48
a、在高温影响下,岩石质点重新排列,晶粒变粗,发生重结晶作用。
b、受高温影响,还促进原岩矿物成分间的化学反应,产生新的高温变质矿物。 (2) 压力——有静压力和定向压力两种。
a、静压力——指的是岩石的荷重。愈往地壳深部,静压力愈大。其作用可以产生体积减小而比重增大的新矿物。
b、定向压力——是由构造运动或岩浆活动所致。在定向压力作用下不仅可以使岩石发生破碎和变形,还可以使其中的柱状或片状矿物垂直压力方向定向排列,形成岩石中的片理构造。
(3) 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是引起变质作用的化学因素。这是主要源于岩浆中分异出来的物质又渗入围岩中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作用下对围岩进行的变质作用。其结果导致岩石物质成分发生变化,产生新的变质矿物。 上述三种因素在变质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但在具体条件下,其中一种因素往往起到主导地位,而其他则处于从属位置。因此,在判定岩石的变质因素时,首先应明了主次关系。
归纳起来,岩石的变质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 A、岩石重结晶或产生新的变质矿物;
B、一些矿物在一定压力下呈定向排列,产生片理构造。 因此,变质岩——是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重结晶岩石。
5、表述变质作用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并指出各自的代表变质岩。
依变质形式可将变质作用分为以下5种类型(见下表):
表 变质作用的类型 代表变质岩 通常发生于岩浆岩本身或蛇纹岩、气成水热变质岩石受到气体和热液影其接触带,变质作用范围云英岩作用 响所发生的变质作用 一般较小。 等 灰岩变 热接触岩浆温度对围岩引起的变质前后的化学成分一般石为大理岩,接触变质作重结晶现象 没有多大变化 砂岩变为石英岩等 变质用 而且主要发生于中酸性侵入体硅卡岩作用 接触交围岩不仅受到岩浆温度、受到岩浆分异出来的热气热与石灰岩的接触位置 (夕卡代变质液的影响所导致的岩石变质。 作用 岩) 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可以使岩石中矿物变形、重新结晶, 导致矿物成分发生变化,产生新矿物。力作用下,使岩石发生磨碎形成的岩石在空间上常与断裂构造相糜棱岩 动力 及压碎的变质作用 联系,变质岩矿物的定向及条纹状构变质作用 造显著,呈带状分布。 区域 变质作用 混合 岩化作用
指由构造和岩浆活动共同引起的,在温度、静压力、定向压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气体溶液等各种变质作用综合影响下发生在广大区域的变质作用。 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地壳深处热流上升形成的热液和局部岩石重熔后形成的岩浆,渗透、交代、贯入到变质岩中所形成的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的类型 定义 主要特征 形成的岩石主要分布在古老的结晶地块和造山带中 往往是区域变质作用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形成的岩石有条带状、服球状、角砾状等混合岩石。 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岩、千枚岩、片麻岩、角闪岩等。 混合岩 6、怎样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49
资源与能源危机的出现,使人类不得不深刻反思问题的根源以寻求解决办法。要做到
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 建立合理的经济模式
资源、能源危机的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所奉行的高开采、高生产、高消费、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它以地球资源无穷无尽可大量开采为前提,一味地追求经济利润,把物质享受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准,把地球看作容量无限的天然垃圾场。这种经济模式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要消除这场危机,人类必须抛弃传统的经济模式,控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建立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
(2) 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要通过改革工艺和改善设备、加强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同时提高伴生、共生矿石的综合利用率来减少矿产的污染与浪费。
(3) 积极寻找新的矿源
这包括开发低品位矿床和海洋矿床,降低开采品位,将使矿产的可采量猛增。而海洋的海水中、海底表面与深海底部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人类必须以此作为新的矿产来源,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如Mn,P,Cu,Ni等)。
(4) 开发替代资源
目前正在使用的矿产资源将会由于资源量有限而不能满足需要;而某些更经济、更合理的资源被发现;一些与天然物质相似的,甚至性能更为优良的人造有用物质的出现,使得发展替代资源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之.人类必须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以保护和加强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基础,从而达到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目标。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