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洲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方案 下载本文

实施的强制性文件。

主要包括:总则、规划目标和原则、土地使用性质控制、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建筑物控制、用地布局规划、道路交通控制、公共配套设施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规划、城市安全规划、附则、公共服务设施配件一览表、各类建筑时间范围表、各地块用地控制指标一览表。 3.2 图纸

规划内容的直观表达方式,图纸与文本一起构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性文件。

主要包含:区位分析图、规划范围图、用地现状图、道路现状图、建筑质量评价图、用地规划图、规划结构图、道路系统规划图、道路断面规划图、绿地系统规划图、景观系统规划图、居住用地规划图、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规划图、商业服务业设施规划图、中小学服务半径规划图、公共服务设施与公用设施规划图、给水工程规划图、排水工程规划图、电力工程规划图、通信工程规划图、燃气工程规划图、供热工程规划图、环卫设施规划图、综合防灾规划图、五线控制规划图、容积率控制图、建筑高度控制图、规划单元划分图、地块编码图、平面意向图、片区城市设计、总图图则、分图图则。3.3 规划说明书

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和图纸的解释以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建议。 3.4 专题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是针对规划中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的详细研究。 主要包含:区域协调发展专题研究、生态系统循环发展专题研究、开发时序专题研究。 3.5 附件

附件是基础资料汇编、会议纪要等附属性文件。

五、 规划重难点分析

5.1 重点

1) 调整确定城市用地功能和结构。碧桂园居住项目进驻为片区功能和

用地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对熊家洲片区用地

的规划布局,以及片区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居住、商贸、文化、旅游——进行用地结构调整。

2) 构建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一是处理好熊家洲片区的对外交通

以及它与其它城市片区的交通关系,使对外道路系统与片区内部道路系统相得益彰。二是新建片区内部道路,对现有道路体系进行评估,结合地形,构建合理完善的道路系统。

3) 确定合理的城市建设控制指标。本着利于城市整体环境塑造,增强

开发建设的可操作性的原则,对不同地段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的控制指标,既要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又要使规划管理实施有可操作性。

4) 突出大冶湖沿岸的规划设计。结合大冶湖沿岸的用地功能对大冶湖

进行环境整治,规划沙洲舞台、滨河路及滨江景观带,治理污染,使规划后的沿湖带成为大冶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 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根据大冶市城市特点,片区绿地系统以法

官山、桃花山、王达山等山体、沿湖绿地以及小块街头绿地开发为主,打通绿道通廊,因地制宜地优化城市绿地系统。

5.2 难点

1) 如何在新区开发的过程中,保持大冶市城市特色。以对接老城区为

基础,通过整体上的功能布局调整、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来提高城市整体机能,保持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的延续性,避免着眼于局部的城市开发导致的与老城区脱节的现象。

2) 如何利用法官山、桃花山、王达山等山体和大冶湖这些良好的生态

环境资源,塑造山水相融的宜居城市格局。熊家洲片区内有大面积的山体,同时北临大冶湖水域,在城市建设中要将山和水渗透到城市中,打造贯通的景观通廊,形成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3) 如何合理确定熊家洲片区内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在保证城市宜

居生活环境的同时,兼顾城市政府的土地收益和开发商的合理利益,刺激土地开发,达到城市环境效益与土地资源经济效益的平衡,社会公众利益与开发商个人利益的平衡。

4) 如何增加相应的弹性机制,如容积率奖励、容积率区间范围、用地

兼容性、建筑适建范围等,保证控规管理与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5) 如何避免因控规逻辑性强而形象性缺失的特点导致对城市空间形态

和城市风貌的控制力不足的现象。控规中对建筑形体风格、体量、色彩等方面的控制要求大同小异,缺乏针对性。单纯依赖控规的法定性编制成果对片区进行控制,容易导致片区地块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在编制过程中建立控规与城市设计协同机制,在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时更加灵活而有针对性。

六、 规划建议

6.1 应用全局性的眼光综合分析现状条件

编制熊家洲片区控规,必须深入了解大冶市城区的现状城市建设情况,对城市未来总体格局、用地调整、容量控制进行整体把握,从而确定熊家洲片区在城市未来发展中承担的城市职能、人口容量等,然后在熊家洲片区范围内进行分区,建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标准分区和编制单元,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各个分区单元和地块的指标控制进行细化调整。 6.2 提高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新城控规在现状调查阶段应注重产权属性调查、“六线”调查、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问卷调查,在规划方案阶段应该在满足国家规范标准和上位规划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明确城市建设用地兼容性以及各类建筑的适建范围,在保证规划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提供简明易懂的控规文本、图则和说明书。

6.3 注重控规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

控规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为主要依据,同时应与规划范围内已经报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相关的专项规划相衔接,避免由于控规内容与其它规划出现冲突、遗漏或反映不准确导致的控规无法落实的情况。 6.4 融入一定的城市设计的思想

城市新区控规应该提供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示意,同时对于建筑体量、建筑色彩、景观设计、夜景照明等内容制定引导图则,经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核准后,作为指导规划管理实施的直接依据 6.5 加强公众参与

由于公众参与中的主体在观念、知识背景、社会地位以及利益诉求上面各不相同,其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也不相同,针对熊家洲片区控规的公众参与应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块改造方式,增加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深度。 6.6 加强控规的调整管理

控规调整是必要的法律程序,对于正常的、动态的建设管理不可或缺,但控规调整程序应该通过合理的程序设计和措施,从扩大公众参与、健全相应规定、细则等出发,完善技术管理要求,使控规调整审查程序制度化,经过申请—论证—预审—公示—审查—结论这六部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