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 下载本文

中级宏观经济学

主编:郑玉歆 副主编:范金谭伟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年8月

中级宏观经济学在内容安排上力图能够涵盖应用经济学学科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并在对其给予系统、准确阐述的同时,注重涉及应用经济学相关领域中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前沿专题。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 是研究总体经济行为的,而经济活动的总尺度是它的基本构件。国内生产总值是既定时期。为将所有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相加总,就有必要将它们用一个共同的度量单位来表示,通常,这个单位是货币。国民生产总值是既定时期内国内居民所获得的收入的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最常用的一个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尺度。流量是按每单位时间的比率来度量的一个经济量值。一般来说,家庭、企业和政府都必须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跨时期选择。最简单的经验规则是相信明年将与今年类似,这一规则称为静态预期。

第二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首先详细介绍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构成要素、SNA体系,特别介绍了国内经济核算体系内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其次,介绍了社会核算矩阵的相关概念、理论发展、核心内容、模型应用等内容。

第三章 货币政策,

包括货币政策的原理、目标、工具、传导机制,以及与货币政策原则有关的争论。首先,我们从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入手,介绍了银行的存款创造过程,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概念,货币乘数的变动以及基础货币是由哪些要素决定的。然后,我们分析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体系,了解了中央银行体系及其职能,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传导机制。目前,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保持物价稳定、维持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帮助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影响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控制等工具我们集中讨论货币政策方面的两大争论:一方面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该在稳定经济中起积极作用,还是起消极作用;另一方面是政策决策者应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动自由地运用相机抉择机制呢,还是应承诺遵循一种固定的政策规则。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本章主要探讨了古典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比较了二者间的异同价格黏性和工资刚性。在短期内,当价格是黏性时, 货币供给的改变不可能使名义价格迅速调整,货币就会表现出非中性的性质。产生价格黏性的原因有:垄断竞争与菜单成本、协调失灵等。实际工资刚性则是指实际工资无法充分调整到使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的水平。在现实经济中,工资并非完全可以自由调整,在很

多时候实际工资会高于使劳动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这是失业产生的一个原因。凯恩斯主义者关于实际工资刚性的主要解释有:最低工资法、长期工资合同、内部人与外部人模型以及效率工资模型。

第五章 宏观经济均衡分析,作为价格水平的函数,总供给是企业和家庭意愿供给的产出总量。生产函数是产出水平( Q)和投入[资本( K)和劳动( L) ]水平之间的技术关系个人根据对于消费和闲暇的偏好决定劳动供给。总供给曲线描绘的是产量供给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的形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于劳动市场所。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总需求是在产品价格既定水平上国内居民所需要的劳动和服务总量。在一个开放经济中,总需求是在既定价格水平上本国和外国居民对国内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产出市场均衡由向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绘出。

第六章 金融市场

它们的发展趋势的现象。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是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的需求的和。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总需求增加,增加的幅度甚至会大于政府支出的初始增加。

第七章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百分比变化,通常是用消费品价格指数的上升来度量的,公共部门的赤字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得到融资:向公众举债、利用外汇储备或印制钞票。在固定汇率制下,靠印制钞票来融资的赤字最终还是由国际储备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