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28章 失 业) 下载本文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28章 失 业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失业的确认 1.如何衡量失业 (1)失业

失业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

要注意:①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计入失业者。②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者。③在校学习的不计入失业者。④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不计入失业者。⑤有些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不计入失业者。

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公式表示为:

失业率?失业人数?100%

劳动力人数公式中,劳动力总数是指失业人数和就业人数之和。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 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劳动力参工率指劳动力在成年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这个统计数字表示人口中选择参与劳动市场的人口的比率。即:

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100%

成年人口经济中总存在某种失业,而且各年的失业量都在变动。失业率围绕正常失业率而波动。正常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背离称为周期性失业。

(3)失业率不能准确地衡量失业的原因

①一些人只是为了能得到政府的福利或由于得到“暗中”支付而装着找工作,他们仍被算在劳动力之中,作为失业者。这种行为使失业统计数字偏高。

②一些人寻找工作不成功,并放弃了寻找工作,因此他们未被算在失业者之内。这种行为使失业统计数字偏低。

2.失业的分类

宏观经济学通常将失业分为三种类型,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 (1)摩擦性失业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2)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

(3)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类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当经济中的总需求的减少降低了总产出时,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较普遍的失业。

除了上述三种失业类型外,在宏观经济学中还有一种关于失业的分类,即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前者指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后者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3.自然失业率、自然就业率 (1)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由于摩擦性失业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总存在着一定比率的失业人口。

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各国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自然失业率。

(2)自然就业率

自然就业率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率,即充分就业量除以劳动力总量所得到的比率。按照这一界定,显然,一个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与自然就业率之和为100%。

二、失业存在的原因

在一个理想的劳动市场中,工资的调整将保证所有工人总是充分就业的,当然,现实并不是如此理想的。甚至在整个经济运行良好时,也总有一些没有工作的工人。换句话说,失业率总不会降为零;相反,失业率围绕自然失业率波动。

经济中,自然失业率的四种解释:寻找工作、最低工资法、工会和效率工资。 1.寻找工作

(1)寻找工作的含义 寻找工作(job search)是指在工人的嗜好与技能既定时工人寻找适当工作的过程。由于工人的嗜好与技能不同,工作的性质不同,而且等候工作者和职位空缺的信息在经济的许多企业和家庭中扩散得很慢,因此寻找工作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存在失业的问题。

(2)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的原因

①摩擦性失业通常是不同企业间劳动需求变动的结果。消费者偏好的转移造成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而对另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减少。这样造成一些公司要增加就业,另一些公式要裁减工人,这种转变的结果是出现一个失业的时期。

②由于一国的不同地区生产不同的物品,所以,当一个地区的就业增加时,另一个地区的就业可能减少。如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使得克萨斯石油生产企业减少生产和就业,使得密歇根的汽车生产企业增加了生产和就业。各行业或各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称为部门转移。

由于工人在新部门找到工作需要时间,所以部门转移暂时引起失业。

③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只是因为经济总是在变动。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企业创造了工作岗位,而另一些企业中的工作岗位则消失了。这一过程的结果是更高的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但是,伴随这一过程,处于衰落行业的工人发现他们失去了工作,并要寻找新工作。

在一个运行良好且动态化的市场经济中,劳动市场的这种变动是正常的,但结果是出现一定数量的摩擦性失业。

(3)公共政策和寻找工作

尽管一些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但并没有准确的数量。有关工作机会与工人可获得性的信息传播得越快,工人与企业匹配得也就越快。互联网就有助于使寻找工作变得方便,并减少摩擦性失业。此外,如果政策可以减少失业工人寻找新工作所需的时间,就可以降低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促进寻找工作:

①通过政府管理的就业机构,该机构发布有关职位空缺的信息。 ②通过公共培训计划,其目的是使处于衰落行业的工人易于转移到增长行业中,并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脱贫。

(4)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unemployment insurance)是当工人失业时为他们提供部分收入保障的政府计划。

①尽管失业保险减轻了失业的痛苦,但也增加了失业量。这种解释依据了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由于当工人找到一份新工作时失业补助才停止发放,所以失业者不会努力地找工作,而更可能拒绝缺乏吸引力的工作。因此,领取失业保险补助确实降低了失业者找工作的努力程度。

②但这项计划达到了降低工人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的主要目标。此外,当工人拒绝所提供的没有吸引力的工作时,他们就有机会寻找更适合于他们嗜好和技能的工作。失业保险提高了一个经济使每个工人与其最适合的工作相匹配的能力。

3.最低工资法

图28-1表示在这个劳动市场上,供给与需求平衡点工资是WE,在这种均衡工资下,劳动供给量与劳动需求量都等于LE。与此相比,最低工资法迫使工资高于供求平衡的水平时,与均衡水平相比,劳动供给量增加到LS,而劳动需求量下降到LD,结果引起了过剩的劳动LS?LD,代表失业量。

图28-1 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引起的失业

尽管最低工资法是经济中存在失业的一个原因,但它并不影响每一个人。大多数工人的工资远远高于法定最低工资,因此,最低工资法并不限制调节供求平衡的工资。最低工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