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5课劝学(节选)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 下载本文

2020

第15课 劝学(节选)

本课话题——坚持 一、从课文中积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学习及工作上,只有具备了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下去,才能获得不断的进步,并取得成功。

二、从生活中积累

河蚌忍受了砂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绝美的珍珠;顽铁忍受了烈火的历练,坚持不懈,终于炼成锋利的宝剑。一切豪言与壮语皆是虚幻,惟有坚持的信念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坚持梦想,努力拼搏,才能扬起梦想的风帆,在大海上乘风破浪。

三、从历史中积累

林肯是鞋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从平民到总统,他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竞选失败,他承受了一句又一句的冷嘲热讽,他遭遇到一次又一次的人生磨难,但他都坚持了下来。面对讥讽,面对挫折,他坦然,是鞋匠的儿子又怎么样,他坚持到了最后。坚持使林肯成为世上风云人物,坚持使他从平民蜕变成总统,可见,坚持可以铸就成功的人生。

一、作者简介

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二、背景回放

改变本性,积善成德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从“性本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首先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只有懂得了礼义,人性才能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学习“积善成德”成为君子。

三、相关知识

·

2020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中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形成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

鸣”的局面。

一、通假字

1.以为轮,其曲中规 “”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暴”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二、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2.蚓无爪牙之利 ..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3.用心一也 ..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 今义:集中注意力。 三、一词多义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横渡.??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动词,停止.《口技》1.绝?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动词,隔绝.

??④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副词,非常.

①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形容词,强壮的?.?

2.强?②挽弓当挽强.《前出塞》 形容词,强硬的

??③赏赐百千强.《木兰辞》 有余

·

2020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动词,借助,利用?.?

余《黄生借书说》 动词,借给3.假?②以是人多以书假.

?寐,盖以诱敌《狼》 动词,假装?③乃悟前狼假.

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动词,听到?.?

强志《屈原列传》 名词,听闻4.闻?②博闻.

??③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名词,听到的情况

①寒于水 介词,比?.?

物也 介词,向,可不译5.于?②善假于.

?蓝 介词,从?③青,取之于.

??③登高而

招 连词,表修饰.

6.而?④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连词,表转折,但.

不舍 连词,表假设,如果?⑤锲而.

?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连词,表承接,就.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 .2.名词作状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以为轮 :使……弯曲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其曲中规 曲:曲度,弯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高:高处 .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表递进,而且.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递进,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