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热学 下载本文

大学物理习题解答——热学部分 35

第五章 气体动理论

5—2 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1.01?105pa,温度为27℃,求:(1)气体分子的数密度;(2)氧气的密度;(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4)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设分子间均匀等距排列)

解 该题氧气为理想气体。由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密度的定义以及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等求解。又因可将分子看成是均匀等距排列的,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为V0?d,由数密度的含意可知V0?1/n

(1)单位体积分子数n?p/kT?2.44?1025m?3 (2)氧气的密度??m/V?pM/RT?1.30kg?m?3 (3)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k?3kT/2?6.21?10?9?213J

(4)氧气分子的平均距离d?31/n?3.45?10m

以上求解,我们可以了解通常状态下理想气体的分子数密度、平均平动动能、分子间平均距离等物理量数量级。 5—4 温度为0C和100C时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各为多少?欲使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等于1eV,气体的温度需多高?

解 分子在0℃和100℃时平均平动动能分别为

00?k1?3kT1/2?5.65?10?21J,?k2?3kT2/2?7.72?10?21J

由于1eV?1.6?10J,分子具有1eV平均平动动能时,气体温度为 T?2?k/3k?7.73?103K

05—6 求温度为 127.0C的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及最概然速率。

?192解 分清平均速率?、方均根速?及最概然速率?p的物理意义,并利用三种速率相应的公式求解。

氢气的摩尔质量MH2?2?10?3kg?mol?1,气体温度T?400K,则有

??8RT?2.06?103m?s?1;?2??MH28RT?5.16?102m?s?1;?2??M02?333RT2RT ?2.23?103m?s?1;?p??1.82?103m?s?1;MH2MH2氧气的摩尔质量M02?3.2?10?2kg?mol?1,则有

??3RT?5.58?102m?s?1;?p?M02232RT?4.45?102m?s?1。 M0255—7 体积为1.0?10m的容器中含有1.01?10个氢气分子,如果其中压强为1.01?10pa。求该氢气的温度和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解 由p?nkT,可得 T?p/(nk)?pV/(Nk)?72.5K,?2?3RT/MH2?9.51?102m?s?1。 5—8 在容积为2.0?10m的容器中,有内能为6.75?10J的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1)求气体的压强;(2)设分子总数为5.4?10个,求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及气体的温度。

22?332miRT,i为气体分子的自由度,对刚性双原子分子,i?5。 M2由上述内能公式和pV?mRTM,得出气体的压强p?2E/iV?1.35?105pa。

解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为E?(2)由公式p?nkT求气体温度,由?k?3kT/2可求出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分子数密度n?N/V,则该气体的温度 T?p/(nk)?pV/(Nk)?3.62?10K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232?k?3kT/2?7.49?10?21J

?245—9 在容积为3.0?10m的容器中装有2.0?10kg气体,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5.06?10pa,求气体分子的最概然速率。

解 题中未给出摩尔质量M和气体温度T,无法直接由?p?2RT/M求出最概然速率。但是,利用

?6pV?mRTM,可得RT/M?pV/m,则最概然速率为 ?p?2RT/M?2pV/m?389m?s?1

55—11 在压强为1.01?10pa下,氮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为6.0?10cm,当温度不变时,在多少压强下,

其平均自由程为1.0mm。

36 大学物理习题解答——热学部分

解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自由程??1/2?dn,其中分子数密度n由物态方程p?nkT确定,因此在温度一定时,平均自由程??1/p。当自由程由?1改变为?2时,压强为 p2?(?1/?2)p1?6.06pa 5—13 若氖气分子的有效直径为2.59?10cm,问在温度为600K、压强为1.33?102pa时氖分子1s内的平均碰撞次数为多少?

解 分子1s内的平均碰撞次数即平均碰撞频率Z?因此,氖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为 Z??822?d2n?,其中分子数密度n及平均速率?可利用物

态方程p?nkT和平均速率??(8RT/?M)1/2公式分别求出。

2?d2n??2?d2(p/kT)8RT/?M

第六章 热力学基础

6—3 如图6—3所示,一定量的空气,开始在状态A,压强为

2.0?105pa,体积为2.0?10?3m3,沿直线AB变化到状态B后,压强变为1.0?105pa。体积变为3.0?10?3m3,求此过程中气体所作的功。

解 理想气体作功的表达式为W?p(V)dV。功的数值就等于p—V图中过程曲线下所对应的面积SABCD?12(BC?AD)?CD,W?150J。

3?图6—3

?23

56—5 一定量的空气,吸收了1.71?10J的热量,并保持在1.0?10pa下膨胀,体积从1.0?10m增

加到1.5?10m,问空气对外作了多少功?它的内能改变了多少?

解 气体作等压膨胀,作功由W?p(V1?V1)求得。取该空气为系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E?W可确定它的内能变化。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热量、功、内能的正负取值。 该空气等压膨胀,对外作功为 W?p(V1?V1)?5.0?10J 其内能的改变为 ?E?Q?W?1.21?10J。

6—7 0.1kg的水蒸气自120C加热升温至140C。问:(1)在等体过程中;(2)在等压过程中,各吸收多少热量?

解 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nCm?T。按热力学第一定律

00?2323mCV,m(T2?T1)?3.1?103J Mm在等压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Qp??pdV??E?Cp,m(T2?T1)?4.0?103J

M在等体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QV??E?56—8 一压强为1.0?10pa,体积为1.0?10m的氧气自0℃加热到100℃。问:(1)当压强不变时,需

?33要多少热量?当体积不变时,需要多少热量?(2)在等压或等体过程中各作了多少功?

解 根据题给初态条件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n?压摩尔热容 Cp,mm?p1V1/RT1?4.41?10?2mol。查表知氧气的定M?29.44J?mol?1?K?1,定体摩尔热容CV,m?21.12J?mol?1?K?1。那么

(1)等压过程氧气(系统)吸热 Qp??pdV??E?nCp,m(T2?T1)?129.8J

等体过程氧气(系统)吸热 QV??E?mCV,m(T2?T1)?93.1J; M大学物理习题解答——热学部分 37

(2)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Q??E?W求解。氧气的内能变化为 ?E?mCV,m(T2?T1)?93.1J M由于在(1)中已求出Qp与QV,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在等压、等体过程中所作的功分别为

Wp?Qp??E?36.7J;WV?QV??E?0

6—12 空气由压强为1.52?105pa,体积为5.0?10m,等温膨胀到压强为1.01?105pa,然后再经等压压缩到原来的体积。试计算空气所作的功。

?33mRT1ln(V2/V1)?p1V1ln(p1/p2) M空气在等压压缩过程中所作的功为 Wp??pdV?p2(V1?V2)

解 空气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所作的功为 WT?利用等温过程关系 p1V1?p2V2,则空气在整个过程中所作的功为

W?WT?Wp?p1V1ln(p1/p2)?p2V1?p1V1?55.7J

56—14 温度为27C、压强为1.01?10pa的一定量氮气,经绝热压缩,使其体积变为原来的1/5,求压

0缩后氮气的压强和温度。

解 由绝热方程可得氮气经绝热压缩后的压强与温度分别为

p2?(V1V2)?p1?9.61?105pa, T2?(V1V2)??1T1?5.71?102K

6—16 0.32的氧气作如图6—16所示的ABCDA循环,设V2?2V1,T1?300K,T2?200K,求循

环效率。(氧气的定体摩尔热容的实验值为CV,m?21.1J?mol?K)

解 该循环是正循环。循环效率可根据定义式??W/Q来求出,其中

?1?1W表示一个循环过程系统作的净功,Q为循环过程系统吸收的总热量。因

AB、CD为等温过程,循环过程中系统作的净功为

W?WAB?WCD??mR(T1?T2)ln(V2/V1)?5.76?103JMmmRT1ln(V2/V1)?RT2ln(V1/V2)MM

由于吸热过程仅在等温膨胀(对应于AB段)和等体升压(对应于DA段)

中发生,而等温过程中?E?0,则QAB?WAB。等体升压过枉中W?0,

图6—16 则QDA??EDA,所以,循环过程中系统吸热的总量为

mm Q?QAB?QDA?WAB??EDA?RT1ln(V2/V1)?CV,m(T1?T2)?3.84?104J

MM由此得到该循环的效率为??W/Q?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