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人教 新目标版 下载本文

2019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我国南方某市计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读“某市旅游规划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M景观较N景观台更适合观赏瀑布 B.森休以热叶闼叶林为主

C.该地开发的旅游活动可能是赛龙舟 D.河流大致是自西向东

2. MN两个景观台之间有—条山步道。其呈蛇形的主要目的是 A.缩短游客登山路径 B.延长游客的游览时间 C.让游客有时间观赏湖光山色 D.降低游客登山难度

3.下图为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甲乙两山地自然带谱数盘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海拔 B.同一类自然带在甲山出现的高度比乙山高

- 1 -

C.甲山地基市南坡较北坡海拔高的主要原因是南坡为迎风坡 D.乙山地雪线北坡较南坡海拔高的原因是北坡为背风坡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盖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该解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与积雪状况关系不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不大 D.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间图。读图完成6-7 题。

6.立秋日(8月8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低 B.白昼时间长 C.正午太阳高度大 D.云量少

7.图中甲地大量日照不是全年最大,但气到最高的原因主要是 A.阴雨天多,大气保温效应强 B.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天气多 C.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D.大气受热的滞后性

8.图中山麓平原自然森林最不可能的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 2 -

C.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

9. ①-④四地中积雪厚度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8年元旦北京时间7:40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据此回答10-11题。 10.据此推断当天北京时间的日落时间应为 A.16:04 B. 16:20 C. 16:36 D. 16:52

11.此时,东半球处于2018年的区域约占全球面积的 A.近1/3 B. 近1/2 C. 近2/3 D. 近3/7

读右图(a、b、c、d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回答12-13题。 12.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全年少雨 B.b气候冬季降水量大于150mm.雨热同期 C.c气候平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小 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

13.关于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d B. 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 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b和d 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仅有一种

下图是“我国2002年-2050年人口负担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之比),老龄化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劳动人口数量(15-64岁)统计预测图”,完成14-15题。 14.A、B、C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A.人口负担率、老龄化率、劳动人口数 B.劳动人口数量、老龄化率、人口负担率 C.劳动人口数量、人口负担率、老龄化率 D. 人口负担率、劳动人口数量、老龄化率 15.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预计2033年非劳动人口增长超过劳动人口增长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