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含课内阅读、含答案)
【日积月累】
一、知音园地。
chán rào jiǎo jiàn hú di? dǔ qì xì jūn
( 缠 绕 ) ( 矫 健 ) ( 蝴 蝶 ) ( 赌 气 ) ( 细 菌 )
niǔ k?u zhu? m? shěn yánɡ shǒu bì yí shī
( 纽 扣 ) ( 琢 磨 ) ( 沈 阳 ) ( 手 臂 ) ( 遗 失 )
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描写场面热闹的词语:热火朝天 龙腾虎跃 车水马龙 风风火火 人声鼎沸 2.描写雪的词语:冰雪消融 飞雪迎春 鹅毛大雪 银装素裹 霜叶如火 白雪皑皑 3.描写想的词语:浮想联翩 胡猜乱想 冥思苦想 暮想朝思 前思后想 4.含有水的词语:背水一战 至善若水 镜花水月 水中捞月 水泄不通 水火不容 5.描写多的词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 人才多:人才济济 变化多:千变万化 读书多:博览群书 三、积累运用。
1.劝君莫异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唐·杜秋娘) 2.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屈原) 3.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淮南子·主术训)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谚语) 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明·于谦)
四、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里。
①排比 ②夸张 ③顶真 ④对偶 ⑤比喻 ⑥设问 ⑦反问 1. 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⑥ ) 2.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③ )
3. 马克思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⑤ )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 ) 5.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④ ) 6. 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⑦ )
7、绿色,如春天里的嫩芽,装扮山和川,给人带来希望;蓝色,如夏日里的海 洋,调解温与湿,给人带来舒适;黑色,如秋日里的大地,奉献产和出,给人带 来甜美。( ① )
五、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它们的说明方法。
1.大家知道,光是一个飞毛腿,一秒钟可以跑30万千米,从地球上射到月球 的激光,经过两秒多钟就反射回地球。( 列数字 ) ( 打比方 )
2.一般人总认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 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 个比较,发现前者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 举例子 )
3.我们从北京的一台电脑上发送一封邮件到悉尼,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 到,而普通的邮递至少也要几天。( 作比较 )
六、按要求写话。 1.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家是家是休养生息的港湾,让人依依不舍;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梦,让人记忆如新。 2.用上“举世瞩目”“引以为荣”“喜出望外”“嫦娥一号”“科学家”这些词语写一段话, 举世瞩目的“嫦娥一号”发射事件取得圆满成功时,科学家们都喜出望外,作为一名中国人也引以为荣。代表小学生对从事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的科学家表示祝贺。
【课内闯关】
1、可以说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市区的最高地面海拔是280米,市区的最低地面却只有海拔160米。同在一座城,地面的相对高度竟然相差120米。 本句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重庆市区的最高地面海拔、最低地面海拔和地面相对高度差。“竟”字强调了高度差之大。 2、《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句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是表达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高尚情操。 3、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 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 好儿活??”
(1)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体现在哪儿,在文中用“ ”划出来。
(2)读画“ ”的部分,理解母亲为什么“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呢?。
“悄悄地躲起来”是为了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痛苦心情的充分体谅;“偷偷地听”是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爱。
(3)“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这说明什么?
母亲全身心的照顾我,对于那些喜欢的花也无暇顾及。
(4)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抓”为什么用得好。 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4、《观书有感》
(1)全诗在写法上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很有特色。
①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
②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 ③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 ④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比喻读书的感受。
(2)三四句诗人在写法上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给我们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
(3)三四两句诗看似说明水清澈的原因,实际上是想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学习,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
【课外推展】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①轻(yínɡ)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