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硚口区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下载本文

硚口区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七

年级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贮.蓄(zhù) 静谧.(mì) 徘徊. 人迹罕.至 B.倜傥.(tǎnɡ) 侍.弄(sì) 和霭. 各得其所. C.粗犷.(ɡuǎnɡ) 确凿.(záo) 荫蔽. 咄咄..逼人 D.莅.临(lì) 吝啬.(sè) 诀.别 呼.朋引伴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 着你。 ②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 。

③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 ,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A.抚摸 娇媚 激荡 奥秘 B.触摸 妩媚 回荡 秘密

C.抚摸 妩媚 回荡 奥秘 D.触摸 娇媚 激荡 秘密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B.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D.读完全文,我知道冬天的济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4.下列各句中对相关语文常识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一群黄蝴蝶”运用了

借喻的修辞手法。)

B.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雨”“水声”“下”“水花”“上”“夜梦”都是名词。)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后者尊称对方的父亲。

D.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自然”是个多义词,在这句话中,用的

是“理所当然”的义项。)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五猖会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

于是,完了。

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其一便是五猖庙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荼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

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呜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选自《朝花夕拾》,选文有删改)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故事都是围绕“五猖会”展开的,“五猖会”既是文题,也是本文的行文线索。 B.《五猖会》主要记述儿时“我”热切地盼望去看五猖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事。 C.开头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与结尾“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对比,烘托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

D.通读全文可以得知,作者的心情变化经历了“平静—无奈—难受—高兴—失望”的过程。 6.对“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之所以诧异,说明“我”对父亲性格的不了解。 B.表现了孩子对父亲这种做法的不理解、不满和厌烦。 C.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D.画龙点睛,含蓄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7.你的同班同学读完本文有以下收获,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猖会》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生活

和心路历程。

B.《五猖会》中描述了鲁迅先生许多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场景,其中有快乐,有迷惘,也有

温暖的回忆。

C.《五猖会》中反映的鲁迅先生经历的家庭教育问题,与我们经历的不同,无法丰富我们对

童年的体验。

D.《五猖会》可与其他叙述或提及鲁迅先生童年生活的作品联系起来阅读,还可以结合相关

传记资料或评论读,这样可以消除阅读中的隔膜。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雪日内集.. 内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B.俄而雪骤. 骤:突然 C.尊君在不. 不:同“否” D.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A.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C.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0.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咏雪》讲述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B.《咏雪》一文在最后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表现了谢道韫的才气和聪慧。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得人物形象饱满鲜活。

D.《陈太丘与友期行》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