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理心理学试题 下载本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A.感觉学习 B.习惯化 C.敏感化 D.记忆学习

11.浅感觉的感受器种类众多,都分布在皮肤内,其中最大的是柏氏小体,最小的是_______,它们分别对压触、震动、温度和有害刺激发生反应。( ) A.莫克尔氏细胞

B.梅斯诺小体 C.游离神经末梢 D.毛囊感受器

12.一个神经节细胞及其相连的全部视网膜细胞,构成视觉的最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称之为( ) A.视觉特征单位

B.视觉功能柱 C.视感受单位

D.感受野

13.认知神经科学、_______和分子神经生物学是未来脑研究的重要新领域。( ) A.计算神经科学

B.神经化学 C.高级神经生物学

D.信息科学

14.当电刺激大脑的某些区域时,动物会出现追求刺激的强烈欲望,这些区域称为( ) A.惩罚中枢

B.奖励中枢 C.饥中枢 D.饱中枢

15.韦达试验、双耳分听试验和速示试验是研究正常人言语功能两半球_______的三类重要方法。( ) A.缺陷

B.补偿能力 C.对称性

D.不对称性

16.人类大脑皮层的_______属于联络区,其中最大的是前额叶皮层。( ) A.50%

B.60% C.70% D.80%

17.对感受野施以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单位发放频率增加的现象称为______( ) A.开

B.闭 C.诱导

D.聚合

18.当人们闭目养神、内心十分平静时,EEG以α波为主。如果这时突然受到刺激,则EEG将为_______次/秒的快波节律(β波)所替代。( ) A.0.5~3

B.4~7 C.8~13 D.14~30

19.就小运动神经元活动的最终结果而言,它实现着对大运动神经元随意运动的_______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的信息保持灵敏的感受能力。( ) A.直接控制

B.兴奋 C.抑制 D.反馈调节

20.下丘脑分泌5种与_______行为有关的激素:促卵泡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催乳激素释放激素、催乳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和催产素。( ) A.性

B.摄食 C.饮水

D.睡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小脑神经网络关系比大脑皮层简单得多,只有_______种传入纤维和_______种传出纤维。

2.对人脑与心理活动的关系,大体以四类被试为对象来加以研究,即正常被试、_______、灵长类动物和_______。 3.肌梭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感受器,是一种感受_______变化的感受器。

4.音强的神经编码较为复杂,可分为_______反应编码、调频式编码和_______分工编码。 5.根据其生理功能,神经递质可分为_______神经递质和_______神经递质两类。

6.视觉系统由眼、视神经、视束、皮层下中枢和视皮层等部分组成,实现着视觉信息的产生、_______和_______等三种过程。 7.一般认为,内耳音高的编码存在两种形式,对低频声音刺激以_______编码为主,而对高频声音刺激以_______编码为主。 8.椎管内的脊髓分为31节,其中颈_______节,胸_______节。

9.无论是_______性失水还是_______失水,它既会通过复杂的体液环节作用于肾脏,使水潴留在体内,又会通过脑内渴中枢引起机体的摄水行为。

10._______是对关节、肢体位置、运动及受力作用的感觉,它们的感受细胞分布在关节、肌肉和_______等组织中。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不匹配负波 2.顺行性遗忘 3.神经递质 4.假怒 5.突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视觉信息加工与编码过程的不同层次的视觉中枢。 2.简述睡眠的功能。

3.简述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机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6分) 论述情绪、情感的生理基础。

浙江省20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试卷分A、B卷,使用1993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XX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________之间的边缘学科。( ) A.生理学 B.信息科学 C.医学 D.认知科学 2.认知科学不仅仅是认知心理学,还包括人工智能、________和哲学中的认识论。( ) A.生理心理学 B.信息科学 C.神经科学 D.心理语言学 3.传统分类法一般将语言产生障碍统称为________失语症,包括语词发音、用语、语法和书写功能障碍等。( ) A.感觉性 B.运动性 C.传导性 D.皮层间 4.浅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和________等,它们的感受细胞都分布在皮肤中。( ) A.痛觉 B.本体觉 C.温度觉 D.运动觉 5.在观察一个复杂物体时,眼睛会很快地进行( ) A.扫视 B.微扫视 C.注视 D.微颤 6.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________,对机体的运动功能起调节作用。( ) A.纹状体 B.四叠体 C.基底神经节 D.内囊 7.对于________睡眠来说,关键性脑结构是缝际核、孤束核、视前区和前脑基底部。( ) A.异相 B.慢波 C.快波 D.深度

8.脑震荡以后,有些病人会无法回忆起受伤的原因和经过,但却对以往的事情能保持良好的记忆,这被称为________遗忘症。( ) A.顺行性 B.逆行性 C.柯萨可夫 D.心因性

9.重复刺激不但不引起感觉阈限升高,而且反而有所下降,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它是一种非联想性的学习。( ) A.习惯化 B.敏感化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10.眼动的神经中枢主要位于________,大脑皮层和小脑也存在眼动的高级中枢。( ) A.丘脑 B.下丘脑 C.脑干网状结构 D.中脑 11.动作电位由________、后兴奋电位和后超极化电位组成。( ) A.峰电位 B.反极化电位 C.复极化电位 D.静息电位 12.在________睡眠各期被唤醒后,被试很少会报告正在做梦。即使报告有梦,则梦境中故事的情节常常比较平淡,思维性强。( ) A.异相 B.慢波 C.快波 D.深度 13.________皮层在性对象的识别和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 )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14.________是简单运动条件反射和快速α条件反射形成中最基本和最必要的脑结构。 ( ) A.大脑 B.间脑 C.中脑 D.小脑

15.躯体感觉模式多种多样,我们将它们由表及里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浅感觉、深感觉和________感觉。( ) A.温度 B.内脏 C.振动 D.痛觉

16.视轴、________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称为调节反射,它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 ) A.眼帘 B.眼球 C.晶体曲率 D.视细胞感光性 17.1874年,________发现了“语言感觉区”。( ) A.布罗卡 B.维尔尼克 C.拉施里 D.巴甫洛夫 18.睡眠________必定导致人的情感不稳定、易激惹、注意力涣散和记忆迟钝等。( ) A.过多 B.过少 C.不稳定 D.剥夺 19.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 A.脊髓腰段 B.下丘脑性两形核 C.下丘脑腹内侧核 D.颞叶皮层 20.深感觉模式分为位置觉、动觉和受力作用等三类。通常将产生这些感觉作用的感受器统称为( ) A.统觉感受器 B.本体感受器 C.多功能感受器 D.深感觉感受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临床观察法、________、________、解剖学和组织学法,是脑机能定位理论所依靠的主要方法。 2.经典条件反射是由俄国生理学家________在对狗的________分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基础上建立的。

3.对于静止的物体,虽然其在视野中的位置不同,但________以及调节机制已能满足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要求。而对于复杂的物体或运动的物体,尚需要________的参加。

4.在整夜睡眠中各个睡眠阶段所占的时间比例是不同的。其中,慢波睡眠二期占约________,异相睡眠占约________。 5.关于音高的神经编码,存在________、位置理论、频率理论、齐射原理和________等听觉理论。 6.神经组织由两类细胞组成,即________和________细胞。

7.丘脑网状核在注意机制中起着闸门的作用。中脑网状结构的兴奋使丘脑网状核抑制,是________的基础;额叶-内侧丘脑系统的兴奋引起丘脑网状核兴奋,是________的基础。

8.海马在辨别空间信息、新异刺激抑制性调节以及从________向________的过渡中起重要作用。

9.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________神经和________神经,在功能上彼此拮抗,共同调节和支配内脏活动。 10.将动物的________与________横断,这样的头称为“孤立头”标本。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边缘系统 2.逆行性遗忘 3.意义波或理解波 4.闭反应 5.假怒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当代生理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2.简述性行为的神经机制。 3.简述异源性突触易化的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16分)

根据海马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论述其在生理心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随着刺激物长时间持续作用,感受灵敏度下降,感受阈值增高,这称为感受器的( ) A.衰老 B.疲劳 C.适应 D.变化 2.不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是( ) A.自动加工 B.被动加工 C.条件反射 D.朝向反射 3.当神经元受到刺激从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时,细胞膜首先出现的过程是( ) A.去极化 B.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4.1874年发现了“语言感觉区”的学者是( ) A.布罗卡 B.维尔尼克 C.拉施里 D.巴甫洛夫 5.神经纤维密集的地方,称为( ) A.灰质 B.白质 C.神经核团 D.新皮层 6.人们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7.传统的记录和研究眼动规律的方法是( ) A.通用眼动仪描记术 B.眼电图描记术 C.多导生理仪 D.EOG描记术

8.________是一种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觉功能无恙,但却不能通过该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 ) A.遗忘症 B.巴金森氏症 C.MBD D.失认症 9.美国心理学家坎侬提出了情绪的( ) A.边缘系统学说 B.丘脑学说 C.动力定型学说 D.生理心理学说

10.由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产生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突然中止现有活动,将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生的方向,这是( ) A.随意注意 B.条件反射 C.朝向反应 D.不随意注意 11.ADHD的中文名称为( ) A.儿童多动症 B.轻度脑损伤 C.轻度脑功能失调 D.注意缺陷症 12.仅对最近事情的遗忘称为( ) A.选择性遗忘症 B.逆行性遗忘症 C.生因性遗忘症 D.顺行性遗忘症 13.在帕帕兹环路中,中心环节是( ) A.乳头体 B.丘脑前核 C.扣带回 D.海马结构 14.引起饥饿感的原发性因素是________含量的下降。( ) A.血糖 B.葡萄糖 C.血脂 D.胆囊收缩素 15.虽然目前对性变态的认识还很不足,但人格和________因素的作用是无法否定的。 ( ) A.心理 B.环境 C.情绪 D.文化 16.下丘脑的________通过脑干和脊髓传递的神经信息引起躯体反应。( ) A.下行联系 B.神经递质 C.神经调质和神经递质 D.上行联系 17.根据形态学和功能特点不同,肌肉组织可分为横纹肌、心肌和( ) A.骨骼肌 B.平滑肌 C.睫状肌 D.外直肌 18.瞬眼条件反射性运动行为的最基本中枢是( ) A.大脑 B.小脑 C.中脑 D.延脑 19.希波克拉特认为体内液体的混合以血液占优势者,是(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0.E-S理论中的E指的是( ) A.情感 B.移情 C.系统化 D.概括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组织由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组成。

2.为保证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________大小与________曲率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3.睡眠与觉醒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行为,也是一种生物学________行为。

4.在各类认知实验范式中,令被试选择注意的刺激称为________,令被试忽视的刺激称________。 5.记忆痕迹理论将人脑内的记忆过程大体分为两类:________与________。

6.根据危险或有害目标的特点,可能出现不同类型的防御行为,________逃避反应或________逃避反应。 7.下丘脑对防御攻击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其向________与________的传出通路而实现的。 8.情绪与情感过程包括主观的________和客观的________。 9.运动功能的高级机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相互制约。

10.艾森克人格理论中的驱力制约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功能平衡。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注意 2.频率理论 3.发作性睡病 4.心因性遗忘 5.精神发育迟滞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干预脑功能和记录生理参数的传统方法有哪些? 2.知觉信息流有哪些?

3.关于言语知觉机制的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16分)

论述关于学习的脑机制中的脑等位论与机能定位论的统一。

浙江省20XX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3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XX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平均诱发电位的内源性成分主要是_________,也有些学者将它扩展为包括N2波和慢电位。( ) A.N1波 B.P2波 C.P3波 D.N4波 2.视觉通路始于视网膜上的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构成视神经,其末梢止于 ( ) A.外侧膝状体 B.内侧膝状体 C.上丘 D.下丘

3.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占大脑皮层90%左右的( ) A.新皮层 B.灰质 C.髓质 D.中央皮层 4. 在神经肌肉接点中,每个肌纤维接受_________神经元的有髓鞘的轴突末梢。( ) A.1个 B.2个 C.3个 D.多个

5.当被试从_________睡眠被唤醒后,80%的人声称正在做梦,梦的情节往往比较形象,生动性强。( ) A.异相 B.慢波一期 C.慢波二期 D.慢波四期

6.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一种天生固有的生理反应,称之为( ) A.本能 B.印记动作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7.声音空间定位的神经编码有两种基本形式:锁相-时差编码和_________编码。( ) A.时间差 B.方位差 C.强度差 D.频率差

8._________是指观察缓慢运动的物体时眼睛跟随物体的运动。追随运动的最大角速度为50度/秒,超过这一速度时,追随运动必须与快速扫视相结合。( ) A.追随运动 B.随意眼动 C.非随意眼动 D.微扫视 9.1866年,_________发现了位于额叶的“言语运动中枢”。( ) A.布罗卡 B.维尔尼克 C.拉施里 D.巴甫洛夫

10.由不良的个性特点、重大精神创伤、心理暗示作用和赔偿心态等多种心理因素造成的遗忘症称之为_________遗忘症。( ) A.顺行性 B.逆行性 C.柯萨可夫 D.心因性

11.正常人的记忆既有寄存和存贮信息的功能,也有回忆或提取信息的功能,而海马损伤的病人只能回忆或提取信息,不能形成新的_________,这说明记忆可分离为不同的系统。

( )

A.短时记忆 B.长时记忆 C.工作记忆 D.所有类型的记忆 12._________是由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产生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突然中止现有活动,将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生的方向。( ) A.随意注意 B.朝向反应 C.条件反射 D.上述答案均不对 13.存在许多记录和研究眼动规律的方法。传统的方法是_________描记术,近年来更出现了许多精密的专用眼动仪。( ) A.通用眼动仪 B.眼电图 C.多导生理仪 D.EOG仪 14.中脑的背侧有四个凸出,称为_________,由一对上丘和一对下丘组成,分别对视、听信息进行加工。( ) A.内侧膝状体 B.外侧膝状体 C.四叠体 D.纹状体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5.在下丘脑内有许多_________汇聚在一起,其中对情绪、情感调节发生重要作用的有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 ) A.神经调质 B.神经递质 C.神经调质和神经递质 D.以上答案均不对 16.病人主动性语言产出正常,但听不懂别人的口头语言或看不懂书面语言,这称为_________失语症。( ) A.感觉性 B.运动性 C.传导性 D.皮层间 17.就人类而言,男女两性的性行为更多地决定于性对象的吸引力、性爱的程度以及适宜的

( )

A.激素水平 B.体格 C.性生活环境 D.日期 18.躯体感觉神经编码的基本规律是对各种刺激模式进行_________编码,而这些细胞又以不同空间对应关系分布;对于刺激强度则以神经元单位发放频率的改变进行编码。( ) A.频率 B.细胞分工 C.强度 D.细胞分工和强度 19.间脑由_________、下丘脑、上丘脑和底丘脑四大部分组成。( ) A.中丘脑 B.丘脑 C.侧脑室 D.胼胝体 20._________是防御和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它的不同区影响着不同类型的防御和攻击行为。( ) A.丘脑 B.下丘脑 C.中脑 D.大脑皮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类对心理活动与脑功能关系的认识,大体可分为6个相对的历史时期,与之相应的有6种大的理论体系,即自然哲学理论、_________理论、经典神经生物学理论、_________理论、脑化学通路学说、当代神经科学的新技术和新理论。 2._________、胃和_________在饥、饱的外周调节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3.对视觉信息特征的提取,存在两种功能柱理论,分别为_________功能柱理论和_________功能柱理论。 4.视网膜的光生物化学反应包括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_反应两个过程。 5.神经活动的模式匹配理论认为,在新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新异刺激模式与神经系统活动模式之间的_________,是_________的生理基础。 6.眼动由扫视和注视组成,_________时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觉,而只有_________才会形成明确的知觉。 7.视网膜的内层是神经层,由视感受细胞、水平细胞、_________、无足细胞和_________组成。

8.生物膜机能变化,细胞内、外液比例、容积或渗透压的变化,均可导致有机体产生渴感。在许多因素中,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影响口渴的两个最直接的因素。

9.神经元由胞体、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10.人类的睡眠可分为_________睡眠和_________睡眠。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眼动仪 2.原发性饮水 3.脑电图

4.主动躲避反应 5.肌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2.简述痛觉与其他感觉相比的主要特点。 3.简述记忆的痕迹理论。 五、论述题(本大题16分) 论述睡眠机制的理论发展。

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神经元轴突密集的地方,称为( ) A.灰质 B.白质 C.神经核团 D.新皮层 2.小脑白质的深部有4对核,称之为( ) A.杏仁核 B.中央核 C.白质核 D.小脑核 3.眼的基本功能的实现,依靠于两种生理机制:眼的光感受机制与( ) A.光的传播机B.折光成像机制 C.视锥细胞的工作机制 D.棒体细胞的工作机制 4.短时记忆的脑机制是( ) A.神经回路中的生物电反响振荡 B.生物化学变化 C.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 D.生化基础 5.由词与语法规则组成的符号系统是( ) A.语言 B.言语 C.文字 D.语法 6.在言语功能和抽象思维功能上有优势的是( ) A.左侧半脑 B.右侧半脑 C.额叶 D.胼胝体

7.在“b”,“p”等辅音音素研究中,将从辅音释放到声道出现振动之间的时差,称为( ) A.嗓声发声时 B.发音发声时 C.声音发声时 D.出声发声时 8.大多数动物的主要防御行为模式是( ) A.主动逃避 B.主动隐藏 C.被动逃避 D.被动隐藏 9.以下是最常应用的生理心理学记录方法,可以直接反映大脑的活动规律的是( ) A.假怒实验 B.脑电图 C.皮肤电 D.脑电位 10.调节反射是指视轴、晶体曲率和_________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 ) A.眼帘 B.瞳孔 C.视网膜 D.视细胞感光性 11.在20世纪30年代,代表着知觉理论中的整体与局部加工的学派是( ) A.认知心理学 B.格式塔心理学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 12.提出错误式学习类型的学者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