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4-2-4探究世界的本质 下载本文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右面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启示我们

( )。

A.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并不是胜利

解析 漫画指出砍伐树木的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这启示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故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2.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

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国家的做法坚持了

(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承认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实事求是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我国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表明国家从我国经济和环境关系的实际出发,也是长远打算的表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①③④正确。②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3.(2012·长沙一中月考)科学发展观是我党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

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是

(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把握事物间的联系,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解析 本题结合科学发展观考查学生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等知识的理解能力。材料的主旨是强调科学发展观与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关系,即科学发展观作为主观认识,它是根据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来的,是由物质决定的,故A项观点正确;B、C、D三项中的联系、矛盾动力、以人为本观点都偏离了题干的主旨,故排除。 答案 A

4.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多次发生特大自然灾害,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

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

( )。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④观点错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答案 A

5.2011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

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表明

( )。

①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②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上述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应全选。 答案 D

6.漫画《渴》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①尊重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③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④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节约资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 该题设问为“哲学启示”,②④两个说法均正确,但都不是哲学角度。 答案 C

7.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

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出的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类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要遵循规律,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来为人们服务。 答案 B

8.下列对芝诺的“飞矢不动”说评价正确的是

( )。

( )。

①承认了事物包含相对静止的一面 ②承认了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 ③否认了飞箭在同一瞬间离开这一点向新的一点运动的趋势 ④陷入了形而上学的不动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②明显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C。 答案 C

9.当今世界人们已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漫画中这个人的错误在于

( )。

①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没有看到自然界是客 观存在的 ③没有认识到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④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 漫画主题为“不要浪费而要节约水资源”,这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①②入选,

而③排除。漫画中的人物不一定就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④不合题意。 答案 A

10.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