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下载本文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1. 计算书部分

(1)板

梁格布置,截面高度确定,计算简图确定,荷载计算,内力计算,配筋计算,选用实际钢筋尺寸,建议采用塑性理论计算。

(2)次梁

截面尺寸确定,计算简图确定,荷载计算,内力计算,配筋计算(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计算),钢筋布置(可采用典型钢筋布置),建议采用塑性理论计算。

(3)主梁

截面尺寸确定,计算简图确定,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考虑活载的最不利布置),配筋计算(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吊筋计算)和钢筋选择。

2. 图纸部分(2#图纸)

(1)整个楼盖范围内的平面图(按比例绘制,要求有轴线,两道尺寸,构件的编号,材料图例线,板、梁的剖面图)。

(2)板结构配筋平面图(按比例绘制,要求有钢筋的尺寸、位置以及分布筋的截面尺寸、位置等,可选1/2平面或1/4平面绘制)。

(3)次梁以及主梁的结构立面图、断面图。

3. 基本设计资料

(1)题号

题号见下表,表中有16道题目,学生可选择不同的题目。 活载标准值(KN/㎡) 题号 6 6.5 L1×L2(m×m) 12×18 18×30 22.5×42 30×42 7 7.5 1 5 9 13 2 6 10 14 3 7 11 15 4 8 12 16 (2)材料选用

建议采用C25混凝土,板中全部钢筋、梁的箍筋建议选用HPB235,其他选用HRB400或HRB335。 (3)楼盖构造

楼面面层用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梁、板底混合砂浆抹灰15mm厚,喷大白浆一道。 (4)承重结构为外墙内柱,外墙厚370mm,外墙轴线距离外边缘120mm,柱的截面尺寸为350㎜×350㎜,板搁置在墙上的长度为120㎜,次梁搁置在墙上的长度为250㎜,主梁搁置在墙上的长度为370mm。

4. 资料汇总要求

计算书统一用16开或A4规格装订成册,要求字迹清楚、计算结果准确、图文并茂。图纸用A2绘制,可用CAD绘图并打印在硫酸纸或绘图纸上;若采用手画,则要求描图。图纸要求表现全面、正确,图面布置合理、整洁、美观大方,有必要的编号和说明。

- 1 -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1.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0m,次梁的跨度为6.0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12000l??55mm,hmin?70mm,取板厚h?80mm。 404011113.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h?()l?()?6000?333500mm,取1812181211)?450?150225mm,取b?200mm。 h?450mm,则b?(322. 按高跨比条件,h?即次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mm?450mm。 4.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11411)l?(8141)?6000?429750mm,8h?650mm,则b?(1311)h?(231)?650?217325mm,取b?250mm。 2即主梁的截面尺寸为b?h?250mm?650mm。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取1m宽板带计算。 1. 荷载设计值 恒载设计值:

- 2 -

板自重 (1.2?0.08?1?25)?KN/m?2.4kN/m 80mm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0kN/m 15mm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0.255kN/m 恒载: gk?2.905kN/m

活载: qk?7?1?7kN/m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m,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g?q=1.2gk?1.3qk ?12.586kN/m ,取g?q?12.6kN/m

2、板的计算简图: 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次梁120200200 次梁截面为200mm?45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 1l01?ln?h?2200?100?120?80?2020?1.025ln?2030mm,

22取l01?2020mm (a?120mm) 中跨: l02?ln?2200?200?2000mm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图: B202022000C32000C2000B2020 3、内力计算及配筋: - 3 -

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 表1.0

截 面 位 置 端支支承情况 座 A 梁板搁支在墙上 板 与梁整浇连梁 接 0 -1/16 1/14 -1/24 -1/11 梁与柱整浇连接 -1/16 1/14 三跨以上连续:1/16 -1/14 1/16 座 1 1/11 两跨连续:-1/10 B 边跨支离端第二支座 中 2 座 C 中 3 离端第二跨中间支中间跨2则由M??(g?q)l0可计算出M1、MB、M2、Mc,计算结果如下表:

截面位置 α 1 1/11 B -1/11 2 1/16 C -1/14 M??(g?q)l02 111?12.6?2.022 ?111?12.6?2.02 116?12.6?2.02 ?1/14?12.6?2.02 (kN/m) ?4.67 ??4.67 ?3.15 ??3.6 ?1?1.0 由题知:b?1000mm,设as?20mm,则h0?h?as?80?20?60mm,fc?9.6N/mm2,fy?210N/mm2

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

截面 M(kN?m) 1 B 2 C M1 4.67 MB -4.67 M2 3.15 Mc -3.60 M??(g?q)l02 ?s?M 2?1fcbh00.135 0.135 0.0911 0.1042 ??1?1?2?s 0.146 (??b?0.614) 0.146 0.0957 0.1103 As?M/?sfyh0(mm2) 400 400 262 302 - 4 -

轴线 ①~② ⑤~⑥ 计算配筋 实际配筋 (mm) 计算配筋 2400 400 262 302 6/8@130 8@130 8@130 6/8@130 As?387 400 As?387 400 As?302 210 As?302 242 6/8@160 轴线 实际配筋 ②~⑤ (mm) 2 8/10@160 8/10@160 6/8@160 As?403 As?403 As?246 As?246 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M2、M3)和中间支座(Mc)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4、确定各种构造钢筋: ⑴分布筋选用Ф6@200。

⑵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Ф6@200。

⑶板角构造钢筋和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选用Ф6@200。

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次梁的支承情况: 次梁主梁120250250 2、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恒载: 3.486?2.2?7.669kN/m 次梁自重: 0.2?0.45?0.08??25?1.2?2.22kN/m 次梁粉刷重 0.015??0.45?0.08??2?17?1.2?0.226kN/m 恒载: g?10.115kN/m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