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精品课程《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下载本文

6. 活化石:从远古到现在一直存活的生物如银杏、珊瑚等

7. 假化石:岩层表面铁、锰质风化痕迹,形状酷像动植物形体. 区别: 它只见于表面,无内部构造.

8. 地层切割律: 被切割、穿插、包裹的老.(见图)

第二节 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返回

1 同位素年龄(绝对年龄):地质体形成的距今时间. 2 用于测定地质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 具适宜的半衰期: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钍 Th、碘 I, 半衰期 6.7年, 太短, 不能用于测定; 碳 C14稍长,半衰期5692年,用于测考古材料;

锝Te136,半衰期1.431021,太长,可探索太阳系元素成因 ② 要有足够的含量;现代技术可将该元素从岩石中分离并测定出来. ③ 子体同位素易于富集并能保存下来.

3 常用地质测年方法: K-Ar,Rb-Sr,U-Pb,Sm-Nd,39Ar/40Ar 4 存在问题:测量误差问题、子体同位素的丢失问题.

5 发展趋势:古地磁测年、裂变径迹测年 fission track、热释光测年(目前只能测100万年以内).

第三节 地质年代表 Geology Time Scale

返回

1 地质年代表是地质历史的系统编年: 五代十三纪 新生代 Cz: E,N,Q (古-始-渐,中-上,更-全) 中生代 Mz: T、J、K

古生代 Pz: ∈,O、S;D、C、P 元古代 Pt-Z: Proterozoic-Sinian 太古代 Ar:(Pre∈,PreZ)

2 地质年代单位(国际通用):宙-代-纪-世(阶)(时间概念) 宇-界-系-统 (地层概念)

31

3 岩石地层单位(地方性地层单位):期 (时间概念) 群-组-段(地层概念) 4 地质年代单位的起源及含义(略)

记牢五代十三纪;记牢地质年代与岩石地层单位区别! 记牢新生代7个世的名称! 国际地层年龄

Q(0.01→1.65)→N(1.65→5.3→23.5)→E(23.5→34→53→65)→K(65→

96→135)→J(135→154→180→205)→T(205→230→240→245)→P(245→258→295)→C(295→325→360)→D(360→375→385→410)→S(410→ 415→425→430→435)→O(435→445→455→470→485→500) →∈(500→510→520→540)→NeoPt (540→650→850→1000) →MesoPt (1000→1200→1400→1600)→PaleoPt(1600→1800→2050→2300→2500)→Archeen (单位:Ma.Gilles-Sergehe Odin and Chantal Odin ,1996) ) 本章图像32个

1. 滇东澄江动物群化石分布点

2. 原始节肢(裂肢)动物:抚仙湖虫,下寒武统 3. 假纳罗虫盲管 4. 莱得利基虫 5. 恐龙化石

6. 始祖鸟德国始祖鸟中华神州鸟 季强等, 2002,地质通报,21(7) 9. 中华吉祥鸟 季强等, 2002,南京大学学报,38(6) 10 鸟类演化谱

11. 原始生命树枝状生命演化体系螺旋式生命演化体系古动物复原三叶虫三叶虫(蝙蝠虫)灰岩王冠虫菊石(波兰)菊石2m直径,德国 12. 三叠纪菊石,法意边境阿尔卑斯山 13. 胡氏贵州龙晚古生代鱼 14. 中华狼鳍鱼颠石燕

15. 鹗头贝单体贵州珊瑚群体笛管珊瑚栉羊齿新疆法门期放射虫 16. 螺化石表格 17. 生物演化简表

18. 国际地层年代表(2000年)表格

32

第七章 地震(Earthquake)及地球内部构造

返回

地震,是危及人类生存的一大地质灾害!预警:我国近期的两次大地震

1.1976.7.28,3:48’54’’a.m., 唐山,震级7.8,烈度11,整个城市毁于一旦,死亡数十万人.政府极大重视,成千上万孤儿得以生存,城市得以快速恢复. 历史照片:火车站与房屋倒塌,桥梁毁坏,地面水平位移、错开与张裂,工厂烟囱左行扭动,地面下陷、喷沙.

2.1999.9.21,1:47a.m.,台湾中部,震级7.6。近S-N向的车龙铺断裂活动,南投-埔里房屋倒塌,桥梁毁坏,街面波浪起伏,死亡数千人。山林火灾,青山变秃山,日月潭变脏潭.美Princeton大学John Suppe院士认为系断裂推复成因. 夏门地震学家98.10早已预测到该次地震,但当时李登辉的”两国论”妨碍了两岸的学术交流,错失防震良机.

3. 99.10.22,10:18a.m.,台湾嘉义-南投,震级6.4,房屋庙宇倒塌,火灾频繁,261人受伤.震前异象不断:毛毛虫、老鼠乱窜,鱼浮水面(嘉义,宜兰),古井水变混浊(嘉义民雄乡),清溪水冒硫磺味,冒泥浆气泡(嘉义水上乡),干稻田喷黑砂水(台南后壁乡).台人迷信,愚不可及,震停便集众拜佛,不顾生危,负伤乃至住院,仍口中喃喃念佛. 我们的任务

1.预测预报地震;2.为城建、桥梁、铁路、水库工程等建设把关。多大安全系数?能抗多大地震?库水会不会引发地震? 3.了解地球的结构构造(人工地震、COCOP、核爆)

第一节 地震学 Seismology基本概念

返回

一. 定义: 地震是地壳的快速颤动,由地球内部的不平衡运动(内动力地质作用)所产生,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灾害地质现象; 二. 10项名词解释

1.震源(B):引发地震、释放深部能量的源区 2.震中(E):震源(B)在地表的垂直投影 3.震源深度(h):震源到震中的距离(BE) 4.震中距(Δ):地震台到震中的水平距离(ES) 5.震源距(d):震源到地震台的距离(BS) 6.等震线:地表裂度相等的点的连线

7.地震烈度(intensity):Mercall(意)根据建筑物破坏程度将其分成12个等级,即12

33

度地震烈度.我国采用了这一分类法,并根据我国情况建立了12度地震烈度表(P79). 8.震级(magnitude):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级别. 由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所决定,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里氏震级: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Richer C F以智利8.9级地震释放的能量为依据,依次确定出震级与能量的关系(P78表7-3).

9.震级确定:一般取距震中100公里处标准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最大震幅的对数值确定之.震幅单位为μm.如最大震幅为10mm = 10000μm,其对数值为4,震级即4.

●零级地震的能量:6.331011尔格. 3.5级以上为有感地震.有感无感,取决于物体离震源和震中的距离、二者之间的物质影响地震波传递的程度大小.

● 一般来讲震级大烈度也大,但无绝对的对应关系.如摩洛哥阿加迪市1960.2.29发生的地震仅5.8级,但震源浅,破坏力大,烈度达到9-10,造成Saada四层以上旅馆全部倒塌。反之,烈度小≠震级小.如日本海沟深源地震,地表烈度就小.10.震源波:以弹性振动的方式从震源发出并传播的弹性波.

刚性岩块一旦破裂就会引起弹性振动,产生地震.

地壳的慢速运动表现为固体潮特点;地震发生多有个能量积累的前奏. 三. 地震的类型1 按震源深度分三种:

浅源(0-70km), 中源(70-300km), 深源(300-700km) 2 按成因分三种:构造、火山、陷落地震

●构造地震:由构造运动产生的地震.规摸大,浅源,破坏性强

弹性回跳说:岩石受力弯曲→产生断裂→岩层回弹-地震→弯曲消失. 中、深源:与板块活动有关,区域或全球规模,对地表破坏性并不强. ●火山地震:与火山活动有关;局部规模. ●陷落地震:与溶洞崩塌有关;局部规模.

第二节 地震波与地震仪

返回

一. 地震波:由地震产生的弹性波.

按传播方式分二类三种.1.体波(body wave):地震时从震源发出并能在地球内部各方向传播的弹性波.它包括地震纵波和横波.

1.1 纵波(P波): 为推进波(push wave),如弹簧,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在固、液、气体中均可传播;它通过介质体积的变化而传播,速度快,最先到达震中,引起地面最先发生上下振动.但破坏性较弱.

34

1.2 横波(S波): 为剪切波(shear wave),如抖绳,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它通过介质形态的变化而传播,速度较慢,晚于纵波到达震中,引起地面前后左右振动.破坏性较强.

2.面波(L波):S波和P波在地表相遇激发产生的一种弹性波.仅沿地表面或弹性分界面传播,不能传入地下.特点是:波长大、振幅大、传播慢、破坏性最大. 二. 地震仪(seismograph): 记录地震波的仪器

1.东汉张衡(公元132年)发明侯风地动仪(P77).青铜,直径八尺,形如酒坛.中心设中轴,四周为8条杠杆机制的龙,龙口各含一铜球,下有一蛤蟆张口承接.受某方地震波冲击,立杆失去平衡,侧向震波方向,使此方龙口张开,铜球落入蛤蟆口中,便知此方发生了地震. 特点: 只能验震,不能记录2.地震仪:依据摆的原理设计. 仪器分二部分:拾震器(接受振动)、记录器(记录震动). 附件有:放大器,时钟,报警器 特点: 既能验震,又能记录

三.地震谱: 地震仪记录下来的起伏震动的曲线. 曲线上S-P为时差(纵、横波到达地震台的时间差).

1 利用S-P时距曲线,可求出震中和震中距Δ(P77,图7-5) 如有三个台站,则可利用测得的三个震中距(XA、XB、XC), 用交会法可求得震中:以XA、XB、XC为半径作圆,可得交点. 2 利用走时表,也可求震中.

每个S-P时间均对应有一个Δ;三点求震中方法同上. 3 根据出射角求震源深度.

4 震级公式:M=0.58I0+1.5(I0为震中烈度)

第三节 地震的分布

返回

一. 世界地震的分布

1.环太平洋带:集中了世界上80%浅源、90%中源、100%深源地震 新西兰-印尼-台湾-日本-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美国西海 岸-墨西哥-安第斯山-马尔维拉斯群岛-南乔治亚岛 2.地中海-印尼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尼 ●集中了世界上15%的地震,主要是浅源、中源地震 3.洋脊地震带:位于全球洋脊的轴部,全为浅源小地震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