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高考生物备考冲刺之易错点点睛系列 专题18 植物的水分代谢 精品 下载本文

2018年高考生物备考冲刺之易错点点睛系列 专题18 植物的

水分代谢

【高考预测】 1.水分吸收的原理 2.渗透作用的证明

3.植物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4.数据,图表等抽象题型的信息转换 5.水分代谢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蒸腾作用的相关实验证明 【易错点点睛】

易错点1 水分吸收的原理

1.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如下图表示透折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错误答案】 C

【错解分析】 没有认真审题,习惯性地将透析袋体积与时间的关系选为答案,而没有进一步推理并按要求选择其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原理和识图能力。透折袋内盛的是蔗糖溶液,与烧杯中的蒸馏水之间存在一定的浓度差,则水从烧杯向透折袋内渗透的比水从透析袋向烧杯内渗透的多,使蔗糖溶液的浓度越来越小。

【正确解答】 B

2.如右图所示,将3条长度、体积都相同的新鲜马铃薯条,分别放在甲、乙、丙3个试管内,过1.5h后,取出马 铃薯条观察其变化,并回答:

(1)各试管中的马铃薯条体积有何变化?并解释原因:甲管中的薯条体积_________________,因为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蔗糖液浓度,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______________。

乙管中的薯条体积________________,因为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外界清水,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丙管中的薯条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细胞液内水分与外界空气不发生渗透作用,而在密封的试管中的薯条与空气中的水分虽发生扩散作用,但对薯条体积变化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

(2)丙试管中的马铃薯条在本实验中起____________作用。 (3)上述实验说明了_______。 【错误答案】略

【错解分析】 不能正确利用渗透原理解题而错答。 成熟的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当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时,水分就会通过原生质层向浓度高的一侧渗透,造成细胞吸水或失水。甲试管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将失水,使马铃薯条变短;乙试管中,由于蒸馏水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造成细胞吸水,使马铃薯条变长;丙试管中的马铃薯条的长度则基本保持不变,因为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这块马铃薯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正确解答】 (1)缩小 小于 失水 膨胀 大于吸水 不变 不明显 (2)对照 (3)当外界溶液的农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

【特别提醒】 (1)理解渗透吸水的原理

重点要掌握发生渗透的前提条件,即有两种溶液体系M1、M2,中间有半透膜隔开(构成渗透系统),就能发生渗透作用。当溶液浓度M1?M2时,水分就通过半透膜由M2流向M1,当溶液浓度M2?M1时,水流方向相反:当M1?M2时,则为动态平衡。成熟植物细胞连同外界溶液正好符合两种溶液体系(细胞液和土壤溶液)和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故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但不管是吸水还是失水,水分总是由相对含量多的地方通过半透膜流向相对含量低的地方,即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

(2)注意比较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异同

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肠衣等)。能否通过半透膜往往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选择透过性膜是指细胞膜等生物膜,由于膜上具有载体等结构,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当细胞死亡时,细胞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变为全透性。因此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是两类概念不同的膜。

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都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它们的不同点是:只要分子比半透膜的孔径小,就能通过半透膜;而对选择透过性膜来说,即便是小分子,只要不是细胞所要选择吸收的,也不能通过。

(3)注意比较吸胀吸水与渗透吸水

植物细胞形成液泡以后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这两种吸收方式及变化是专题之一,如小麦根尖四部分结构:根冠(具液泡)、分生区(液泡尚未形成),伸长区(液泡由小变大由多变少),成熟区(具液泡、具根毛、吸收面积大),其主要吸水方式依次为:渗透吸水、吸胀吸水、以吸胀为主→以渗透为主、渗透吸水,应当注意:具有液泡的细胞主要靠渗透吸水,其次靠吸胀吸水。

【变式探究】

1、以下哪种情况会发生渗透作用

①干种子萌发时的吸水 ②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中变得硬挺 ③根毛细胞吸水 ④水由气孔进入外界环境 ⑤插在花瓶中的玫瑰花枝由瓶中吸水 ⑥洋葱表皮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⑦兔的血液红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皱缩 A.①②③⑤⑦ B.②③⑤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②③⑥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