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者》与《北平无战事》之比较——《伪装者》观后感 下载本文

《伪装者》与《北平无战事》之比较——《伪装者》观

后感

《伪装者》与《北平无战事》之比较——《伪装者》观后感

很多人问我,当初看《北平无战事》(以下简称《北》)时几乎一天一篇剧评,颇有思如泉涌之势。怎么看《伪装者》(以下简称《伪》)却很多天也写不出一篇,偶有文字也只是为该剧打打擦边球。开始时,我的回答还是再等等,但是,等来等去,还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平心而论,《伪》与《北》并不在一个档次上,如果给《北》剧打95分,给《伪》剧我只能打85分。这其中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1.《伪》的正剧范太差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太需要一些具有正剧范的影视作品来以正广大民众的视听。前些日子看到有权威公众号推荐一些经典影片,据说看了这些电影就能让人们记住二战、了解二战。可惜的是,名单中竟然没有一部中国的作品。以二战时中国战场之大,以这些年我们生产的抗战作品之多,居然没有一部史诗性的巨作,没有一部让外国人看后能多多少少了解中国当年战况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国人,尤其是影视行业的悲哀。

《北》剧当时之所以吸引我,首当其冲的就是其浓浓的正剧范。毋庸讳言,这是一部力图真实再现历史的作品,是一部用我非常欣赏的方式来“真实”再现历史的作品。我们都知道,完全真实的历史是不可能用影视作品来呈现的。但是,如果一部作品能够在尊重史实的大前提下,尽可能符

合每一个历史人物应有的言行,斯足矣。这里的符合不是指每个历史人物都不能改名换姓,亦不是指每个历史事件都不能改变细节。这里的符合指的是一个历史人物即便改名换姓,他的言行仍然非常符合这个人物该有价值观。这里的符合是指一个历史事件,即便时间、地点或人物,都有或多或少地调整,但事件本身没有背离它在历史上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很显然,《北平无战事》做到了我所期待的这种符合。所以,这部戏让人看得很过瘾。

但是,《伪》剧没有做到我所期待的这种符合。剧中很多情节的设计,虽应了“无巧不成书”的定律,但却无疑失于“真实”。我不理解当年国共在上海的谍报人员为什么就是这么几个、我不明白日本人和76号为什么会如此被明家玩弄于鼓掌、我强烈的怀疑明楼是否真的有原型、我不敢相信国共两党联合解救战俘时会犯感情用事的低级错误。这样的剧情只会让人觉得它是在戏说,而无法让人们去正视历史,更不会唤起人们内心最该有的那种“不忘国耻”的国家情怀。

一个上海滩,让我们拍出了多少抗战戏、谍战戏?但是,当年上海的敌后斗争到底是怎样的,试问有几个观众能说得清?这也难怪,因为事实上,编剧也说不清,或说也没想说得清。很多时候,让剧情更好看,已经绑架了太多编剧的意志,以至于他们无暇去想真正的历史是怎样的。也许,这已经不是某个编剧的悲哀,而是编剧群体的悲哀。

2.《伪》的文化味太淡

事实上,刚刚开始看《伪》的时候,当听到明楼说出“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听到于曼丽说出“人生实难,死如之何”时,我想当然地认为这将又

是一部文化味很浓的作品。但是,之后的剧情中,却似乎再未听到这样的句子。记得当初看《北》时,很多人都捉急地忙着补课。但是,看《伪》就相对轻松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伪》的收视率要高于《北》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伪》的受众要广一些。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东西文化交汇、新旧思想碰撞的时代,是一个离我们今天最近且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时代。只是,用影视作品把这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呈现出来,对于任何编剧、导演和演员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量。毋庸讳言,《北平无战事》是这些年我看到的最好地呈现了民国末年文化特点的作品。

我一直认为,影视作品可以是虚构的,但是如果作品的时代和地点已经确认,那么剧中就一定要有实实在在地能反映这个时代和地点的内容。这些内容所表达的,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上的真实。这种真实,应该是一种如水般随处流淌的精神,随时流出,流进每一个观者的心里。这种真实,会让你在不刻意察觉时,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你,让你心甘情愿在这段日子走进剧中的设定的时空。

《北》之所以好看,就是因其非常好地呈现了这种真实。很多人看完《北》都喜欢上了《花好月圆》、喜欢上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更有很多人喜欢上了繁体字。这就是一种文化的力量。但是,《伪》剧还没有让我感受到这种力量。看《北》时,我曾经说过,《北》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适用于所有文艺作品的颠扑不灭的真理,即文化是一部文艺作品的生命力所在,是征服观众的决定性力量。否则,再好的演员,再跌宕起伏的剧情,也很难去触动人的内心深处,更遑论长时间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