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下载本文

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童年期的知识学习和素质发展对于他未来生存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的关注和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人们将本应日后接受的学业过早地转嫁到幼儿时期。读、写、算之类的小学化课程及其技能训练,挤占了幼儿的游戏活动,这样势必压抑孩子快乐的成长。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严重地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早期教育的基本规律,也势必影响到学前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论文将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试图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学前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并为学前教育的方向起到指导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757年,英国著名教育学家卢梭发表了《爱弥儿》。这本书里介绍了卢梭自然教育的思想,认为人的教育应该顺应自然。而且书中引用了亚里士多德与昆体良关于儿童超前教育的言论。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深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杜威五大演讲》中写到,传统教育不去研究儿童在成长中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是拿成人所积累的知识,也就是和成长迫切需要不一定相干的东西强加给儿童。

瑞典教育家皮亚杰在他的著作《儿童智力的起源》中写到,人为的推动儿童超越其自然的水平,无异于训练动物在马戏团中表演杂技,这种做法对儿童的正常发展并无益处,反而导致长期发展中的阻滞。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发生认识论》中,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五个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中关于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提出了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三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与个性发展三者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但他们又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共同组成了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的整体。

2.国内研究现状

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讨论集》里批判旧学校“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同时,创造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核心的生活教育。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刘晓东在他的著作《幼儿教育新论》和《解放儿童》中都提到了超前教育的问题。他认为儿童的心理

发展存在阶段性。他认为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折射了中国文化的深层心理;带着爱意,我们用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处理对最年幼的孩子的教育。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是文化中的一部分,他涵盖于文化概念,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教育又是面向全部文化的,教育通过培养年幼一代而复制了全部文化。

戴自俺在《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中提出了张雪门的幼儿教育观点。张雪门先生认为,对学前儿童来说,“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主张学前儿童的课程应不同于以“教材”(即学科课程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为中心活动。他认为,课程即经验,经验从直接生活中来,学前儿童课程取自于生活,是儿童行为、活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中国学前教育存在的误区很多。而中外的教育专家早己经意识到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的重视程度并不够。从目前意识到这些问题来看,我们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很少,无论是从横向或者纵向的研究不多,幼小衔接应该怎样进行,现在的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身心有怎样的影响,儿童应该怎样度过他们的童年,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影响 (一)不利于幼儿心理发展

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科学家发现,儿童的许多能力是在成长中的某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的,过早地将儿童还不具备该能力的知识强加于孩子,只能引起孩子更多的困惑和恐慌,特别是当他们面对想方设法要求他们完成任务的大人时,他们会为自己完成不了任务而感到害怕,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种不自信带来的后果将影响孩 子一生。

(二)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发展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好多孩子写字“双姿”正确率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其错误率达70%以上,主要原因是孩子手骨骼没有成熟,偏早用笔。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主要是对幼儿过早地进行以数学、文字为主的所谓“学前教育”,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果使幼儿左脑的智力发展比右脑超前,影响了幼儿的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具体表现为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强,而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较弱。这种状况如不及时纠正,将有可能导致幼儿今后左右脑智力的畸型发展。

(三)不利于幼儿的未来学习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知识,学习本应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结果将会适得其反。首先,学前对知识的强化灌输和强制学习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败坏幼儿学习的胃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厌学情绪由此而产生,这样施教对孩子日后的学习没一点儿的好处;其次,由于幼儿园抢学了小学低年级的部分知识,幼儿到了小学上这些课程的时候,容易因为“我己懂”而不专心听课,这些孩子往往有张扬的心理,认为都学过而不用心学习,导致日后学习成绩严重滑坡;第三,由于幼儿园缺乏专科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一定正确和准确,幼儿到了小学便会先人为主,很难纠正,反而误人子弟。 (四)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人的思维发育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而孩子们在幼儿园里靠死记硬背获得知识,使其思维发育出现逆转,使孩子丧失了培育形象思维的关键阶段。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一)要求遵规守纪

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不得没礼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做小动作,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课的准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要求用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尚且有失偏颇,用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就更显荒唐。 (二)要求以学为主,刻苦学习

不少幼儿园违背素质教育原则,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听课,像小学生那样学知识,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办园方向和办园目标严重脱离幼儿实际。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十遍甚至一页,还有计算、英语、常识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幼儿园以学知识为主,本已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则更是危害不浅。主要表现如下:

1.教育教学要求小学化

现在一些幼儿园要求幼儿学习拼音、书写汉字、做算术题,还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而且作业量还不少。按照要求幼儿园是不应该留作业的,可是大部分幼儿园都留了一定量的作业,幼儿上学放学都要背着书包,学习的要求过早的下放到幼儿阶段,使幼儿过早的感到负担。

2. 课程设置小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