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九下2唐雎不辱使命测试 下载本文

唐雎不辱使命

九年级(下)

2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

素 养提升

(1)领会史家文字和小说笔法。本文叙事,把人物放在充满矛盾、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中来刻画,情节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人物个性鲜明。

(2)理解对白的特点,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出人物个性。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外交使臣,面对强悍的秦王,他英勇无畏,应对自如。当秦王以“逆寡人”“轻寡人”相责难时,唐雎立即加以否定。他先重申安陵君的立场,再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一语,表明守土的坚定信念,同时激怒秦王,先发制人。当秦王问他有没有听说过“天子之怒”时,他却以“臣未尝闻也”轻轻带过,故作不知,显示出极大的蔑视和自信。他非但没有被秦王吓倒,反而针锋相对,提出“布衣之怒”压制对方。经过一番慷慨陈辞, 以古证今,并且“挺剑而起”,最终让秦王屈服,表现出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士人品质。

(3)了解对比与映衬、渲染与烘托的艺术手法。如围绕易地问题,就有秦王的欲求与安陵君的坚守,有秦王的无理狡辩与唐雎的据理抗争;在意志较量方面,则有“天子之怒”与“布衣之怒”的对垒。秦王所说的“天子之怒”,唐雎的“未尝闻”;唐雎所说的“布衣之怒”,秦王归之于“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一个拒绝回答,非常傲慢;一个丑化描述,极为轻蔑。这样,人物形象对比鲜明,相互衬托,将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出来。作者为了追求夸张、强化的效果,多借助人物语言渲染气势、烘托气氛,增强故事的“现场感”。如秦王说“灭韩亡魏”,目的是从气势上压倒对手;唐雎罗列刺客的壮举,也表明了血拼到底的气概。秦王先说“灭韩亡魏”,气势夺人;后说“韩、魏灭亡”,辞格已卑。这些生动的描写,极力地凸显了人物性格。

故 事 复 述

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易安陵”的要求遭拒。唐雎出使秦国,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取得胜利。最后秦王只好屈服。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仓鹰击于殿上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 2.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天下缟素..

原意为:白色丧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 (2)形容词作动词 请广.

于君 原意为:(面积,范围)宽阔,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 3. 一词多义

(1)使: ①秦王使.

人谓安陵君曰F

____________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F ____________ ③得一人之使.(《穿井得一人》) ____________ ④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____________ ⑤必能使.

行阵和睦(《出师表》) ____________ (2)怒: ①天子之怒.F

____________

②怀怒.未发 ____________ ③怒.

而飞(《北冥有鱼》) ____________ 4. 重点实词

(1)唐雎不辱使命 辱:____________ .(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谓:___________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____________ .(4)安陵君其许寡人 许:___________ .(5)大王加惠 加:____________ ..FF

(6)虽然..,受地于先王 (7)秦王不说. (8)且秦灭.韩亡魏 (9)故不错意.也 (10)而君逆.寡人者 (11)岂直..五百里哉 (12)秦王怫然..怒 (13)臣未尝.闻也 (14)伏尸..百万 (15)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16)亦免冠徒跣.. (17)以头抢.地尔 (18)非士.之怒也 (19)怀怒未发.,休祲..

降于天 惠:____________ 虽然F:_________ 说F

:___________ 灭F:___________ 意:____________ 逆F:__________ 岂直:__________ 直:____________ 怫然:__________ 尝F:___________ 伏尸:__________ 伏:____________ 闻F:___________ 布衣:__________ 徒:____________ 跣:___________ 抢:____________ 士:____________ 发: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