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简案模版及教学设计范例说课材料 下载本文

柯城初中数学组备课简案模板(试行稿)

教学目标:

这一部分主要写本课教学内容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知识内容、技能和方法等)、数学思考目标(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等)、问题解决目标(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等)、情感态度目标(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数学的特点,养成学习习惯等),可以参考教参和新课标。

注意:书写目标时应将三维目标融合在一起书写,浙教版教材的教学目标多是知识技能类的,备课时请予以完善。 重点:

这一部分主要写本课知识技能方面的重点,可以参考教参。 注意:教学的重点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所以教参是主要依据。 难点:

这一部分主要写较难达成的知识技能和数学思考的内容,可以参考教参和本班学生学情。

注意:教学的难点由内容和学情共同决定,所以不应一味照搬教参难点。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

这一部分可以是新课的引例或问题情境,也可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题,还可以是前一课的复习等内容。

注意:不同基础的班可以有区别,基础弱的班问题情境可以简单些、直接些,基础好的班可以融入更多的数学实际应用性问题。 二、课本导学

采用“阅读+思考 问题+归纳”的形式进行。每个例题的学习分为:阅读、思考、练

习、归纳四个部分进行。

这一部分主要是新课知识内容的自主阅读和学习,每一节课都要确保留给学生一部分阅读和思考时间,切忌一讲到底。

1.“阅读+思考”环节主要针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尽量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如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提升等。应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基础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比如一段引例、一个定理、一个题的解答等等。

2. 在学生阅读课本的同时,用思考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学会阅读课本、归纳知识。基础弱的班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3.“问题+归纳”环节重在帮助学生理清自主学习中困难的问题,归纳解题步骤、学习的思想方法、积累学习经验等。

注意:教材中的例题的题目可以不抄写,只要标明页码和题号,例题主要重在设计思考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写出学生难理解、易混淆、易出错、易遗漏等注意点。归纳必要的步骤。揭示例题所蕴含的思想方法。

4. “练习”部分,例题和练习的选择以教材的例、习题为主,可以根据难易程度调整呈现顺序,教材中的习题的题目可以不抄写,只要标明页码和题号,配套习题主要写出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情况。

注意:课本上的练习一般要求在课内完成“课内练习”、“做一做”、“作业题A组”三个部分的内容。 三、盘点收获

盘点本课的知识内容、数学思想、问题解决方法等。

注意:基础好的班通常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础弱的班可以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逐渐引导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知识系统化。 四、学习检测

基础好的班级尽量安排简短的3-5分钟当堂检测。检测的习题可以来源于课本作业题等,可以在课堂最后进行。 五、作业布置

注意:根据学情,完成作业本及书本作业。对书本习题的使用,尽量遵循:课内完成A组题,课外及复习过程中完成B、C组习题,确保课本习题的完全使用。 六、课后反思

这一部分主要记录课后感觉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某些教学策略的特别效果、教学重点完成的情况、难点突破的效果、学生课后作业反映的问题等。

详见附件1、2、3: 教学设计案例

附件1 5.1 一元一次方程

柯城教研室 刘芳 2012.06.29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2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3 体验用尝试、检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贯穿整章,因此“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尝试检验法”求解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用尝试、检验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比较复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学习准备】

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1)3?(?2)?1; (2)x?3?1; (3)3x?5; (4)2x?y?4; (5)x?3?1; (6)3x?1?4. 2.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 【课本导学】

思考一 阅读并解答课本第114页“合作学习”的三个问题,思考:

1.列方程就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原价为50元的衣服,按8折销售,售价是多少元?原价若为x元呢? (2)你能举例说明你对“物体在水下,水深每增加10米,物体承受的压力就增加 1个大气压”这句话的理解吗? 下潜水深 增加( )米 增加( )米 … 增加 x 米 承受压力 增加( )个大气压 增加( )个大气压 … 增加( )个大气压 (3)张明投进x个,那么“小杰投进的球的个数”可以怎样表示?“3人一共投进 的球数”怎样表示?

你是怎么理解“三人平均每人投进14个球”这句话的?

思考二 观察你所列的方程,这些方程之间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请思考:

1. 你可以从哪些角度对这些方程进行观察呢?说说你的想法。

2. 具有“合作学习”中所列方程一样特点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你能说说这 个名称中“元”和“次”的含义吗?

[练习] 完成课本第115页课内练习1.

『归纳』 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应抓住哪几个关键特点?

思考三 阅读课本第114页倒数3行至第115页正文结束,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1)如果一个数是方程 有什么关系?

(2)如果一个数是方程350? 应该是多少?

(3) 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3m?2?1?m的解,你会怎么做?

2. 对方程

2x?12?14的解,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边计算得到的值与14 31x?500的解,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边计算得到的值 102x?12?14进行尝试求解时,你认为x必须是整数吗? 3 x可以取21吗?20呢?x可以取10或者比10 还小的值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练习] 完成课本第115页课内练习2.

『归纳』1.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步骤有哪些?

2. 用尝试检验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你觉得关键的步骤有哪些? 【盘点收获】

【学习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是等式 (B)x?1是方程 (C)方程是等式 (D)等式是方程 2.下列式子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5x?1 (B)a?b?8 (C)12?5?7 (D)5x?8?2x?9 33.设某数为x,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求该数的方程:

(1)某数加上1,再乘以2,得6. (2)某数与7的和的2倍等于10. (3)某数的5倍比某数小3.

4.某校初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己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设还需租用x辆,则可列出方程44x+64=328.

请用尝试的方法,将有关的数据填入下表,直到找到问题的解。 租用客车辆数x 3 (1)写出一个方程,使它的解是2. 【作业布置】略 【课后反思】

乘车人数44x+64 用>、=或<填空 132+64=196 < 总人数 328 328 328 328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