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A卷11-12 下载本文

院、系领导 审批并签名

A卷 广州大学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考试卷

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学院 系 专业 题次 分数 评分

一、 填空题(17分)

1、 物理 层要尽可能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不同,使上面的分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而专注于完成本层的协议与服务。(2分)

2、在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实现网络互联的设备是 路由器 ,其工作方式为 分组 交换。(4分)

3、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的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是 吞吐量 。(2分)

4、一个子网的网络地址为202.192.96.0,子网掩码配置为255.255.255.128,则此子网可以容纳的主机数量最多为 126 台。(3分)

5、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的拓扑结构是 星 形,其中集线器工作在 物理 层。(4分) 6、在IPv4版本的IP协议中,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 32 bit 的标识符。(2分)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网络协议中规定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的要素称为 A 。 A、语法 B、语义 C、同步 D、以上都不对 2、我们通常讲的带宽,如100Mb/s,指的是 A 。 A、发送速率 B、传播速率 C、处理速率 D、交换速率 3、Ethernet局域网采用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为 D 。 A.CSMA B.CSMA/CA C.CDMA D.CSMA/CD 4、以下实现以太网协议的设备是 A 。

A、网卡 B、MODEM C、集线器 D、以上都不对

(计算机网络技术 54学时)共8页/第 页

班级 学号 姓名_ 七 八 九 十 总分 评卷人 一 17 二 45 三 12 四 9 五 13 六 5、如果一个CIDR地址块的网络前缀长度是13,即“/13地址块”是由 C 个C类地址组成。

A、8192 B、8 C、2048 D、4096 6、使用了ICMP协议的命令是 B 。

A、arp –a B、ping C、ipconfig D、以上都不对 7、在分组传输过程中一定不会改变的是 C 。

A、源MAC地址 B、目的MAC地址 C、源IP地址 D、以上都不对 8、下列传输媒体带宽最大的是 B 。

A、双绞线 B、光纤 C、同轴电缆 D、不能确定 9、存储转发是 B 的特点。

A、电路交换 B、分组交换 C、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D、以上都不对 10、TCP协议的三次握手过程的作用是 B 。 A、进行差错控制

B、使得每一方能够确知对方的存在 C、进行流量控制

D、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11、提供可靠传输的运输层协议是 B 。 A、UDP B、TCP C、IP D、FTP 12、下面能作为主机IP地址的是 C 。

A、127.11.2.1 B、192.168.1.255 C、129.1.5.4 D、202.96.128.0 13、下列不属于TCP/IP体系结构中网际层的协议是 B 。 A、ARP B、PPP C、IP D、ICMP 14、以下不属于以太网网卡功能的是 C 。 A、提供各种以太网物理层的接口 B、MAC帧的封装与解封 C、实现ARP协议 D、实现CSMA/CD协议

15、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IP地址而不用手工参与的协议是 C 。 A、IP B、FTP C、DHCP D、HTTP 16、DNS协议的作用是 A 。 A、把主机域名地址解释为IP地址 B、把主机MAC地址解释为IP地址 C、把主机IP地址解释为域名地址

(计算机网络技术 54学时)共8页/第 页

D、把主机IP地址解释为MAC地址

17、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下面关于传输媒体双绞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双绞线是导向传输媒体。 B、可用作以太网的传输媒体。

C、双绞线有屏蔽双绞线(STP)与无屏蔽双绞线(UTP)之分。 D、双绞线中的两根铜导线绞合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线缆韧度。

18、在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帧中,常常在帧的尾部(即帧所包含的数据后面)加上的冗余码

称为帧检验序列FCS,其作用是 D 。 A、寻址 B、流量控制

C、提高帧的传输速率 D、检错,保证收到的数据和发送的数据相同

19、下列关于以集线器组建以太网叙述正确的是 A 。 A、实质上为“星型总线网” B、各个工作站可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C、各个工作站到集线器的距离最大为200米 D、以上都不对

20、一般情况下,路由器根据 C 转发IP分组。 A、目的主机的IP地址 B、目的主机的MAC地址 C、目的主机所在网络 D、以上都不对

21、下列关于透明网桥转发表的建立叙述正确的是 C 。 A、通过路由协议建立 B、通过人工配置建立 C、通过网桥自学习建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2、下列用于建立路由表的协议是 B 。 A、IP B、OSPF C、TCP D、HTTP

23、使用以太网交换机扩展局域网,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地理范围扩大了

B、每一个站获得的带宽变小了 C、冲突域不变 D、网络吞吐量增加了

(计算机网络技术 54学时)共8页/第 页

24、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广播的帧的目的MAC地址是(A)

A、FF-FF-FF-FF-FF-FF B、00-00-00-00-00-00 C、255.255.255.255 D、0.0.0.0 25、下面关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层次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分层后把各层的问题都统一为一个问题进行考虑,有利于整体的把握和协调

B、OSI分层结构为五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

C、分层后加大了实现和维护的工作量 D、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26、在TCP/IP的应用层协议所使用的客户-服务器中,可以发起连接的是 A 。 A、客户 B、服务器

C、客户和服务器 D、以上都不对 27、关于端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应用层的各种进程都是通过相应的端口与运输实体进行交互;

B、端口的作用是让应用层的各种应用进程都能将其数据通过端口向下交付给运输层,以及让运输层知道应当将其报文段中数据向上通过端口交付给应用层相应的进程; C、 一个TCP连接由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及源端口、目的端口决定; D、HTTP应用程序的熟知端口是21。

28、在以太网中,下列不使用CSMA/CD协议的设备是 D 。。 A、网桥 B、以太网交换机 C、网卡 D、集线器

29、下列属于B类IP地址的是 D 。

A、192.168.1.1 B、202.96.222.13 C、126.54.1.2 D、172.6.5.45

30、下列具有“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的慢”的特点的路由选择协议是 C 。 A、IP B、OSPF C、RIP D、BGP-4

三、(12分)主机1、主机2和主机3以下图方式连接在网络上,各主机及路由器接口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已标在图上(如主机1的接口硬件地址为HA1、IP地址为IP1)。假设各主机的ARP高速缓存中都是空的,以后进行了以下通信过程,试回答以下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 54学时)共8页/第 页

主机1 IP1 IP3 HA1 HA3 路由器1 IP4 IP5 HA5 路由器2 IP6 HA6 局域网 主机3 IP7 HA7 HA4 HA2 局域网 局域网 IP2 主机2 (1) 主机1向主机2发送数据,其中发生的ARP过程在主机1的接口和哪个接口

之间进行?此ARP过程进行完毕后主机H1中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内容有何变化?(6分)

(2) 主机1向主机3发送数据,其中发生的ARP过程在主机1的接口和哪个接口

之间进行?此ARP过程进行完毕后主机H1中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内容有何变化?(6分)

(计算机网络技术 54学时)共8页/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