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2014年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网络知识竞赛题库(超全) 下载本文

心理健康网络知识竞赛题库

2014 判断题

1、A型人格的最关键特征是敌意。(√) 2、艾瑞克?伯恩是沟通分析理论的创立者(√)

3、爱心、耐心和方法正确是对学习障碍学生进行治疗的最佳办法。(×) 4、班华教授在《德育论》中描述到:“通常所说的兴趣教育、思维训练、能力培训、创造教育、意志锻炼、性格教育、情感培养、生活技能训练、社会适应性等均属于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组成部分”。(×)

5、班级活动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的途径,它们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

6、班级活动就是学科教学能起到替代班级活动的作用。(×)错误答案错误 7、班级活动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两个重要途径,相辅相成,相互独立。(√) 8、班级价值观,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品牌(√)

9、班级是小学生进入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对于小学生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 10、班级团队建设是运用心理学视角技术促进班级发展,在小学班级这个微型的社会组织内促进小学班级团队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班级团队形成的阶段并非线性和清楚明确的,不能机械地按年级按阶段。(√) 12、班级文化建设有一个启动、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具有短期性。(×) 13、班级文化是指以儿童为主体的班级成员共有的目标的复合体。(×) 14、班级属于学生和老师。班级既是一个群体,又是一个社会组织,所以班级团队建设需要兼顾到这两个方面的特性(√)

15、班主任是班级的促进者、陪伴者、带领者,更是组织者。(√)

16、蔡志忠说自己是个相当放纵的人,他的观点是“放纵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我的原则。”(√)

17、惩罚在不能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往往不能起到正面的教育效果。(√) 18、冲动是指受到突然的刺激,自然产生的缺乏理智而带有盲目性的行为,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正常行为并不是一种行为缺陷。(×)

19、处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时,可以通过提问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来提高其注意力。(√)

20、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不会产生向往性爱、追求事业等之类的成人需求等。(×) 21、从毕生发展观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儿童、成人、老人三个阶段。(√) 22、从德育和心理健康的目标、内容、方法看,两者存在着诸多共同的因素,所以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互相取代。(×) 23、挫折只会对人造成消极方面的影响。(×)

24、大多数儿童处于存在理论和增量理论之间的连续体上,并且,他们可能在数学上持增量理论,而在艺术方面持存在理论。(√)

25、大脑并不是对事物进行被动地记录,它积极地储存和唤起记忆。(√) 26、大脑的左右半球应分别教育以使其的效用最大化。(×)

27、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上(√) 28、单向的谈话也是一种沟通。(×)

29、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现有的平衡或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个体就会感受到压力。(√)

30、当认知和情感不一致时,一般是认知将决定人的行为。(×) 31、当事人做完心理测评后,应告知其原始测验分数。(×) 32、当我们的处境很艰难的时候,我们就活在求生存的能量中。(√) 33、当我们感到有压力或紧张时,我们就不太可能以健康的行为行事。(√) 34、到大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识记已高度发展了,机械识记几乎不存在了。(×) 35、调查显示,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和社会支持的缺乏有直接关系。(√)错误答案错误

36、定型倾向的意思是用容易辨别的特征把某人归类,再把属于这类成员的典型特征归属到他身上,并以此来评价和判断他。(√)

37、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

38、动机水平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39、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不能等同于对情绪的抑制或压抑。(√)

40、对于存在自卑心理的中学生可建立人际训练团体进行团体辅导。(×) 41、对于教师来说,小环境比大环境更重要,所以,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好不好,校长起着关键性作用。(√)

42、对于压力情境,人们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及行为反应。(√) 43、对于要发生的不愉快或令人厌恶的事件,即使我们无法控制它,如果我们能够预测或事先知道,就有一个心理准备,这通常会减少压力的严重程度。(√) 44、对职业成就的影响,兴趣的作用更大于性格和能力因素,这说法对吗?(√) 45、对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还太早,完全没有必要。(×) 46、对自我的不良认知表现有自信和自负等情况。(×)

47、儿童在挫折时,愤怒攻击;成人攻击为语言层面,非身体层面。(√) 48、儿童在经历挫折时,会产生愤怒并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成人的攻击性更多表现为身体攻击,而非言语攻击。(×)

49、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更要把握学生的过去,很好地预测学生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50、放松训练是一种应对压力、训练人们深度放松肌肉、集中于其思想的技术。(√)

51、符合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原则的辅导干预,在方法和技术上一定不会出现问题。(×)

52、辅导员对封闭式提问要适当,在必要的时候才用。(√)

53、个案辅导不是一般的助人行为,而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从心理上为来访学生提供帮助的活动。(√) 54、个案辅导就是一种社交谈话。(×)

55、个案辅导是指学校老师与来访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般的助人行为。(×)

56、个体心理咨询工作的三大要素为:尊重、热情、真诚。(×)

57、给学生按学习成绩排名,是一种“以结果论英雄”的模式,而比结果对学生来说必然伤自尊。(√)

58、根据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扮演多种生涯角色。(√) 59、根据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探索期(14-24岁)时,多数人在此时已经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决定在此领域建立稳固的地位。(×)

60、根据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一个人的人生历程可以分为七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是:出生、探索期、成长期、建立期、维持期、淡出期、死亡。(×) 61、沟通的基本态度是教育(×)

62、沟通发生在两个人之间,无论刺激发出者和刺激接收者均需同时关注双方。(√)

63、沟通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发出环节(×)

64、沟通时社会性的交往单元,我向你做一些事情,然后你做出回应的过程,最早的来源是指挖沟是两水相通,使彼此通连。(√) 65、沟通中技巧比态度更重要.(×)

66、沟通最少需要牵扯三个自我状态,沟通越复杂,牵扯到的自我状态越多。(×) 67、激情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68、将教师比作春蚕与蜡烛,是将学生的利益最大化,而完全忽略教师自己存在的价值。(√)

69、将教师比作园丁,是对教师生命的尊重,对教师人性的肯定。(×) 70、焦虑就是对某人某事的担忧和不安,是一种绷紧的感觉,也是人的一种不良情绪表现。(√)

71、焦虑是一种病态的反应,一旦产生,就要尽快消除。(×)

72、焦虑有时会伴有生理上的不适,严重时会降低人们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是指人内心的不安、恐惧、困扰和紧张的感受。(√)

73、教师的个人成长包括生命探索、角色探索、提升自己这三个方面。(×) 74、教师的角色超载有可能导致教师的焦虑和低自尊。(√)

75、教师的语言暴力,是说在教育中特别是对“后进生”的批评中,用挖苦、讽刺的语言对学生的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76、教师的职责是将学生的利益最大化,自己存在的价值可以被忽略。(×) 77、教师可以将团体活动的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

78、教师是你的职业,是你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唯一的角色,所以要好好扮演。(×)

79、教师要学会调整教学风格,避免长期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80、教师要学会调整教学风格,避免长期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81、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自身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要学会如果平等的、友好地学生进行交流,当学生违反纪律时、不好好学习时,不可以对学生有过激的体罚行为。(√)

82、教师也是人,也需要得到尊重、理解、关怀、自由与归属。(√) 83、教师与学生由于其社会经验的差异,因此在社会层面的角色并不平等(√) 84、教师在调控学生非正式群体时要重视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作用。(√) 85、教师职业境界中的生存境界意思是把教师职业当成谋生手段。(√) 86、教师职业倦怠指从教师由职评、公开课、繁琐的教育教学工作等因素所造成的压力,表现出的对所教师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是一种正常的、普遍存在的心态和现象,我们不必在意和理会。(×)

87、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88、教育程度高的教师相对于教育程度低的教师更不容易发生职业倦怠的现象。(×)

89、教育是立国之本,学校教育的宗旨是要把普通人培养成君子,进而成圣成贤,而不是进行纯粹的职业技术培训。(√)

90、教育是守望人类幸福生活的福祉领地,真正的教育是人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和有力工具。(√)

91、经考试焦虑量表测量,一名高三学生的标准分为30,表明他有考试焦虑症,要采取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