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0种藤黄科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作者:刘子金 杨小波 林泽钦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7期
摘要:运用内部简单重复序列(inter-simple sequence pepeat,ISSR)分子标记对采自海南省的10种藤黄科植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8条能扩增出清晰条带且多态性明显的引物;8条引物扩增出331条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有106个,多态性比例为100%,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位点数为13.25个。(2)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07 8~0.699 0,平均为0.562 2。以0.620 0作为最低遗传相似系数,将10种藤黄科植物划分为5大类:①铁力木;②菲岛福木、单花山竹子、山竹子;③多花山竹子、越南黄牛木、黄牛木;④岭南山竹子;⑤红厚壳、薄叶红厚壳。研究结果首次从分子水平揭示了藤黄科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地引种、驯化、保护、利用藤黄科植物野生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藤黄科;ISSR;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相似系数
中图分类号: S567.1+90.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7-0055-04 藤黄科(Guttiferae)属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是一个热带科。我国有8属87种藤黄科植物,分别隶属于3亚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1],海南省主要有黄牛木属、红厚壳属、铁力木属、藤黄属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藤黄科植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从中出离出大量黄酮类化合物[2]、呫吨酮类化合物[3-4]、萜类化合物[5]等。药理研究表明:藤黄科植物药用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6]、抗艾滋病[7]、抗菌[8]等多种生物活性,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因此,对藤黄科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内部简单重复序列(inter-simple sequence pepeat,ISSR)是由Zietkiewicz等在1994年提出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9],用于检测简单重复序列(SSR)间的DNA序列差异,具有比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更高的可重复性、稳定性[10]。同时,该试验操作简单、快速、高效,不需要繁锁的构建文库、设计引物、杂交、同位素显示等步骤,而且ISSR标记可以揭示整个基因组的一些特征,并呈孟德尔式遗传。目前,ISSR技术己在品种鉴定[11]、遗传作图[12-13]、遗传多样性[14-15]等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6]。本研究利用ISSR技术对采自海南省的10种藤黄科植物进行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为藤黄科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