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习风格差异性的教学设计-最新文档 下载本文

基于学生学习风格差异性的教学设计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2.029

谭顶良教授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带有鲜明个性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教师认识并鉴别学生的学习风格,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应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扬长补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拟以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的教学设计为例,展示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学习风格差异性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中,电解质溶液这一章安排在化学平衡之后,“弱电解质的电离”是本章的开篇,它既是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应用,又是对高一已学的离子反应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既有定性的理解又有定量的计算分析,知识点多、容量大,知识体系逻辑性、系统性很强。因此,这是高中化学理论部分难点之一。更需要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感悟化学学科的理性魅力、强化化学学科观念、推进理性思维深层发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觉调动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信息,帮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得以进步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经过前面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学科学习之间的相互促进,认知能力大大提高,元素观、微粒观、守恒观、分类观、转化观、实验观等本节内容所需的化学学科观念已经初步形成,逻辑推理分析等理性思维能力大大增强,具备一定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能力。

2. 参考费尔德模式、杰斯特模式对学习风格的分类和检测,对所教班级学生学习风格调查统计和分析,由下表数据分析: (1)在感知风格中,本班学生以视觉型居多。可以借助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的提问和演示实验、学生分组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眼、耳、手、脑并用进行学习。

(2)在思维风格中,本班学生以感觉型和总体统揽性居多。 感觉型的学生擅长记住事实性的内容,喜欢做实验。直觉型的学生则常常喜欢发现事物的可能性及其联系,比感觉型学习者更擅长于抽象和数学推理。故在分组实验和讨论时,每一小组分配时都兼顾这两类学生,让他们发挥各自的特色,互相启发借鉴,均衡协调的发展自己的学习风格。

循序渐进型学生倾向于用层次分明的步骤来理解化学知识,每一步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比较适应本节内容的学习。总体统揽型学生倾向于跳跃式思维,几乎不关注概念间的联系,以顿悟的方式获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故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会有困难。因此,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由易到难的梯度设计,对已学知识和未知知识间的进行衔接联系,对难点突破进行巧妙设计,再辅以

恰当的讲解分析来帮助总体统揽型学生理解,引导他们增强循序渐进的学习风格。

(3)在问题解决风格中,本班学生以深思熟虑型居多。积极主动型的学生,倾向于通过讨论、解释等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化学知识,常常喜欢小组学习,如果课堂教学中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参与讨论或问题解决等活动,他就会感到很难有效地保持各种信息。深思熟虑型学生则习惯于首先静静地思考一番才从事一些活动,喜欢单独学习,如果课堂教学中没有或很少有时间独立思考问题,他也同样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故课堂教学中要有一定的组织讨论,并且在提出问题和新知识出现时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

三、教学目标设计

1. 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特点;学会弱电解质稀溶液电离平衡常数K的表达;会分析外界条件改变对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

2. 类比化学平衡去推导电离平衡,类比醋酸去推导其他弱电解质的电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水在电离平衡中的角色以及有关相对量的大小。

3. 在分组学习中体验合作探究的集体智慧碰撞之快乐;在推理分析中感受逻辑思维的严谨;能够透过一些宏观现象分析微观变化的本质。

4. 促进视觉、听觉、动觉并用的多元感知风格的综合运用;

促使直觉型、循序渐进型思维风格的逐步协调发展;兼顾深思熟虑型的问题解决风格统整学习。 四、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了化学平衡后,现在,让我们再一头扎进水溶液中,研究溶液中的离子行为问题。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听觉,用通俗活泼、带有号召性的语言,设置情境,营造研究氛围。 【第1组讨论探究】

分组实验1:相同的Mg条分别与等体积的0.1mol/L的HCl、CH3COOH溶液反应。

观察:相同温度下,相同的Mg条分别与等体积的0.1mol/L的HCl、CH3COOH溶液反应,请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 提问:对此,你觉得应如何解释? 学生活动1: 现象分析:

(1)无论是与盐酸还是与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 ? 反应。

(2)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是由于溶液中的 ? 不同而引起的。

(3)镁与盐酸反应比镁与醋酸反应剧烈,定性说 明盐酸中c(H+) > 醋酸中c(H+)。

教师活动2: (1)提问:可以看见“H+”吗?

(2) 用pH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分别测pH和电导率。 学生活动2:观察、思考、感悟。 设计意图:

(1)针对感觉型的学生,设计实验,调动他们通过动手和观察,由较为熟悉的宏观实验现象设置情境引发思考。 (2)在已学概念基础上,提问引入微观世界存在情况的思考。用传感器进一步检测,“看见”H+的存在,并定量测出离子浓度,由定性定量,培养定量的实验观。这样把微观抽象的变化变为具体可见,帮助直觉型和总体统揽性思维风格的学生搭建“脚手架”,有利于他们认识。

(3)补充测电导率,增加测量手段,是为了后面冰醋酸加水稀释通过测电导率来测离子浓度变化做铺垫,为循序渐进型思维风格和深思熟虑型问题解决风格的培养,做好铺垫。 【第2组讨论探究】 教师活动1:

提问:如何表示HCl和CH3COOH在水中的变化情况?请学生思考练习并板演。 学生活动1:

想办法表示,呈现有异,但大多数会写出电离方程式。 教师活动2:

分析评价学生写出的表达,同时引出3种表达方式: (1)化学用语表达。最简洁明了,体现化学用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