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活起来

作者:李士荣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04期

摘要:如何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型建设;改革评价导向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18-01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是符号推理和运算的整合。如何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遇到的一大难题,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通过我自己的多年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笔者对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出如下建议,以期望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一)从单一化走向综合化。课堂教学要不断扩展教师自身的功能,传播知识做到灵活多变,生动有趣,努力使知识的传播、信息的辐射跟日常生活、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缩短了书本上的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从指挥者走向引导者。作为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如何去搜集选择信息,如何把信息变为知识,让学生能畅所欲言地互通信息获得的过程及感受,学生大多爱表现,只要老师给予机会,一般都不会放过,所以只要在课堂处处体现学生是第一位的,以学习的心理,把自己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和学生相互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三)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主体。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笔者曾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规定“上课提问时不必举手,答案可以突破老师现成的结论”,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有时课堂就像一个“大茶馆”,学生学的主动性大大激发了教师教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也更加有活力、有生机。

(四)从依赖教材走向活学活用教材。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是新课改后数学教材的一个基本特点。如果教师能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充分开发教材的潜在功能,结合实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大胆用活例题、习题,不仅能促使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课型建设,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知识的源泉

实践表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优化课型建设是重要的基础。从课型建设入手,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知识的源泉。常见的课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主体型: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突出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的主体性。

(二)交互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原则,强调师生合作,教学合一。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三)情感型: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而情感是维系这一过程、贯穿这一过程始终的纽带。课堂教学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渗透内容,而且也具有丰富的情感教育功能。

三、力改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科学创新的氛围

随着新的课堂教学任务的提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新的课堂教学特点的展示,势必要求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评价。并通过教学评价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新的评价体制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会学,突出教学效果评价的指向性。要通过这种评价,使教师明白:教学生学是维持性的教学,只是一味地面向过去,而教学生会学则是创造性的教学,他面向未来,旨在引导学生迎接未来的知识挑战。

(二)从单一性到多元化,突出教学方式评价的重要性。要通过这种评价,促使教师敏锐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反之,对采用题海战术,教学方式陈旧,则趋向于陶汰,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三)从笼统评价到量化评价,突出教学活动评价的规范性。一个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能在天天新、课课新的努力中营造创新氛围,要通过量化指标来体现。如一堂数学课是否完成了任务,至少要有以下几点来衡量:45分钟的教学时间里,能否有50%的时间去让学生动,学生动的面是否能在90%左右;80%以上的学生是否能掌握新授课内容。

总之,课堂要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要学”的思想在学生的心中已行成,学生自然而然就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才能迸发出无限旺盛的生命活力,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