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必修3复习学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高三生物学案二十六

必修3第一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知识梳理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 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 )

体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

2、内环境: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它由 、 和 构成,这三者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如: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 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 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1)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不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细胞的结构成分和分泌到消化道以及体外的物质,常见的有:血红蛋白、胞内酶(如呼吸酶、DNA聚合酶)、载体蛋白、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

(3)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包括:O2、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营养物质;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调节成分;CO2、尿素等代谢废物。

(4)人的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

(5)几种常考细胞的内环境: 细胞 红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组织细胞(如肝细胞) 内环境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可以相互交换某些物质,请用箭头表示: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例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血清白蛋白 D、乙酰胆碱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90%左右 1、血浆的主要成分 :1%左右

:7%——9%左右 其它物质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比 含量很少。总之,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 ,类似于海水。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细胞外液的主要理化性质 :

- 1 -

①渗透压:溶液渗透压是指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 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和 。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②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PH为 。维持稳定的缓冲对为 和 。 ③温度:一般维持在 左右。

例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渗透压越高 B、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渗透压越低 C、溶质微粒越少,溶液渗透压越低 D、以上都对

例3: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

+--2--A、乳酸 B、脂肪酸 C、Na D、HCO3、HPO4

(四)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例4:根据下面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

(1)a、b、c依次表示 系统, 系统、 系统。

(2)虚线方框内的三种液体称为 ;在图上画箭头表示出这三种液体间的关系。淋巴与血浆通过 途径相联系。

(3)由图可见,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内细胞,只有通过 才能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它们只有依靠 的协调活动,才能使新陈代谢和其他各项生命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 (五)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 ,使各个器官、系统 __________,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 叫做稳态。如: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 ,处于动态平衡中。 例5: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 ,但一般不超过

A、0.5℃ B、1℃ C、1.5℃ D、2℃ (六)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__________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

- 2 -

遭到破坏。

2、血液pH稳态的调节机制 (1) 缓冲物质:血液中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也称为缓冲对。

(2) 组成: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该弱酸强碱盐组成。如:H2CO3/NaHCO3 , NaH2PO4/Na2HPO4

3、实验: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是如何维持PH稳定

的。

例6: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碳酸氢钠 B、碳酸 C、磷酸 D、钾离子 (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_____________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血液中Ca、P含量低→骨软化(成人)、佝偻病(少儿)、抽搐

2、稳态破坏后的危害 血液中Ca过高→肌无力

血浆蛋白低→组织水肿

例7: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1、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物质不能渗入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4)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 (5)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全身性水肿)。 2.内环境稳态

(1)稳态并不意味着固定、不变动,而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可变、又相对稳定的状态。

(2)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3)稳态与人体的健康:①当患肠胃炎时,我们常常感到四肢无力,其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使无机盐平衡遭到破坏,因此需要输液来补充。②血浆蛋白质含量降低的可能原因是:营养不良使合成量减少;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患者出现水肿现象。③当代谢废物含量上升时,说明肾功能衰竭,会患尿毒症。 二、高频考点 考点一 命 题 解 读 内环境成分及其转化 高考中主要通过体液各种成分的相互转化结合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细胞代谢等有关内容进行考查;还可以通过图解的形式对内环境的概念进行考查。预计2012年高考会延续这种命题趋势。 例8:(2011·郑州质检)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 3 -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考点二 命 题 解 读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及破坏实例 人体稳态的维持机制的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也常结合人们的生活实例以及人体健康,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为出发点通过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2012年高考很可能以最新材料为背景,联系生活及人体健康命制题目。 例9:下丘脑在维持自身稳态中起关键作用。下图1表示下丘脑—垂体系统,1~4表示神经元,5表示神经中枢。图2是图1中神经元1和2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分析回答:

(1)糖尿病病人因多尿导致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引起渴觉中枢兴奋。

(2)寒冷环境产热量增加的调节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最终通过甲状腺激素加速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以增加产热量。在此过程中,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效应的激素是_________。

(3)大脑能通过下丘脑精确调节垂体及其他有关内分泌腺的活动,因为下丘脑相关神经元能合成和分泌_________或抑制激素。图2放大了图1中神经元1和2之间的联系,请用箭头和图2中的数字表示信息分子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8:B

例9:[答案] (1)升高 (2)通过神经调节,增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再通过体液调节使激素X(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合理即可) 肾上腺素 (3)促激素释放激素 ③→②→④:

- 4 -

高三生物学案二十七

第二讲 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知识梳理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 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一条长的 和许多短的 。

神经纤维:长的树突、轴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合起来叫做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树突及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枝,叫做神经末梢。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在 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发生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植物或原核生物是否有反射) (2)结构基础: ,依次包括五个部分: → → → → 反射活动要经过 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

完成。

(3)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

状态变为 的过程。 (二)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 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 。 膜内 膜外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受刺激部位) 电流方向 (1)静息电位:产生原因主要是 外流造成的。

(2)动作电位:产生原因主要是 内流造成的。

兴奋传递方向与膜内还是膜外电流方向相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 向的。

例1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刺激刺激刺激刺激ABCD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

(1)突触包括 、 、 三部分。

(2)传递过程:①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 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 ,该物质经过 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引发突触后膜 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这样兴奋就由一个神经元通过 传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②在传递过程中,传递的信号要经过由 → → 的变换。

③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 释放,作用于 ,因此,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只能是 。(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还是双向传导)

④在特殊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