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学影像学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医学影像学习题 第一部分 放射部分 第一节 总论 一、 名词解释: 1、X-线的穿透效应

X线具有穿透物质的能力 2、x线的荧光效应

X线可以激发荧光物质产生可见光的能力,是X线透视的基础。 3、x线的摄影效应

X线可以使胶片感光的能力,是常规线平片的基础。 4、X线的电离效应

X线可以使周围物质电离的能力,它是X线防护和x线治疗的基础。 5、流空效应

心血管内的血液由于流动迅速,使发射MR信号的氢质子离开接受范围而测不到MR信号。

二、 单项选择题:

1、 X线发现于(A)年

A 1895 B 1900 C 1865 D 1899 2、X线胶片呈白色改变(B )

A 说明有金属银沉淀 B 没有金属银沉淀 C 金属银沉淀的多 D 金属银沉淀的少 3、 透视下荧光屏上亮说明( C )

A X线穿透的少 B X线不能穿过

C X线穿透的多 D X线不能转换为荧光 4、X线成像中哪一个因素与其无关(B ) A穿透性 B电离效应 C荧光效应 D摄影效应

5、影像密度同下面那个因素无关(D)

A物质密度 B 物体的厚度 C 物体的原子种类 D 物体的面积 6、下面关于造影剂的说法那相不正确(D)

A 造影剂分为高密度和低密度造影剂 B 造影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C 医用硫酸钡是常用的消化道造影剂 D 3DTOF法显示血管是利用造影剂实现 7、下面关于X线的特性哪项不正确(B)

A X线是一种电磁波 B X线具有空间效应 C X线具有穿透效应 D X线具有生物效应 8、下面CT的分类错误的是(C)

A普通CT B螺旋CT C ECT D 电子束CT 9、CT图像不具有(B)

A 密度分辨率高 B 空间分辨率高 C 横断面图像无重叠

D 可行定量分析

10、MRI主要设备不包括(C)

A 磁体 B 梯度线圈

C X线球管 D 射频脉冲发射机

三、问答题:

1、请简述医学影像学的主要成像技术 普通线平片、透视及造影检查 数字X线成像技术 CT检查技术 MRI检查技术 USG检查技术 介入放射学 ECT

Y闪烁成像 PET SPECT

2、 简述X线平片图像的特点 3、 简述CT图像的特点

A密度分辩力高:最大优点,检出微小的X线吸收差异。

B横断面断层图象:无重迭;多帧连续断层图像显示整个器官;重组冠状面与

矢状面断层图象。

C多方位成像:SCT经过重建可获得人体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任何方向

断面的图像,有利于解剖结构和病变组织的显示及病变的三维定位。 D定量分析:CT值。 E灰度调节。

4、 简述MRI图像的特点

A极佳的软组织分辨力:能清楚、逼真地显示脑灰白质、肌肉、肌腱、脂肪等

软组织以及软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病变形态。

B多参数成像:人体各种器官组织,包括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T1、T2、Pd值

不同,在MRI上呈不同灰度的黑白影,这种灰阶特点是MR成像的基础及诊断的依据。 C多方位成像:MRI可获得人体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任何方向断面的图像,

利于病变的三维(立体)定位。

D流动效应:发射脉冲使流动血液或脑积液的质子受到激发,中止脉冲后接收该

层面的信号时,被激发血液或脑积液的质子已流动离开,接收不到信号,这一现象称为流空效应(flowing void effect)。血液的流空现象使心脏和大血管腔不使用对比剂即可显影,并可测定血流量和血流速度,这是MRI的一个特点。 E无骨伪影:由于骨皮质在MR成像时呈低信号,且不发生伪影,因此,在检

查有些部位如后颅凹时,显示效果比CT好。 F质子弛豫增强效应与对比增强:顺磁性物质使局部产生磁场,可缩短周围质子

弛豫时间,而改变信号强度,在T1WI上呈高信号。

G对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作定量分析:磁共振波谱(MRS),“无创活检”,同

一种原子核, 由于它在不同化合物中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进动频率不同,在MRS上产生共振峰的位置也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如1H, 31P等。

5、 什么是MRS?

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同一种原子核(如

1H),由于它在不同化合物中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Larmor频率就不同,在MRS上产生共振峰的位置也不同,这种现象为化学位移。由于不同化合物中原子核的化学位移不同,可以根据其在MR波谱中共振峰的位置加以鉴别;共振峰的积分面积与共振核的数目成正比,反映化合物的浓度,可进一步进行定是分析。

第二节 呼吸循环系统

一、 名词解释 1、肺实变

渗出代表肺部的急性炎症,肺泡内的气体被炎性渗出液,血液

蛋白,水肿液及细胞所代替,形成渗出性实变。炎症可以通过肺泡孔向邻近蔓延。 X线表现:呈一片边界模糊不清的云絮状影,与正常肺组织分界不清,实变中心密度高,边缘较淡。大叶渗出性实变以胸膜为界,在肺门附近见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air bronchogram)。 2、钙化

代表组织的退变或坏死。X线表现:呈致密的高密度影,边界锐利的斑点状或斑片影。钙化影的形态、分布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3、腺泡结节状影

代表肺部的慢性炎症,在肺组织内形成肉芽组织,主要局限在腺泡内。X线表现:病灶在1cm以下的结节影,密度高,边界清,不发生融合,可以多个病灶聚集在一起,呈梅花瓣样。可见于肺结核的增殖灶,各种慢性炎症,寄生虫等。 4、肿块阴影

肿块为圆或类圆形以及分叶状致密块影。良性肿块(良性肿瘤及其它非肿瘤病变)边界清楚,光滑锐利,密度均匀。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有分叶及毛刺。转移性肿块为多发,大小不一的球形病灶,无分叶边界清楚。 5、肺充血

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X线表现:a、肺动脉增粗,肺门影增大,肺动脉段突出,透视下肺门血管搏动增强----肺门舞蹈(hilus dance)b、肺纹理成比例增粗,增多,边缘清晰 c、肺野透明度正常 二、 单项选择题

1、 关于空洞的说法哪项不对(C)

A 空洞是肺组织局部坏死后经支气管引流后形成的透光区 B 可有虫蚀样空洞

C 厚壁空洞壁厚于5mm D 薄壁空洞壁小于3mm

2、 一侧性肺不张,X线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 ( B )

A患侧肺野密度增高 B 有体积增大的改变 C纵隔向患侧移位 D健侧肺有代偿性气肿 3、 结核球及干酪性肺炎属于( C )

A I型肺结核 B II型结核 C III型肺结核 D IV型肺结核

4、 急性肺水肿时,典型X线片表现为( C )

A 肺门舞蹈 B 两肺纹理增粗

C肺门蝶形阴影 D肺透明度增加 5、 下面哪项不是肺少血的表现(D)

A 肺门影缩小 B 肺血管影变细,肺纹理变细稀疏 C 肺野透明度增加。 D 搏动增强

6、肺动脉高压不正确的是(D)

A 肺动脉主干收缩压超过4kPa,平均压超过2.7kPa即为肺动脉高压。 B 高流量和阻塞型

C右下肺动脉增宽大于1.5cm D 右室缩小。

7、纵隔分区现多采用哪种分区法?( D )

A 四分区 B五分区 C六分区 D九分区

8、关于大叶性肺炎哪项说法不对(C) A 最典型的病理期相是红色及灰色肝变期 B 典型的表现为大叶的实变 C 好发于老年人和小孩 D可以看见充气支气管征象 9、左肺上叶分为(B )

A 两段 B 三段 C 四段 D 五段 10、少量胸腔游离性积液的X线表现为(B )

A 肋膈角变深 B 肋膈角变钝 C 膈肌表面升高 D 膈面变平 三、 简答题

1、 简述肺气肿的CT分类及表现

A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小叶中心部呈0.5~1cm的无壁透明区。

B全小叶型肺气肿 双肺弥漫分布的较大范围的无壁透明区。 C间隔旁肺气肿 表现为胸膜下的小气泡影。 2、 简述良性恶性肿块在CT上的表现

良性:

多在3cm以下。

边界清晰,无分叶及毛刺。 通常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 肿块内常有钙化及脂肪密度。

结核球周围常有卫星灶及胸膜粘连,内有钙化。 炎性假瘤见明显周边强化及胸膜粘连带。 恶性:

肿块大小不等,但生长速度快。

边界不清,有明显分叶及毛刺。 密度不均匀,可见厚壁偏心空洞。 可见支气管截断或管腔狭窄。 有胸膜凹陷及血管集束征。 邻近器官及远处转移。

3、

简述小叶性肺炎的X线表现

A在两肺中下野的中内带沿肺纹理分布小斑片状模糊影。 B病变融合成大片中心密度高边缘淡的模糊影。 C肺纹理增多增粗,病变附近出现局限性肺气肿。

4、

简述中央型肺癌的表现

A肺门区肿块 B 阻塞性肺气肿

C阻塞性肺炎 D 阻塞性肺不张 E 转移改变

5、简述右前斜位片的特点

A心轴由右上向左下 B 心影呈梨形 C心前间隙呈倒三角形 D胃泡位于脊柱之前

第三节 骨骼肌肉系统 一、 名词解释: 1、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钙盐和有机成分地比例正常。 X线表现:

骨密度减低。骨松质中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 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现象。

在脊椎,椎体内结构呈纵行条纹,周围骨皮质变薄。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而间隙增宽呈梭形,呈鱼脊椎状。 严重病例可出现躯干及四肢骨折。 2、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含量减少。 X线表现:

由于骨内钙盐减少而引起的骨质密度减低。

骨小梁变细,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及骨皮质边缘模糊。

骨骼的变形及假骨折线,长骨见与骨皮质垂直的1--2mm的光滑透明线及佝偻病患儿下肢发生O型腿及X型腿、鸡胸等畸形 3、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 osteosclerosis)

是指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这是成骨的增多或破骨的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