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提高执行力的思考 下载本文

对提高公安机关执行力的几点理性思考

当前,上海世博会已经开始,泗阳第三届杨树节会日益临近,公安机关面临压力之大前所未有,承担责任之大前所未有,肩负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如何切实提高全体民警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公安保卫任务的圆满完成,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清增强执行力的重要性

(一)从公安机关的性质看,提高执行力是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三大政治和历史责任。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公安民警的职责,决定了公安民警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折不扣地贯彻和执行上级的工作部署,保质保量完成好各项公安保卫任务。

(二)从公安机关的宗旨看,提高执行力是建设三个“和谐”的必然要求。公安局在年初提出“打造和谐的治安环境,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营造和谐的警营氛围”的要求,是对公安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落实。公安机关执行力的强弱、执法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差,将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三)从公安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看,提高执行力是增强整体

1

战斗力的必由途径。随着杨树节的日益临近,维护稳定与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形势日益复杂。为积极应对挑战,我们必须从强化队伍整体执行力入手,改革、优化工作运行机制,提升工作效率和效能,推动队伍战斗力的不断提升,才能有效地确保管内政治、治安和运输安全大局的持续稳定。

二、分层施策,努力提高基层公安机关的执行力

(一)把握决策环节,促进领导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决策是执行的前提和基础。同一项工作,决策越好,工作干起来就越省力,执行的阻碍就越小;决策越差,工作干起来就越费劲,执行的阻碍就越大。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决策力的高低,决定了执行力的高低。首先,要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在制定工作目标、计划、措施、决策之前,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让决策慢下来,让执行快起来,不作盲目乐观的决策、不作劳民伤财的决策、不作形式主义的决策、不作前后矛盾的决策。特别是对待涉及民警切身利益和全面工作的重大决策,要争取多听取基层所队领导和民警的反映和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试行再实行,努力使工作决策与基层、与民警的愿景相一致,从而形成上下同心、齐心协力的局面。其次,要切实增强决策的坚定性。要有克服各种干扰和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矢志不移追求既定目标的定力。工作必须要有落实,计划必须要有结果,决不能搞不了了之。否则,决策的权威性无从体现,管理的强制性无从体现。决心定下后,困难再大、阻力再大,也要强力推进,力争取得最好

2

结果。哪怕是实现阶段性成果,也远远比没有结果好。第三,要努力强化决策者自身的执行力。近年来,不少企业单位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名称流行从“总裁”改为“CEO”,“CEO”的意思就是首席执行官,就是强调发挥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个单位、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的执行作用。一旦决策完成后,作为领导干部,应发挥的作用就是带头执行、督促执行,就是要自己动手,研究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把握工作方向,掌握工作进度,决不能搞高高在上、做原则领导。各级领导要通过高度关注执行的过程和细节,来表现执行的决心,来展示好榜样的力量和作用。只能这样,才能为全体干部民警树立信心。这既是表率作用的体现,更是提高队伍整体执行力的要求。第四,要高度重视决策后的督办环节。要制定和规范督办制度,使督办工作的“触角”跟着决策走,做到目标定到哪里,任务就分解到哪里,督促落实工作就深入到哪里。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督促职能,坚持一抓到底贯穿始终,及时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调动积极因素,引领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有序的方向推进。要充分发挥督察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督查作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面对面地了解实际情况,督促基层单位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要充分发挥办公室的督办职能,紧紧围绕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的落实,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及时向领导反馈信息,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努力实现督办工作的日常化、经常化、规范化。

3

(二)突出中间层次,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执行的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干部。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全局整体执行程度的高低。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自身执行能力。首先,要领会意图,灵活运用。上级领导的决策思想往往是战略性、全局性的,而具体怎么做,要达到怎样的效果,需要自己去体会。作为基层单位领导干部而言,必须要有善于将上级各项指令、要求转化为具体措施、具体行动、具体效果的本事。在执行上级决策时,必须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原则性,就是通过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确保政令警令的畅通。坚持灵活性,就是要结合管内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不是照葫芦画瓢,按部就班,脱离实际。其次,要不讲条件,不折不扣。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有完成任务的愿望。如果上级有了明确要求还等待观望,工作部署了还无动于衷,或者找一些客观理由打折扣地执行,那么势必影响执行的效率。一定要树立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力求圆满的观念。对出台的政策,作出的决定,部署的工作,必须不折不扣,不出杂音地执行。简而言之,就是要在理解中执行。对一时不能理解的,必须先执行,然后在执行中理解。特别是对待上级规范要求和推广的经验,既使有不理解或不完全符合本单位实际的,也要先“僵化”,就是先不争论,全盘接受;再“优化”,就是结合实际进行修正和完善,提高执行效能;最

4

后再“固化”,就是将经过完善的做法上升为工作规范。否则,只会把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无谓的争论上,最终将一事无成。第三,要勇于负责,雷厉风行。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决不能推卸责任、逃避责任,敢于负责、勇于负责才是一名成熟干部的标志。要抱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在每天工作结束后,坚持做好“三查”:一查今天还有哪些工作应该干但还没有干完;二查今天的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怎么去解决;三查明天需要干些什么,怎么去干。要有干不好工作就食不甘味、夜不能寝的紧迫感,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的危机感,要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养成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的良好习惯。第四,要把握重点,抓住细节。首先,要遵循“二八”效率的原则,即紧紧抓住20%的重点工作。从管理学的角度而言,80%的效率来自20%的重点。只有清晰了重点环节和轻重缓急,有的放矢,执行效率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才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要增强“细节决定成败”意识。充分理解一招失误,全盘皆输,找教训为时已晚的道理,在执行中确保每个细节均不发生问题。要坚持从具体工作抓起,从工作的具体环节抓起,以具体求深入,以具体促落实,以具体求实效。

(三)抓住基础环节,提高基层民警的执行力。第一,要始终抓住警组长这一重点对象。提高基层民警执行力,必须从警组长抓起。警组是实施公安保卫工作的最基本单元,是最小的管理组织。警组长作为警组的领导者,是警组工作的直接指挥者和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