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的自然辩证法
姓名:
学号:
学院:医学院
专业:临床医学
导师:
医学中的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飞逝,转眼间这学期的几次自然辩证法课程就结束了,在还没上课之前,想象着这门课应该是政治课之类特别枯燥乏味的东西,所以就没抱着好好学的心态去上课,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发现自然辨证法的内容确实是很枯燥的东西,但是老师你却能把它讲得绘声绘色,听起来引人入胜,主要是因老师你不单纯的讲课堂知识,而是加入了一些有趣的现实生活案例进来,播放优秀的视频、音频教程资料,从不同的感官以刺激,让我们心理上接受自然辩证法哲学的洗礼,同时老师诙谐的语言娓娓道来,让我情不由己对这门课慢慢提起了兴趣。另外,慢慢的开始发现这门课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着莫大的联系,也越来越觉得我们身边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是可以运用自然辨证法的一些原理来解决的,而且这门课程也是与我们学习和生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通过原理,找到了事情的发展规律,解决事情就容易多了,所以很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我们安排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
作为一个一年级的医学研究生,学习是我们的本分,怎样学好、用好自然辩证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对自然辨证法课堂及课后的学习,我认识到自然辩证法本身是科学,让人研究的,它源于实践,并且随时接受着实践的检验,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对我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与疾病谱的改变,医学的目的不单单是纠正和改善病人的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变化,而且要求关注病人的心理障碍,提高病人的生命量。随着人们对生命本质认识的深入,鉴于慢性病尤其癌症的难治愈、不易延长寿命和生命质量差等特点,生命质量研究逐渐成为国际性研究的热点,癌症等慢性病的生命质量研究已成为现代医学领域研究的主流。
随着人类对自然社会认识的深入,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现代医学模式,包括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三者之间有着特定的联系,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只是导致机体健康或疾病的原因和中介。生物学指标是人体健康与疾病的重要标志,是医学研究与医疗诊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物因素仍是医学的中心,在现代医学模式中其核心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生物因素的核心地位,决定着它对社会、心理因素的制约作用。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现象是极其纷繁复杂的,人的心理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反应,都和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有关,即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因素和心理活动都能够成为现代医学模式中的社会和心理要素。在生命质量研究体系中,我们要根据病人的各种情况来进行审核评价,从生物、心里、社会三方面入手,这三个方面是彼此联系的、不可分割的。这也是自然辩证法在生命质量研究中的运用。
通过学习,我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