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则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量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实践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的周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
1、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三方面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发展创立起来的。 3、19世纪40-60年代,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4、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阶级性和实践性。
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理论联系实际 。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8、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 9、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实践 。
10、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和 科学实验。
11、联系和发展 是唯物辩证的总特征。
12、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3、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14、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物质生产劳动。
15、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6、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17、真理 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19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20、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或者国家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了。 21、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历史分析发和阶级分析法。
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1.哲学的基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1)存在和思维,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是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5、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综上所述,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7、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1.同一性:(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想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1)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9、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质变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0、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统一关系
1.矛盾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特殊性:(1)不同是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是正确解决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Ps:若问题是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则答案加上: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服务于实践,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其真理性的标准,实践决定认识。
13、怎样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1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3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二者相互包含。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它们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属性。
1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6、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1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a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18、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总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9、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
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
态的变化和发展。
20、简述人民群众的含义及其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不同的历史时期,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2)决定作用: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
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1、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简述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
1.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a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物质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由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离开了商品它就不复存在。使用价值构成社 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社会的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一定的社会关系。
2.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a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b 抽象劳动是指即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3.关系: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1.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
,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2.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24、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全部过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影响:(4)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5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6)阻碍技术的进步。
25、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指的是私人矛盾和社会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6、简述剩余价值的含义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2.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
生产的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
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
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论述题
1、试论述矛盾统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并谈谈你对和谐及其本质的理解。
1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想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2理解: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发展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2、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1.矛盾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特殊性:(1)不同是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是正确解决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3、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并运用该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1.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二者相互包含。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它们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属性。
2.说明: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因此,我们对共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做到坚持和发展的有机结合。为把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真理,要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4、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说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为什么必
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辩证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总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说明: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后和根本任务决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强调的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5、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并运用该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是等待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
1.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是正确解决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说明: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体现矛
盾的普遍性,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的
具体国情,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有中国特色,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
希望遵循或
创造一种标准的社会主义模式,同时也反对只考虑中国特色,而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这样两种错误的观点。
6、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运用上述
原理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又是
新时代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针。
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说明: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据科学理论的成果就是要科学发展,在后来的我国经济发展中,它又成为了指导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促进我们现代化建设,并且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实施可持续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