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词解释题
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特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塑造良好的形象,通过传播沟通的手段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的一种管理职能。4 2.政府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系列活动。 6
3.政府形象-----政府形象主要指政府及工作人员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大小,是政府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7 1.政府公共关系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了各自特定的利益目标,遵循互利的原则,通过对话、沟通、协调的方式,达成协议(合同)的过程。 211
2.突发事件——是指超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234
3.危机公共关系——是指当政府或政府部门遇上信任、形象危机或者某项工作产生了失误时政府或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获得社会公众的原谅理解,从而挽回影响的一项工作。234
1.政府公共关系人员——政府公共关系人员是指在政府公共关系部门或机构中专门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各类人员。他们是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主体力量,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设计者和实际操作者。50
2.政府公众------即与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57 1.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和信息交流过程。 68
2.大众传播——指的是职业性信息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向分散的广大社会公众传播信息的活动。 74
3.全员公关——就是说要使政府的全体公务员都来关心、重视并自觉地投入到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中去,共同为树立政府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而奋发努力。 88--89
1.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是政府公共关系组织机构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准确地了解公众对组织的意见、态度和反映,发现影响公众动机的因素,并从中分析和确定社会环境状况、政府公共关系状态及其存在的问题,为科学决策和制定政府公共关系计划,实施政府公共关系活动而进行的收集信息的专项活动。92
2.问卷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采用问卷这种控制式测量的形式,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度量,搜集可靠的资料,直接了解社会公众对某一组织、事物、事件或者某种问题的需要、认识、看法、意见和反应。100
3.抽样调查——是指从调查的人口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加以调查,并把这部分样本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101 4.政府公共关系策划——就是政府机构和政府公共关系人员为了实现塑造政府形象这一基本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确定的需要解决的政府公共关系问题和宏微观的条件,谋划设计出相应的政府公共关系战略,并制定出最优行动方案的过程。108
5.政府公共关系评估——就是根据特定的标准,对政府公共关系计划、实施及效果进行衡量、检验、评价和估计,以判断其优劣。121 1.行政关系——政府围绕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力,履行国家的行政职能,形成复杂的社会联系,形成权力与责任的种种关系,这就是行政关系。133
2.政府内部沟通——就是在政府体系中通过传递信息而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 141
1.行政组织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综合认识以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是通过政府许许多多具体而又客观的活动作用于公众的思想感情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综合印象。 173
2.行政组织形象系统管理——是在政府总体形象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政府工作质量、政府政策形象、公务员形象、环境形象、传媒形象等构成要素实施全面系统管理,提高政府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从而提高政府美誉度的现代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178
3.政府总体形象——是政府决策者在掌握关于行政组织形象评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公众的期望和政府工作的战略目标,为政府设计的综合性的、长期的形象。178
1.政府公共关系的新闻宣传——是指政府为了达到预定的公共关系目标,通过传播政府机构的有关信息,以影响公众意识和行为的社会活动,新闻宣传所依赖的媒介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新闻图片、网络等。188
2.新闻发布会——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或者公民为公布有关重大新闻而举办的,邀请电视台、报社、电台、杂志社、新闻网站等媒体的新闻记者和相关人员出席,发布消息、回答提问的一种特殊的会议形式。 194
3.政府公共关系的人际交往——是指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在公共关系活动中,或在政府内部和政府外部的其他人之间,在思想、观念、感情和意向等方面的双向互动的交往和沟通。 197
4.政府公共关系广告——是指政府机构靠购买印刷媒介物的篇幅或者购买电子媒介的时间,以语言或者其他形式,不受编辑人员干涉地传播出资人的非个人性宣传。 203—204
1.报刊宣传活动: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前身是19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报刊宣传活动,即企业或一个组织为了本组织的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新闻代理人在报刊上进行的宣传活动,以此扩大影响。
2.企业刊物:是企业自己编辑、出版,以员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刊物。它集思想性、知识性、信息性、专业性、趣味性于—报(刊);办好企业刊物是—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3.艾维·李:是—位在美国企业界有影响的新闻记者,1904年在美国正式开办了一家公共关系事务所,它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问世。他的思想在著名的《共同原则宣言》中体现出来。他认为:他的工作是公开的、实事求是的,即说真话。他为科学公共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奠
定了强有力的基础,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
4.公共关系部:是指组织内部针对一定的目标,为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而设置的专门职能机构。
5.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在自身运作中对发生的具有重大破坏性影响,造成组织形象受到损伤的意外事件进行全面处理,并使其转危为安的一整套工作过程。
6.公众:是指因面临共同问题而与某一社会组织发生关系的社会团体。它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 7.信誉度:表示社会公众对组织信任程度。
1.独立公众:是指对组织持中间态度或态度不明朗的公众。它在组织占大多数,公关工作要大力做好独立公众的沟通工作,争取他们对组织的了解和好感,使其向顺意公众转化。
2.便士报:19世纪30年代,首先是美国的《纽约太阳报》带头,掀起了所谓“便士报运动”(即—便士买一份报纸)。此后,以普通劳动者为读者对象的通俗化的报纸,就如雨后春笋般涎生了。
3.维系型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稳定发展之际用来巩固良好形象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其做法是通过各种渠道和采用各种方式持续不断地向社会公众传递组织的各种信息,使公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组织的顺意公众。
4.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又称公共关系顾问公司,它由各具专长的公共关系专家和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门从事各种公共关系技术、咨询业务,或受客户委托为其开展专门性的公共关系活动提供服务性工作的营利性组织。
5.卡特李普:他于1952年同森特·布鲁姆共同出版了《有效公共关系》的论著,首次提出了“双向平衡”理论和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等,并把公共关系工作提高到管理职能的高度去认识,他被誉为现代公共关系教育之父。
6.共同经验范围:是指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所具有的共同语言、共同经历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即双方对传播所应用的各种符号应有大致相同的理解。
7.记者招待会:又称新闻发布会,是社会组织或个人,根据自身的某种需要,邀请有关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主持人,宣布某—消息,并接受参加者提问的—种特殊会议。它是公关人员与新闻界联络的重要形式,是一种极具影响的公共关系活动。
8.CIS战略: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字面意思是“企业的识别系统”。CIS战略,就是将企业、机构、团体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透过整体的识别系统,传达给社会公众,促使社会公众对组织体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的一整套识别系统。 9.公共关系广告:是为扩大社会组织的知名度、提高信誉度、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求得社会公众对组织的理解与支持而进行的广告宣传活动。
10.建设型公共关系:是特指组织为开创新的局面而在公共关系方向所作出的努力。一般情况下,开展建设型公共关系活动的时机有:企业开业前后的一段时间;更换厂名店名的时机;改变产品商标或包装。特殊情况下,开展建设型公共关系活动的时机有:主动向社会公众介绍情况;举办大型的公关活动;危机爆发之前;向社会征集企业名称、徽标;向社会招聘高级人才等。
1.“CS”活动:“CS”是英文“Sustomer Satiafaction”的缩写,其中文意思是“让顾客满意”。“CS”活动就是让顾客满意的活动,具基本做法有:研究顾客心理;确立“顾客至上”的观念;尊重和维护顾客的合法权益;提供全方位服务,让顾客满意等。
2.新闻制造:是指组织的公关人员借助于一定的由头,人为地制造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以求做好公关工作,扩大组织的影响。 3.公共关系调查:是指公关人员对自己或所服务的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进行的情报搜集与研究工作。主要是了解那些受到组织行为和政策影响的人对组织的观念、态度、意见的反应,掌握组织的实际形象,发现组织存在的问题。它是公共关系的基础性工作发挥着情报功能。 4.直接调查法:指公共关系人员与公众面对面地沟通,直接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其具体方法包括个人接触法、深度访问法和公众座谈会三种。
5.知名度:是表示一个组织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即是评价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6.伯奈斯:是使公共关系由一种活动、一种社会现象变为一门科学的杰出人物,他从 1923年出版第一部公关著作《公众舆论之凝结》,到1952午完成教科书《公共关系学》,使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方法逐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强调组织应该在确切了解自己的公众的基础上来进行组织的传播工作;通过“投公众所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由由伯奈斯将公共关系引上了科学的轨道,被世人誉为“公共关系泰斗”。
7.矫正型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遇到问题与危机、组织形象受到损害时,为了挽回影响而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8.潜在公众:是指将来可能与某组织发生关系的群体,或者因为问题尚未显露,但随着问题的逐步发展,迟早会使这群体成为组织的现在公众。
9.非公众:是指在组织的影响范围中,不受组织各项方针政策和行为的左右,同时他们的行为和要求也不影响组织的社会群体。 10.全员公关:是指在社会组织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关活动。简称“全员PR”,其意义是增强组织中全体人员的公关意识,促使他们更多地关心组织,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入手,把公关工作贯穿于组织的各项工作中,为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奠定基础。 1.边缘公众:是指与组织利益相关,但只能间接影响组织存亡的公众,如竞争对象、职工家属等。
2.公共关系案例:是对某一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内容、情景及过程进行客观描述或介绍。是由公关人员根据真实的公关事件编写成的能够体现矛盾发展过程、并能引起研究者思考与决断、引起公关人员参考与仿照的一种分析性材料。
3.艾维·李:1903年,美国著名记者艾维·李在美国开办了一家正式的公共关系事务所,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问世。艾维·李曾是《纽约日报》、《纽约时报》和《纽约世界报》的一位记者,他审时度势,针对巴纳姆式宣传活动的局限性,提出了“说真话”的宣传思想,其思想
在他发表的著名的《共同原则宣言》中体现出来。他认为,他的工作是公开进行的,是具体的,即应该准确无误地向公众提供信息。一个组织要获得良好声誉就必须讲真话;如果真情的披露对组织带来不利影响,就应该根据公众的反应和评价来调整组织的政策和行为。他常用的一个做法是向新闻界免费提供新闻公报,并坚持在公报中标明作者及所代表的组织名称。因他在公众和报界中树立了自己的信誉,被人们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4.新闻价值: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分析,是指构成公共关系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新闻需要的素质。
5.危机管理:它是指组织在自身运作中对发生的具有重大破坏性影响,造成组织形象受到损伤的意外事件进行全面处理,并使其转危为安的一整套工作过程。危机处理是公共关系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公共关系的最大价值所在。
6.揭丑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百来个经济巨头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他们为了巩固这种垄断地位,对内根本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损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有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传播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揭丑运动”。(又称“扒粪运动”)
7.间接调查法:是指公共关系人员不直接和公众接触,而是通过某些中间环节达到调查目的。其主要方法有媒介研究、民意测验和抽样调查等。
8.四步工作法:是指公共关系活动的一般程序和过程。由美国公共关系学家卡特利普和森特首先总结提出。其内容是:(1)调查研究,确定目标。即了解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意见和态度,分析组织所处的环境,从中发现问题,为公共关系活动提供依据。(2)编制计划,设计方案。即为进行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而设立一系列方案、措施、以及实施措施方案的步骤和方法。(3)策划实施,传播沟通。即围绕公共关系目标,向目标公众进行信息传播,解释和宣传组织的方针、政策、计划,了解公众的意见、看法、态度及情感,使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理解与支持,并不断开展舆论配合工作,以期实现公共关系目标。(4)评估结果,反馈调整。即对公共关系活动结果作出评价。这是公共关系过程的第四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它与第一阶段的“调查研究”首尾相接。上述四个阶段或四个步骤是相互衔接、环环相扣的。而且对各个阶段的公共关系工作来说,“四步工作法”是循环往复、首尾相接的动态发展过程。
9.宣传型公共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内部沟通方法,开展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其特点是主导性强,传播面广,推广组织形象效果快。
10.巴纳姆时期: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迫切要求有为之服务的手段,报刊宣传活动便应运而生。报刊宣传员为了追求宣传效果,甚至不择手段,愚弄公众,片面追求某个组织的私利而不顾公众的利益。其代表人物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为了出名,他甚至编制离奇的“神话”,人为挑起全国性的争论,故意制造引起哄动的消息,来引起公众的好奇心和对自己的注意。这种不顾公众利益,不择手段追求宣传效果的做法,使当时的报刊宣传活动成为一种很不光彩的活动。 1、政府公共关系P6
所谓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系列活动。
2、政府公共关系传播P69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和信息交流过程。
3、政府公共关系调查P92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是社会调查的一种,它是指社会组织根据某种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准确地收集有关信息而进行的专项活动。
4、政府公共关系策划P108就是政府机构和政府公共关系人员为了实现塑造政府形象这一基本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确定的需要解决的政府公共关系问题和宏微观的条件,谋划设计出相应的政府公共关系战略,并制定出最优行动方案的过程。 5、政府内部公共关系P134从外延上看,我们把围绕政府内部行政关系而形成的公共关系,称为政府内部公共关系。
从内涵上看,是政府为达到特定的目标,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所进行的,重视与行政行为对象在思想、感情等方面达到理解和交流,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的管理方法。
6、行政组织形象P173所谓行政组织形象,是公众在对政府加以综合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政府的整体印象和基本评价,是政府行为在公众心目中的客观反映。
7、策划新闻事件P190是指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为了达到宣传该政府机构的良好形象的目的,而精心策划能达到新闻媒介关注并为之传播的真实事件。
8、政府公共关系谈判P211政府公共关系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了各自特定的利益目标,遵循互利的原则,通过对话、沟通、协调的方式,达成协议(合同)的过程。
9、公共关系状态P4所谓公共关系状态,就是公共关系主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的总和。
10、庸俗关系P11庸俗关系是指一个机构为了牟取私利,将行为和传播的范围建立和局限在用金钱、美色等手段来维系与关键人物的私人关系之上的活动,以及在该活动中发生的关系总和,它是一种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去搞拉关系、走后门等活动的不正之风,是一种损害社会利益和人民利益的以权谋私、以业谋私的腐败思想和行为。
11、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效果P72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效果,是指目标公众对信息传播的反应,也是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对传播对象的影响程度。 12、政府全员公关P88 所谓全员公关,就是说要使政府的全体公务员都来关心、重视并自觉地投入到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中去,共同为树立政府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而奋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