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含答案) 下载本文

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预防继发感染,避免肾损药物,扩张血容量,使用增加肾血流量的药物,利尿等。保护和改善肝功能:可选用一些合适的护肝药。肝移植:最后的治疗手段。(5分)

⑷ 要明确本病例的诊断,需要检测抗HCV,HCV RNA,以支持丙型肝炎的诊断;需要用敏感的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如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HBV DNA等;还要作B型超声波,腹水常规及病理以排除肝细胞癌。(3分)

名词解释

1、复发是由寄生于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引起的,只见于间日疟和卵形疟,多见于病愈后的3-6月。

2、黑尿热,亦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是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由抗疟药物所诱发,如伯氨喹。

论述题

1、答案要点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分肝细胞内的发育和红细胞内的发育二个阶段。

⑴ 红细胞外期 当唾腺中带有成熟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刺吸人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随血流侵入肝细胞,摄取肝细胞内营养,发育并裂体增殖,形成裂殖体。成熟的裂殖体内含数以万计的裂殖子。

肝细胞胀破,散出裂殖子,释放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开始红细胞内期的发育。

⑵ 红细胞内期 裂殖子从肝细胞释放出来,进入血流后很快侵入红细胞,先形成环状体,然后摄取营养,生长发育,分裂增殖,经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最后形成含有一定数量的成熟裂殖体。红细胞破裂后,裂殖子释出,一部分裂殖子被吞噬细胞消灭;其余部分裂殖子再侵入其他正常红细胞,重复裂体增殖过程。 2、答案要点 间日疟典型发作常呈隔日的发作,可分为: ⑴ 寒战期 突起畏寒,寒战,面苍白,唇指发绀,脉速有力。寒战持续10min至2h;

⑵ 高热期 寒战开始后,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全身酸痛,口渴,烦躁甚至谵妄,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脉搏有力,此期持续2~6小时

⑶ 大汗期 高热后期全身大汗淋离,大汗后体温骤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

⑷ 间歇期 在两次典型发作之间有缓解间歇期,症状缓解,可有乏力。

问答题

1、如何进行抗疟原虫治疗? 答案要点

抗疟原虫治疗包括控制症状发作、防止复发和传播及预防三部分。 控制症状发作及防止复发的用药原则:

⑴ 一般疟疾的治疗 磷酸氯喹+伯氨喹。

⑵ 耐药性疟疾的治疗 可选用甲氟喹、磷酸咯萘啶、青蒿素类,同时加服伯氨喹。

⑶ 凶险型疟疾的治疗 可选用磷酸氯喹注射剂、盐酸奎宁注射剂、磷酸咯萘啶或青蒿琥酯注射剂作静滴或鼻饲,清醒后加服伯氨喹。 (4) 预防性服药可选用氯喹、甲氟喹或乙胺嘧啶。

病例分析

1、答案要点:

此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典型的疟疾发作,因此应诊断疟疾,依据是: ⑴ 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时处在疟疾的高发区(海南山区),时间也是疟疾高发的夏季。(5分)

⑵ 隔日发作的寒战、高热、继而热退大汗的典型疟疾临床经过;贫血貌,脾大体征。(5分)

⑶ 实验室检查依据 发现红细胞中的疟原虫(环状体可能就是疟原虫的小滋养体),血液中红细胞数减少。

(4)治疗可选择磷酸氯喹或青蒿素控制发作,继以伯氨喹防止复发。发热、头痛等予对症处理。

名词解释

1、伤寒的再燃:部分患者于缓解期,体温开始下降但尚未恢复正常时,又重新升高,持续5一7天后热退为再燃。血培养在这段发热期可为阳性,可能与菌血症仍未完全控制有关。有效和足量的抗菌药物

治疗可减少或杜绝再燃。

2、伤寒的复发:大约20-30%用氯霉素治疗的患者在热退后1-3周临床症状再度出现为复发。此时血培养可获阳性,与病灶内的细菌未被完全清楚,重新侵入血流有关。少数患者可有2次以上的复发。 3、伤寒细胞: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碎片,称为伤寒细胞。

4、玫瑰疹: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病程7~14天可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多在10个以下,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见,一般在2~4天内变暗淡消失,可分批出现。有时可变成压之不褪色的小出血点。

5、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使用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杆菌鞭毛抗原共五种,采用凝集法测定患者血清中各种抗体的凝集效价。

论述题

1、伤寒的诊断依据的答案要点:

①流行病学依据:当地的伤寒疫情,既往是否进行过伤寒菌苗预防接种,是否有过伤寒病史,最近是否与伤寒病人有接触史,以及夏秋季发病等流行病学资料均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② 临床依据:持续发热一周以上,伴全身中毒症状,表情淡漠、食欲不振、腹胀;胃肠症状,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相对缓脉,玫瑰疹和肝脾肿大等体征。如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对诊断更有帮助:③实验室依据: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

反应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血和骨髓培养阳性有确诊意义。 2、伤寒肠出血的治疗要点:

①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和血便量的变化;②暂时禁食,或仅进食少量流质;③如果患者烦躁不安,应给西地泮(安定),10mg/次,肌内注射,必要时6~8小时可重复1次;或者苯巴比妥,0.1g/次,肌内注射,必要时4~6小时可重复一次;④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⑤止血药:维生素K1,10mg/次,静脉滴注,每日2次。安络血,10mg/次,肌内注射,每日2次。止血敏,0.5g/次,静脉滴注,每日2次;⑥按照出血情况,必要时给予输血。⑦经过积极的内科止血治疗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

病例分析

试题分析:患者中年男性,夏秋季发病;发热呈阶梯样上升,以后为稽留热型,伴胃肠症状,腹泻;肝脾肿大;白细胞总数减少,以淋巴细胞为主,肝功能仅轻度损害,无乙型肝炎病毒现症感染证据,肥达反应符合诊断效价,故本例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伤寒。(5分) 鉴别诊断:患者无黄疽前期表现,热程超过2周,无谷丙转氨酶高度升高,故不支持急性黄疽型甲型肝炎。患者无到过疟疾流行区,无寒战、高热、大汗的间歇性发作,故不支持疟疾。(4分)

患者无急起高热,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故不支持钩端螺旋体病。患者无热退病情加重,休克,少尿,多尿病史,无充血出血体征,白细胞升高,故不支持肾综合征出血热。(3分) 由于临床诊断考虑伤寒,所以.确诊阳性率最高的实验室检查为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