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反思 下载本文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反思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5课。在前几课中,学生们已经利用小车和弹簧测力计对运动和力作了探究。因此,这节课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探究性课。通过引导,讨论,实验操作,观察,感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知摩擦力,经过分析交流,认识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探究摩擦力大小受到哪些因素影响。通过交流猜想,制定探究方案,完善方案,实施实验,在小组共同探究分享中获得知识。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和学生反馈情况,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在课堂中,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认知摩擦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拉住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教学一开始,我设计了一情境:丁丁要去登山,请你帮他挑选课件上出示的哪双运动鞋更合适,并说出理由。这个情境贴近孩子们生活,能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感知摩擦力、测量摩擦力

教学中,我让学生先体验摩擦力,手放在桌面上拖动的实验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真实感觉,在充分描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把手放在桌面上拖动的时候感受到的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出示摩擦力的定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摩擦力的概念。接着我对如何测量摩擦力的方法进行了指导,并演示,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了尝试。

3.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首先让学生大胆想象和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学生的猜测,然后选出两个猜测进行研究。研究前引导学生进行了实验方案的设计,并且通过展台,引导修改方案,使方案更加成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4.总结延伸应用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对课进行小结,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好生活,精心设计使用的物品,需要摩擦力力时便想办法增大摩擦力,不需要摩擦力时,便想办法减小摩擦力。最后,设计了帮张老师挑选厕所地砖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课中比较成功的地方: 1.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质疑精神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我没对学生进行生硬的科学知识讲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思考,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在实验中去获得科学知识与体验。如为了让孩子直观感受摩擦力,我让孩子们伸出手在桌面拖动,感受手受到的阻力,从而体会什么是摩擦力。在学生用测力计测出各种物品在桌面受到的摩擦力,我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了一组数据,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从这组数据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了这组数据各不相同,有大有小,我灵机一动,问孩子们:学到这儿,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几个机灵的孩子随即想到了:为什么这些数据会不同呢?是什么影响了摩擦力呢?这激活了学生思维。

学生提出了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摩擦力后,学生汇报了自己的想法,我根据学生回答进行了板书,引导孩子进行了假设,要验证假设只有通过实验,接下来,就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这些地方,老师放手让学生进行设计,最后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猜想,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2.注重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注强调: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与学习能力,科学实验教学中,这方面体现更为明显,一个科学实验,单凭一个人完成,很多时候很困难。它需要孩子们分工合作。

本课教学中,在测试物体摩擦力时,我让学生组内合作,测查身边物体在桌面受到的摩擦力,孩子们有的测量、有的读数、有的记录,有的出主意,人人在参与。在提出摩擦力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后,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孩子们一人记录,其他孩子发言补充,共同想办法完善实验方案,合作完成了一个个实验方案。最后,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验证,我引导孩子们做了分工,一人操作、一人记录、一人读数、其他孩子协助,学生分工明确,实验有序,效果较好。 (三)教学中的缺憾

整堂课,教学流畅,教学目标达成,但反观课堂觉得也有缺憾的地方: 1.教师的语言不够富有激情,对学生评价比较单一。适当的评价会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但在课堂上,我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也较少,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或汇报后,老师没有及时跟上评价,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2.教学环节时间把握不够好。

前面,教师在引导学生测查摩擦力大小方法后,演示有点啰嗦,浪费了时间(究其原因,老师对学生信心不足,总认为他们不会,因此重复讲并演示了两次),导致后面实验操作时间不够,拓展运用没能进行。在体验了摩擦力后,教师可以单刀直入地进入下一环节指导:摩擦力不仅能感受到,它的大小还是可以测量的,怎么测量呢?学生测量物品后,汇报就行了,不要记录,节省时间。

3.教学应变能力较欠缺

针对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学生回答的引导与评价,这些都需要教师临时应对,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欠缺。对生成问题,有时不知如何应对,在以后课堂中多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