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稻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书 下载本文

产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与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组建稻米产业联盟,与农民建立以订单农业为核心,以供应链融资、社会化服务为特征的稳定契约关系,整合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纳入企业经营的内部价值链,降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并提高农民收益水平。

重点推广合作社统一经营模式。合作社员将入社的耕地流转给合作社,从种到收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实施,产品由合作社统一销售,然后在产品销售收入中扣除耕地流转价款、生产投入、加工、销售和人员工资等费用,形成净利润,除以经营面积产生亩红利,最终社员以入社面积乘以亩红利得到分红款。如果合作社有国家资金的投入,财政资金要全部平均量化到社员名下,并以资金入社形式平均分配净利润中不超40%的部分,耕地分红款总额不能低于利润总额的60%。

(三)推广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

引导产业园内龙头企业、科研机构成立各类农工商产业联盟,建立企业、村集体及农民多方利益联结新模式,推动集体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东、社会资本变股金。探索不同区域的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为农户土地入股或流转提供依据,形成以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利润分配机制,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水稻种植农户分享稻米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对财政资金投入产业园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探索将股权量化到村到户,作为村集体或农户持有的股权,让农民长期受益。

32

重点推广合作社入股经营模式。社员将入社耕地折资形成入社股份,同时也可按合作社需要投入现金股份,社员耕地自营,但享受合作社提供的农资采购,农机作业,加工销售等项有偿服务,合作社按社员大会确定的价格收购社员加工后的成品,然后统一包装销售,最后将合作社得到的有偿服务费加上产品销售收入,形成毛收入,减去管理费用,机械折旧费用和经营费用,形成净利润除以总股本得到每元红利,社员分红款为入股金额乘以每元红利。其中折资股不低于60%,现金股不高于40%,如果合作社有财政资金的投入,财政资金要全部平均量化到社员名下,参与现金股分红。

33

第六章 支持政策

(一)加强农业用地保障

在政策允许前提下,农业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建设用地由经营主体提出申请,用地指标积极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区域内优先调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所需的建设用地、设施用地指标原则上允许臵换。非农建设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和农业相关规划的前提下,由土地管理部门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及时办理用地手续。推动将产地初加工、田间冷链仓库、烘干设施等附属设施用地纳入农业设施用地范围。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坚持“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以规划统领推动资金整合统筹使用,按照产业园规划的功能分区,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奖代补资金等重大专项资金,推动财政资金向产业园的项目倾斜和集中,统筹资金使用方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撬动引领作用。每年XX市财政专门投入2000万元资金用于产业园内各种补贴。在继续落实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基础上,对产业园内的标准化、规模化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30元的资金补助。加大购臵大型复式、高性能农机具和秸秆机械化还田、收集打捆机具的补贴力度。鼓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的休闲农业园区,经市政府认定的休闲农业园区,每个补偿50万元。围绕扶持经营主体培育整合财

34

政支农资金,对利益联接紧密、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给予扶持。

(三)创新农业金融服务

市政府在统筹现有渠道资金的同时,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撬动更多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园创建。注重吸引多元主体和全社会力量特别是省、XX市和市本级担保平台参与产业园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区域内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扩大贷款融资平台。针对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特点,推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房产抵押、担保贷款、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以及农机购臵农合贷款等多种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保险机构围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开发产量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和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鼓励发展服务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体农场、合作农场、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保险业务。对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涉农商业保险产品创新保险企业予以适当补贴。

(四)鼓励科技应用推广

加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区域内的物联网建设力度,对创建域内的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种田大户的物联网建设项目给予政策性补贴。连续3年重点扶持创建区域内的龙头企业、规模化新型经营主体对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攻关和设施建设,对列入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

35

鼓励名录的企业给予1万元到10万元补贴,对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给予60%的补贴,对纸膜覆盖实施50%的政策性补贴。政府投资集中加强水稻种子研发和提纯复壮,加大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大未名等高科技院校企业的合作,统一建设1000亩的原种提纯复壮基地,确保XX水稻种子品质不退化,促进XX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人才支撑

研究制定并认真落实人才培养与引进的优惠政策,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健全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引进机制,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在产业园设立科技创业基金,鼓励省内外高端农业技术人才创建科技示范项目,鼓励中高等学校特别是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在产业园兴办各类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组织。

(六)其他优惠政策

市政府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为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规模以上企业和规模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造有利条件,原则上享受与升级工作开发区相对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创建区域内的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鼓励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对1000亩以上的有机认证规模种植给予每亩50元补贴。加强对产业园区内的水稻统防统治,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400万元的专项资金购买无害化生物农药等生产资料,充分利用航化公司作用,以购买社会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