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稻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书 下载本文

化服务的方式补贴农户。

37

第七章 运行管理机制

(一)建设主体明确清晰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重点,聚力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民收益的产业、技术,建立农民能够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体制机制。因此,产业园内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具体项目承担主体,是真正的建设主体,是产业园建设的最终受益者。

(二)管理机构独立运行

由XX市人民政府派出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由农业主管部门领导任主任,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选派专人担任管委会成员。管委会内设行政办公和农村改革、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财务审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产业园规划编制和支持政策制定,产业园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组织招商引资,协调、审批和监管产业园投资项目,开展宣传推介、政策咨询、融资、税收等具体服务,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产业园发展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三)联席会议提高效率

建立XX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各成员单位交流和密切配合,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各部门在产业园建设中的经验和亮点,着重厘清产业园建

38

设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下一步产业园的建设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建议和对策措施,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就产业园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专题会议,重点进行研究会商,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会商报告。联席会议制度能加强农业主管部门和涉农部门的协调工作,完善部门间合作共建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四)构建新型管理架构

在XX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运行中,突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作用,探索采用工业化的理念管理产业园,借鉴工业经济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架构,构建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管委会、新型经营主体“四位一体” 运行模式,创新管理方式、运营机制适应XX市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是产业园建设实施的最高指挥部;联席会议制度,是产业园重大紧急事件协调机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是XX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在产业园建设实施过程中承担具体办事和统一协调职能;产业园内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是真正的建设主体。

(五)积极探索管理机制

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积极探索“大部门制改革、扁平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建立高效运转机制。在规定的管委会内设机构限额内,突出特色,围绕产业发展实际需要,设立产业发展管理服务机构。

39

市政府有关部门在产业园内所行使的相关管理职能,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依法授权或委托产业园管委会行使,赋予产业园更加灵活的社会经济管理权限。结合产业园开发建设和管理的实际情况,重新明确产业园的机构编制和职责,产业园规划范围内的行政村按照条件成熟程度,逐步“撤村建居”,由产业园统一管理。

(六)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由市财政负责产业园的财务运行监管,依法赋予产业园管委会相对独立的财政管理权限,建立事权与支出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由市政府界定产业园的收支范围,并通过财政预算和基金预算安排资金用于产业园开发建设和运转。产业园内土地出让收入中按规定提取的土地开发基金、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农田水利建设基金、教育基金等重点用于园内相关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并整合上级安排的交通、水利、农业、城建、环保、林业、教育、商贸物流等项目资金,优先安排产业园重点项目资金。园内企业产生的可用财力,市、乡镇、产业园(项目落地方)、引资方各利益相关方要根据贡献大小进行合理分成。财政、审计部门每年定期对产业园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七)保障公共服务供给

产业园内预留10%以上的土地用于生活、教育、医疗、文化、体育、餐饮、健身、居住等公共配套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社会生活设施,提升产业园配套服务能力。加大产业园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培训教育、融资担保、

40

现代物流、企业家交流等生产配套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力度,不断降低企业商务成本。按照属地管理和权责利统一的原则,明确园内相关社会管理职能。园内征地、拆迁和安臵市政府可以委托相关乡镇负责具体实施,费用实行市政府与乡镇总包干,市财政与乡镇直接结算,费用由园区承担。产业园所在乡镇不得开发出让土地,并负责“两违”的监管和打击。将园内的后勤保障等服务工作与产业园管理分离出来,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实行物业化管理和企业化经营,剥离部分社会管理职能。

(八)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由产业园管委会牵头,农业、林业、水务、工信、发改、财政、商务、国土、住建、安监、环保等部门参与,建立从项目入园、供地、报建、竣工验收、项目投产等全过程的工作会审机制,加大对项目全过程的帮扶和监督。建立激励机制。科学制定产业园管委会内部绩效考核方案,建立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办法,重点向一线倾斜,向业绩倾斜,打破平均分配,拉开收入档次,对重点岗位的特色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度。实行择优录用、末位淘汰等制度,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科学务实的考评机制,实施产业园经济质量效益型评价机制,科学务实地对产业园进行年度考核,建立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行政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信用信息公开,实施信用分类管理,建立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引导社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