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60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1分有多长 教学目标: 1.通过1分有多长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有多长。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发展运用画图等多种策略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教学难点:体会1有秒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运动会上小明跑的真快,跑100米只用了16秒,得第1名,小华用了17秒,得第二名。 2、你知道你自己跑100米用多少时间吗? 3、我们这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们觉得秒比分大还是小?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的最小单位:秒(板书) 二、认识秒针 1、出示钟:哪根是秒针? 2、观察分针与秒针的比赛,你能发现什么? 3、学生交流:1分=()秒 4、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 三、体会1秒 1、看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数数:数到60看走了几秒。就是几分? 3、同桌合作: (1)做一次深呼吸用( )秒 (2)跳绳20下用( )秒 补评: (3)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 )秒 四、实际应用 (1)夏天午睡大约1( ) (2)小芳吃饭大约要25分钟( ) (3)脉搏跳10次用了8( ) (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2、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在干什么?出示各钟表同桌先互相说,然后交流。 3、趣味题: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5人合唱这手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试一试验证。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分=60秒 75秒=1分15秒 1时30秒=90秒 教学反思: - 36 -
第三课时:淘气的作息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根据钟面的简单的经过时间。 2结合作息时间和各项活动的经过时间,发展时间观念。 3可以用时,分,秒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时间与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用时,分,秒描述一些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能快速认、读、写钟面上表示的时刻。 教学过程: 一、口答题 1、钟面上共有( )大格。共有( )小格?分针走一大格是( ),时针走一大格是( )。 2、1小时=( )分1分=( )秒 3、分针从12走到3,要走( )分,12走到6要走( )分,从12走到9,要走( )分。时针从12走到5,要走( )小时,从12走到7要走( )小时,从12走到11,要走( )小时。 4、小明每天下午3点放学,走了10分钟到家,然后做30分钟作业,再加上( )分钟是1小时。 二、基本题目训练 1、填空 2、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下面的时刻。 3:45 6:55 9:05 10:30 12:15? 3、同桌相互说一个时刻,然后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 4、在( )里填上小时、分钟或秒 (1)我每天晚上大约睡8( ) 补评: (2)早操时间大约是15( ) (3)学校的下课铃声大约响了10( ) 5、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题目。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板书设计: 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5、10、15、20、25 一共花了25分钟 教学反思: 数学好玩 第一课时: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的实践活动,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初步的记录时间的数学活动经验。 2.了解一些初步记录数据的活动方法,初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并进一步理解与时间相关的内容。 3.结合上学时间的现实情境,发展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37 -
力。 教学重点: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 教学难点:体验数据的随机性。 教学过程: 一、议一议。 1、问题1是思考讨论,让学生提出实际记录一周上学所用时间的任务要求,并要求学生思考每天上学用的一样吗?。 2、问题2是针对如何记录时间进行讨论。 教科书提到两个关键点: (1)首先要记录从家到学校除出发的时间几时几分,在记录到达学校门口时几时几分,要保证两个时间节点都要记录下来。 (2)如果不能用同一块手表记录时间,就注意要把家里的表和学校的表根据广播里的时间调成一致的。 补评: (3)注意排除一些影响准确记录的因素,数据记录要及时,认真。 3、学生与同伴交流记录单,介绍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二、做一做。 在讨论的基础上,为了能让学生正确顺利的完成时间记录任务,安排完成了淘气的记录表的活动。帮助淘气填表的过程,将促进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熟悉利用表格记录信息的方法。 三、想一想 主要目的是组织学生展示数据,引导学生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思考,鼓励学生从中发现信息。 四、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结合整个活动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重复的奥妙 教学目标: 1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者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2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3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 教学过程: 一、表示规律 (1)根据图片,同桌说一说各自发现的规律。 (2)表示规律。有两种教学法: 第一种:如果学生的能力普遍较强,可以尝试让学生独立探索自己喜欢的方法吧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 第二种:如果学生在表示时普遍存在困难,可以先选去一组有规律的事物集体找,再让学生任选一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 38 -
(3)展示交流大家对规律的表示方法。 (4)启发学生思考,“表示”规律有什么好处。 二、想一想,说一说 (1)问题1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规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问题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下面三个任务。 (3)填入下表,表示规律。 注意排除一些影响准确记录的因素,数据记录也要及时,认真。 3、学生与同伴交流记录单,介绍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二、做一做。 在讨论的基础上,为了能让学生正确顺利的完成时间记录任务,安排完成了淘气的记录表的活动。帮助淘气填表的过程,将促进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熟悉利用表格记录信息的方法。 三、想一想 主要目的是组织学生展示数据,引导学生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思考,鼓励学生从中发现信息。 四、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结合整个活动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 第八单元:调查与记录 第一课时:评选吉祥物 教学目标: 1、结合举手和投票评选吉祥物的活动,体会收数据的方法和统计调查的必要性。 2、在调查活动中,通过观察,能看懂他人记录调查的数据,了解记录调查数据的方法。 3、在调查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及对数据调查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收数据的方法和统计调查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能看懂他人记录调查的数据,了解记录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1、组织学生谈话,说说过年的时候各人家里有哪些吉祥物?然后讨论确定表现吉祥物的形式并请个别幼儿画出相应的标记。 2、请学生在统计记录单上用标记记录自己喜欢的几种吉祥物。 3、学生与同伴交流记录单,介绍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二、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查统计。老师出示统计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是一张统计记录单,请在上面记录你们这组喜欢每种吉祥物的小朋友的人数。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知道你们这组喜欢每种吉祥物的小朋友有多少呢?应该怎样记录呢? 请学生与同伴商量,将小组里每个人喜欢的吉祥物统计在一张记录单上。 老师引导学生在统计记录单上统计、记录小组中喜欢每种吉祥物的人数。指导幼儿统计出本小组中最受欢迎的吉祥物,并做记号。 三、老师和幼儿共同完成全班的调查统计结果。 1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的调查情况及统计结果。 2老师引导学生讨论: - 39 -
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喜欢每种吉祥物的小朋友有多少呢? 3老师与学生一起在统计表格中记录每组幼儿的统计结果,统计喜欢每种吉祥物的总人数,发现班级中最受欢迎的吉祥物。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最喜欢的水果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简单的预测。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分析、预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用统计图表呈现出来,并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看懂统计图表,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出示要求: (1)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一天后将水倒掉,盖上一块湿布。 (2)待黄豆发芽后,选择一颗豆芽测量长度并记录。 (3)填入下表,并制成统计图。 三、布置任务。 1自己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有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家长请教。 2我们一周后,看看你的统计图。 可以与同伴说一说,从这个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变化? 教学反思: 总复习 数与代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通过练习,巩固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计算相关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要点:加减混合运算,角的知识等。 1、复习角的知识: 回忆学过哪些角? 什么是锐角、直角、钝角? - 40 -